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23 浏览次数:66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21 年贵阳市生态文明的建设持续进行,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B . 露天焚烧,消除白色垃圾 C . 办农家乐,水源地附近搞烧烤 D . 节约用水,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 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入铁钉 B . 检查气密性 C . 俯视读数  D . 倾倒液体
  • 3. 医用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其有效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对乙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乙醇是一种氧化物 B . 由 9 个原子构成 C . 乙醇是一种碱 D . 相对分子质量是 46
  • 4. 如图是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图示中的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相等,是因为反应未配平 B .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2g氢气和1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g水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D . 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比为 4∶2∶6
  • 5. (2019·泰州)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 B . t2℃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C . t3℃时,若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甲、乙的溶液仍都是饱和溶液
  • 6.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 .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C . 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酸能跟碱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熟石灰与盐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
二、填空题
  • 7.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合理膳食,均衡搭配”,米饭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常食用蔬菜和水果,是因为它们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
    2. (2) 食盐几乎是每道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 (3)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 CO2 , 加剧了大气层的效应。
    4. (4) 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化肥,如氯化钾是(填“氮肥”或“钾肥”)能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5. (5) 乙醇可通过高粱、玉米等发酵制取,可用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6. (6) 当衣服上粘有油脂时,可以用洗衣粉除去,其去污原理是
    7. (7) 油锅起火可盖上锅盖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8. 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 B~F 五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1. (1) 由图 A 可推测氯原子中的质子数为
    2. (2) 在 B~F 五种粒子中,共有(填数字)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E 与 F 的化学性质相似的主要原因是
    3. (3) C 元素的单质和 E 元素的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近年来,我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①丁物质的微观模型图是

      是化合物。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 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将 60 g NaOH 固体加入 50 g 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恢复至室温后,析出 5 g 固体。(忽略实验过程中水的损失)

    1. (1) 丙溶液的质量是g,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 (2) 上述实验说明 NaOH 溶解度曲线与上图中的(填“a”或“b”)相似。
    3. (3) 能否判断乙中溶液是否饱和,(填“能”或“不能”),请说出理由
  • 10.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 (1) 家庭用的电线通常用铜来制作,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性(填“导电”或“导热”)。室外的高压线用铝线,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而防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铁是用量最大的金属。生产铁主要是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产出来的铁制品容易生锈,请写出生活中铁制品防锈的一条具体措施:
    3. (3) 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 13 g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42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浄,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三、综合题
  • 1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仪器 a 的名称是
    2. (2) 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用 A 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写出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4. (4) 当气体从 m 口进入时,利用 C 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C 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 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 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 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 12.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酸、碱、盐性质系列探究活动。
    1. (1) 【探究 1】变色实验

      将盐酸加入到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变为红色,将氢氧化钠加入到无色酚酞溶液中,溶液变成色。由此得出:酸、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2. (2) 将碳酸钠加入到无色酚酞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
    3. (3) 【探究 2】配制溶液

      用 98%浓硫酸来配制 100 g 10% 稀硫酸溶液,无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 (填标号)。

      A . 胶头滴管 B . 酒精灯 C . 量筒 D . 烧杯 E . 玻璃棒
    4. (4) 【探究 3】酸碱中和反应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

    5. (5) 分析 HCl 和 NaOH 反应的实质,写出该反应的本质: 。
    6. (6) 【探究 4】

      如图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7) 【探究 5】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 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含有 CaCl2

      猜想二:含有 CaCl2、HCl 和 Ca(OH)2

      猜想三:含有 CaCl2和 Ca(OH)2

      猜想四:含有

    8. (8)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
    9. (9)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四是成立的。   

      请帮他们填写有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将一颗生锈铁钉放入另一支试管中,取一

      定量烧杯中的溶液加入其中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第三支试管中,

      加入物质是

      产生气泡

    10. (10) 【反思与拓展】

      为了验证猜想三中不含有 Ca(OH)2 , 小明的方案是: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即说明猜想三不正确。你还有什么方案,请说出一种:

四、计算题
  • 13. 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反应来制取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现生产 17 亿吨的氨气,需要原料氢气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