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浙科版(2019)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四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3.4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

更新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 下列关于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 基因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 C . 基因是指氨基酸的序列 D . 基因与性状遗传无关
  • 2. (2021高一下·安庆期末)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孟德尔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 . 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C .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D . 基因在其唯一的载体——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3. (2021高一下·蚌埠期末) 基因与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豌豆圆粒的形成是基因通过间接方式控制生物性状的例证 B . 白化病的形成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控制生物性状的例证 C . 基因与性状之间往往是一一对应的,即一种基因控制一种性状 D . 生物性状由基因和环境两方面决定的,环境不变性状只受基因控制
  • 4.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金鱼藻纯合红花(RR)与白花(rr)杂交,杂合体在强光低温下开红花,而在遮阴高温下开白花,这一事实说明(   )
    A . 性状的表现与基因无关 B . 性状的表现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C . 性状的表现由环境因素决定 D . 基因组成相同,生物体的性状表现一定不同
  • 5. (2021高二上·金牛开学考)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B .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 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D .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 6. (2020高二上·三明期中)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如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③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④一个基因只能控制一种性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7. (2021高一下·达州期末)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皱粒豌豆种子中,编码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乱,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高而蔗糖含量低 B . 白化病体现了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 .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即一种性状由一个基因控制 D . 很多囊性纤维病患者的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其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
  • 8. (2021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RNA都是以DNA为模板合成的 B . 密码子、反密码子均存在于mRNA上 C . tRNA上只有3个碱基,其余RNA上有多个碱基 D .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需要3种RNA共同发挥作用
  • 9. (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 如图是蛋白质合成时tRNA分子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的情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tRNA携带氨基酸分子的部位为甲端 B . 图中戊处上下链中间的化学键为肽键 C . 该tRNA携带的氨基酸对应的密码子为GCT D .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核糖体在mRNA由丁向丙方向移动
  • 10. (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 关于遗传信息的转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B . 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可以发生转录 C . 产物是RNA,所以只有A-U,G-C两种碱基配对 D . 转录产物有信使RNA、核糖体RNA、转运RNA
  • 11. (2021高一下·眉山期末)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具有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功能 B . 一个DNA分子转录一次,一般情况下只能合成一种mRNA C . 结合在一条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 D .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由tRNA上3个相邻的核糖核苷酸组成
  • 12.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如图是高等生物多聚核糖体合成肽链的过程,有关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图表示翻译的过程,图中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 B . 多聚核糖体合成的多条肽链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上互不相同 C . 多聚核糖体的工作提高了每条肽链的合成速率 D . 若合成产物为胰岛素,则它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 13. (2021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中心法则概括了自然界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1957年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内容只包括图中的①②③ B . 图中①—⑤过程都要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 .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型实现的基础 D . ④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二、综合题
  • 14. (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 下图三个过程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三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依次是
    2. (2) 过程①是DNA的复制,由图可看出该过程的特点有,并且复制的方向是的。
    3. (3) 过程②中的α链是一一个mRNA分子,有x个碱基,其中A+U有y个;由α链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肽链。则其模板DNA分子对应片段的G+C数目为个,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最多为个(不考虑终止密码)。
    4. (4) 如果过程①和②的DNA分子是同一个DNA分子,那么过程①的产物长度比过程②的产物长度更 ,因为 。
    5. (5) 过程③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据过程③的图可看出,肽链中的肽键是形成的(填“同时”或“先后”)。
  • 15. (2021高一下·浙江期中)   1982年9月,CDC(美国疾控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或艾滋病)的概念;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病原体统一命名HIV(艾滋病毒)。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导致新型肺炎的病原体命名为2019-nCoV(简称新冠病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下图表示艾滋病毒和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过程(①~⑥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在新冠病毒和艾滋病毒体内,基因是指。在宿主细胞内+RNA能起到(答“mRNA”或“tRNA”)的功能,过程①称为,在处进行。
    2. (2) ④过程需要的催化,②③过程所需要原料是,过程①~⑥(全部/部分)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 (3) 新冠病毒的+RNA含有30000个碱基,若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组+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需要碱基G和C共个。
    4. (4) 新冠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与艾滋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相同/不同),这些遗传信息的传递让人类对的认识得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