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镇赉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

更新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二下·珠海月考) 目前已发现的有机物大约有三千万种,下列有关其种类繁多的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碳原子间能以单键、双键或三键等多种方式结合 B . 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长短不一的碳链,碳链也可以含有支链 C . 每个碳原子都能与氢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 D . 多个碳原子间可以形成碳链、碳环,碳链或碳环也能相互结合
  • 2. 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则该仪器是(   )
    A . 质谱仪 B . 红外光谱仪 C . 元素分析仪 D . 核磁共振仪
  • 3.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 一氯乙烷的结构式为CH3CH2Cl B . 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 C . 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D . 苯乙烯的实验式为CH
  • 4.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 . 2-甲基-4-乙基戊烷 B . 2-甲基-4-己醇 C . 1,3,5-三硝基甲苯 D . 2-乙基-1-丁烯
  • 5. 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 .     酚类    -OH B .     醛类    C . CH3COOCH3    酮类    D .     羧酸类   
  • 6. 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乙烷和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 B . 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在100-110℃才能生成二硝基苯,而甲苯在100℃时即可生成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 C . 甲苯、苯乙烯、萘、硝基苯均属于芳香烃,其工业上主要来源为石油和煤 D . 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甲苯可加入适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 7. 现有下列物质 ①甲烷    ②苯乙烯    ③苯    ④聚乙烯    ⑤环己烯    ⑥聚 1,3-丁二烯    ⑦ 乙醇    ⑧ 甲苯    ⑨ 乙炔,其中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有(    )种。
    A . 3 B . 4 C . 5 D . 6
  • 8. 用核磁共振仪处理某有机物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核磁共振氢谱,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 CH3CH2CH2COOH B . (CH3)2C=CH2 C . CH3CH2OH D .
  • 9. 某烷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其一氯代物有 3 种 B . 该烷烃可由 4 种单烯烃催化加氢得到 C . 该烷烃可由 1 种炔烃催化加氢得到 D . 该烷烃最多可有 6 个碳原子共面
  • 1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装置,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随时发生和停止 B . 利用 CuSO4 溶液可以除去乙炔中的杂质气体 C . 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 D . 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 11. 已知二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则八氯丁烷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 7种 B . 8种 C . 9种 D . 10种
  • 12. 已知-C6H5 代表苯基,下列卤代烃在 KOH 醇溶液中加热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    )种

    ① C6H5Br  ②CH3Cl  ③(CH3)3CCH2Cl  ④C6H5CH2Br  ⑤ CHCl2-CHBr2  ⑥(CH3)3CCl

    A . 1 B . 2 C . 3 D . 4
  • 13. 下列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是(   )
    A . 1-丁烯 B . 2-丁烯 C . 2-甲基-2-丁烯 D . 2,3-二甲基-2-丁烯
  • 14. 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B . 它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C . 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 它可以和氢气发生还原反应,最多消耗氢气3mol
  • 15.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1 L 己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 NA B . 10 g 46%的乙醇溶液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0.6 NA C . 28 g 乙烯与丙烯的混合气体,共用的电子对数为 6 NA D . 100 mL 0.1 mol/L CH3COOH 溶液跟足量乙醇、浓硫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分子 数为 0.01 NA
  • 16. (2021高二下·讷河开学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子式为C4H8有机物最多存在4个C-C单键 B . 均是芳香烃, 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化合物 C .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D . 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一定为C2H5OH
  • 17. 用有机物甲可制备环己二烯( ),其反应路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 甲的分子式为C6H12 B . 乙与环己二烯互为同系物 C . 上述流程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D . 环己二烯与溴水1∶1反应可得2种产物
  • 18. 某混合气体由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在同温同压下,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在标准状况下,将 13.44 L 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重 8.4 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 B . 13.44 L 混合气体中含有烷烃的物质的量为 0.45 mol C . 此烯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 . 混合气体中烷烃与烯烃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1
  • 19. 某条件下,某气态烃的混合气体 0.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 4.05 g 水和 0.15 mol CO2 , 该烃的组成为(   )

    ①CH4、C2H4    ②C2H6、C2H4    ③CH4、C3H6    ④C2H6、C3H6    ⑤CH4、C2H6    ⑥CH4、C3H8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③⑤⑥ D .
  • 20. 分子式为 C10H14 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 16 种 B . 19 种 C . 21 种 D . 22 种
二、填空题
  • 21. (2020高一下·通化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

    B. C和 C

    C.CH3CH2CH2CH3 和CH3CH(CH3)CH3

    D.  

    E.

    1. (1) 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 (2) 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3. (3) 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4. (4) 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 (5) 组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 22. 石油裂化可得到有机物(CH3)2C=C(CH3)2(以下用A表示)。
    1. (1) A的系统命名为;A在通常状况下呈 (填“气”“液”或“固”)态。
    2. (2) A与Br2的加成产物B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可生成二烯烃C,B生成C的反应方程式为
    3. (3) C与一定量Br2反应可能生成D、E和G,而D与HBr的加成产物只有F,则D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C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为 (填字母)

      a.芳香烃     b.炔烃    c.环烯烃     d.二烯烃

  • 23. 某芳香烃A的质谱图如图所示:

    1. (1) A的名称为,1molA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2. (2) A的二氯代物共有种。
    3. (3) A中最多有个原子共平面。
    4. (4) 已知9.2gA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 g和 g。
    5. (5) 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之比为
三、综合题
  • 24. 苯乙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下是合成苯乙烯的一种路线: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以CH2=CH2为原料制备CH3CH2Cl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写出反应的类型:反应①,反应②,反应④
    3. (3)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③:

      ②由苯乙烯制备聚苯乙烯:

    4. (4) 芳香族化合物X是 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X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 25. (2020高二下·长春期末)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

    醋酸酐

    乙酰水杨酸

    熔点/℃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

    138

    102

    180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加热。(填标号)
      A . 热水浴 B . 酒精灯 C . 煤气灯 D . 电炉
    2. (2) 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填标号),不需使用的(填名称)。

    3. (3) 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
    4. (4) 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 (5) 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