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2-03-09 浏览次数: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

    A.风力发电机

    B.天然气烧水

    C.硅太阳能电池

    D.电解熔融氯化钠

    A . A B . B C . C D . D
  • 2. 下列物质不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 . 氯化钠 B . 氢氟酸 C . 醋酸 D . 一水合氨
  • 3. 下列物质会发生水解的是(   )
    A . HCl B . NaOH C . CH3COOH D . Al2(SO4)3
  • 4. 有机物的名称是(   )
    A . 1-甲基丁烷 B . 2-甲基丁烷 C . 3-甲基丁烷 D . 1,1-二甲基丙烷
  • 5.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证据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 . Q=K B . 体系内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 . SO2、O2、SO3 同时在容器中存在 D . 单位时间内消耗 2nmolSO2 , 同时生成 2nmolSO3
  • 6.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B . 凡是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C . 凡是吸热反应都不是自发反应 D . 反应是否自发,需要综合考虑反应焓变和熵变
  • 7. 根据给出资料,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资料:

    化学反应

    反应速率与参与反应物质的浓度的关系式

    ①H2+I2=2HI(气体反应)

    v=kc(H2)c(I2)

    ②CO+NO2=CO2+NO

    v=kc2(NO2)

    其中 k 为反应速率常数。

    A . 对于反应①,增大 H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B . 对于反应①,增大 I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C . 对于反应②,增大 CO 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D . 对于反应②,增大 NO2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反应速率增大
  • 8. 对室温下的反应 H2O2+2HI=I2+2H2O 测得如下数据,0~20s间的反应速率 v(H2O2)为(   )

    t/s

    c(H2O2)/mol/L

    0

    0.1

    20

    0.08

    A . 0.001mol·L-1·s-1 B . 0.004mol·L-1·s-1 C . 0.005mol·L-1·s-1 D . 0.008mol·L-1·s-1
  • 9.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的是(   )
    A . 乙烯 B . 乙炔 C . D . 甲苯
  • 10. (2021高一下·镇赉月考) 下列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
    A . 1-丁烯 B . 2-丁烯 C . 2-甲基-2-丁烯 D . 2,3-二甲基-2-丁烯
  • 11. 如图是某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盐桥的作用是离子导体 B . 负极反应物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Cu2++2e-=Cu D . Zn2+都没有参与电极反应
  • 12. (2020高二下·海淀期末) H2 与N2 在催化剂表面生成 NH3 , 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示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①→②吸收能量 B . ②→③形成了N-H 键 C . 该催化剂可提高NH3 的平衡产率 D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13. 水存在电离平衡:H2OH++OH- , 常温下,Kw 的数值为 1×10-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水电离出的 c(H+)=c(OH-)=10-7mol·L-1 B . 向水中加入NaCl,H+与 Cl-结合生成 HCl,使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 向水中加入HCl或者NaOH,水的电离平衡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 改变温度,Kw 也会发生改变
  • 14. 对于常温下发生的反应: 2H2(g)+O2(g) 2H2O(1) △H=-571.6kJ·mol-1 , △S=-70kJ·K-1·mol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放热、熵增的反应 B . 可根据计算 ΔH-TΔS 是否小于 0,判断常温下该反应是否自发反应 C . 由于反应需要“点燃”条件,因此可推断该反应在该条件下不是自发反应 D . 该反应中的“点燃”条件,使反应从非自发反应变成自发反应,因此可以看到产生水珠的现象
  • 15. 以下物质混合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 CH3COONa 溶液与 HCl 溶液 B . MgCO3 沉淀与 NaOH 溶液 C . FeCl2 溶液与 KMnO4溶液 D . Na2CO3 溶液与 KOH 溶液
  • 16. 若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373.4kJ·mol-1(汽车尾气净化反应之一)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及时分离出 CO2 , 使 Q 减小,Q,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B . 及时分离出 N2 , 使 Q 减小,Q<K,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C . 降低温度,使 Q 减小,Q<K,因此平衡正向移动 D .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反应速率,从而增大一段时间内的反应物转化率
  • 17. 向 20mL0.40mol·L-1H2O2 溶液中加入少量 KI 溶液,反应历程是:ⅰ.H2O2+I-=H2O+IO;ⅱ.H2O2+IO=H2O+O2↑+I。H2O2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和不同时刻测得生成 O2 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图所示。

    t/min

    0

    5

    10

    15

    20

    V(O2)/mL

    0.0

    12.6

    20.16

    28.0

    32.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KI 是 H2O2 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 . KI 的加入改变了 H2O2 分解反应的反应历程 C . KI 的加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因此提高了反应速率 D . 0~10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H2O2)≈4.0×10-3mol/(L·min)
  • 18. 以氮气和水蒸气为原料,电化学合成氨装置示意图如下所示(电极不参与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2 发生还原反应 B . 电极 b 连接电源的负极 C . OH向电极 a 迁移 D . 电极 a 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 19. 利用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制 H2 的反应为 CH4(g)+H2O(g)CO(g)+3H2(g) ΔH>0,每次只改变一种条件(X), 其它条件不变,CH4 的平衡转化率 φ 随 X 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X 为温度时,φ 的变化趋势为曲线 N B . X 为压强时,φ 的变化趋势为曲线 M C . X 为投料比]时,φ 的变化趋势为曲线 M D . 某条件下,若 CH4(g)、H2O(g)初始浓度均为 0.2mol/L,φ=25%,则 K=
  • 20. 某工厂烟气中主要含 SO2、CO2 , 在较高温度经下图所示方法脱除 SO2 , 可制得 H2S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烟气中的 SO2 与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 . 阴极反应物是 SO2 C . 净化气中有少量SO2 D .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SO-4e-=2SO3↑+O2
  • 21. 25℃时,用一定浓度 NaOH 溶液滴定某浓度醋酸溶液,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恰好反应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种类和浓度有关 B . b 点溶液的 pH>7 C . a→c 过程中,n(CH3COO-)先增大后减小 D . c 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OH)>c(CH3COO-)>c(H+)
二、填空题
  • 22. 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写出该物质中含有的 4 种官能团的名称

  • 23. 25℃时有以下 5 种溶液:①0.10mol/LHCl 溶液②0.10mol/LCH3COOH 溶液③0.10mol/LNaOH 溶液④0.10mol/LNH4Cl 溶液⑤饱和 FeCl3 溶液。
    1. (1) 溶液①的 pH7(填“>”、“<”或者“=”)。
    2. (2) 写出 CH3COOH 的电离方程式
    3. (3) 将②与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 (4) 用广泛pH 试纸测得④的 pH=5,请结合化学用语对 NH4Cl 溶液显酸性的原因进行完整说明
    5. (5) 加热⑤可制备 Fe(OH)3 胶体,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
  • 24. 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资料:几种难溶电解质的信息

    难溶电解质

    颜色

    Ksp 的数值(18-25℃)

    ZnS

    白色

    1.6×10-24

    CuS

    黑色

    1.3×10-36

    FeS

    黑色

    6.3×10-18

    1. (1) 试管 I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 试管 II 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请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进行解释
    3. (3) 若将沉淀 a 洗涤 3 次后,加适量 0.1mol/LFeSO4 溶液,是否能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请结合计算予以说明
三、综合题
  • 25. 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在钢制钥匙上镀铜。观察到钥匙表面迅速变红,同时有细小气泡产生。30s 后取出钥匙检验,镀层较好。

     

    1. (1)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填“精铜”或者“钥匙”)。
    2. (2) 钥匙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3. (3) 该装置中,精铜的作用是(选填序号)

      a.阳极反应物   b.阳极材料      c.阴极反应物

      d.阴极材料     e.电子导体      f.离子导体

    4. (4) 钥匙表面产生的细小气泡可能是
  • 26. 某小组同学欲探究浓度对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已知:Fe3++3SCN-Fe(SCN)3K≈105

    1. (1) i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请结合化学用语用平衡移动原理进行解释
    2. (2) ii 中观察到溶液血红色变浅,接近无色,原因是铁粉参与了反应:,减小了 c(Fe3+),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 (3) iii 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对此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①甲同学查阅文献后推测:草酸根(C2O)具有还原性,可能与 Fe3+反应,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②乙同学查阅文献后推测:Fe3+可能与 C2O反应产生 Fe(C2O4) (黄色)。

      用灵敏试剂检验试管 iii 中产物,未检出 Fe2+ , 进一步论证后证实乙同学的推测较为合理。但是甲同学在 12 小时后检验 iii 中产物,检出了 Fe2+ ,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4. (4) 实验 iv 是的对照实验。

      a.实验i  b.实验ii  c.实验 iii

  • 27. 反应 I2(g)+H2(g)2HI(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I2)=0.11mmol•L-1 , c(H2)=0.11mmol•L-1 , c(HI)=0.77mmol•L-1。(1mmol•L-1=10-3mol•L-1)
    1. (1)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2. (2) 相同温度下,按以下初始浓度进行实验:

      物质

      初始浓度

      c(I2)/mmol•L-1

      1.00

      c(H2)/mmol•L-1

      1.00

      c(HI)/mmol•L-1

      1.00

      ① 反应向方向(填“正反应”或者“逆反应”)进行,结合计算说明理由: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I)=mmol•L-1 , I2 的转化率是

  • 28. CO2 的资源化利用是“减少碳排放”背景下的科学研究热点。
    1. (1) I.利用 CO2 甲烷化反应:CO2(g)+4H2(g) CH4(g)+2H2O(g)进行热力学转化。
      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kJ/mol   
      CH4(g)+2O2(g)=CO2(g)+2H2O(g)  ΔH=-802kJ/mol
      写出 CO2甲烷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 CO2 甲烷化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温度升高,K(填“增大”或“减小”)。
    3. (3) 在下图中画出其他条件不变时,一段时间内,压强对 CO2 的转化率的影响示意图

    4. (4) II.CO2 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CO2(g)+H2(g)=CO(g)+H2O(g)ΔH=+41.2kJ·mol−1

      反应ii:2CO2(g)+6H2(g)=CH3OCH3(g)+3H2O(g)ΔH=-122.5kJ·mol−1

      在恒压、CO2 和 H2 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 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 CH3OCH3 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温度升高,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下降的原因是

      ②温度高于300℃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5. (5) III.电化学转化

      多晶 Cu 可高效催化 CO2 甲烷化,电解 CO2 制备CH4 的原理示意图如下。电解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10℃左右,持续通入 CO2.阴、阳极室的 KHCO3 溶液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多晶Cu作(填“阴”或“阳”)极。

    6. (6) 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7. (7) 阴离子交换膜中传导的离子是,移动方向是(填“从左向右”或者“从右向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