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3-08 浏览次数:8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科学防疫,化学助力。下列防疫工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 . 制备消毒剂 B . 测定病毒序列 C . 研究生产护服 D . 配置医用生理盐水
  • 2. 下列生活操作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B . 用砂纸出去铁器上的铁锈 C . 用干冰冷藏食物 D . 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3. (2020九上·桐城月考) 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图1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B . 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C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 . 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4%
  • 4. (2020·山西) 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 . 实验室制取氢气 B . 白磷在水中燃烧 C . 防止铁丝生锈 D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 5.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O3、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 . 酒精、铁锈、冰水混合物是氧化物 C . 甲烷、一氧化碳、氢气是可燃性气体 D . Hg、Au、Si都属于金属元素
  • 6. 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堪称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其制作材料属于(   )

    A . 石器材料 B . 天然材料 C . 金属材料 D . 非金属材料
  • 7. 维生素A具有预防夜盲症的作用,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宏观上看:维生素A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从微观上看:一个维生素A分子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 从类别上看:维生素A属于氧化物 D . 从质量上看:维生素A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
  • 8.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用稀盐酸鉴别铜片和金片 B . 用水鉴别食盐和碳酸钙粉末 C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D . 用铜片鉴别硝酸银溶液和硫酸锌溶液
  • 9. (2021·潍坊) 《天工开物》对钢铁冶炼过程有如下记载。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垦土拾锭”: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B . “淘洗铁砂”: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能溶于水 C . “生熟炼铁”:冶炼铁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 . “锤锻成钢”:生铁高温锻打成钢,碳元素含量升高
  • 10. (2021九上·潮安期末) 石油古称“水”,《汉书》中“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具有可燃性 B . 是一种黏稠状液体 C . 是可再生能源 D . “其烟”的主要成分为炭黑
  • 11. 物质的除杂是重要的研究与生产方法,下列有关物质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除杂方法

    A

    CO2(CO)

    将气体点燃

    B

    C(Fe)

    用磁铁吸引

    C

    H2(CO)

    将气体点燃

    D

    N2(O2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炭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2021·天津) 将16g纯净物R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R只含碳、氢元素 B . 消耗氧气32g C . R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
  • 13.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 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足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D . 足量的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 14. 现有一定质量的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氢气0.2g,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得到13.6g固体。则金属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
    A . Mg、Fe B . Al、Fe C . Zn、Mg D . Fe、Zn
二、填空题
  • 15. 糖尿病检验原理之一是将含有葡萄糖(C6H12O6)的尿液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为氧化亚铜,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3个氢氧根离子
    2. (2) 氧化亚铜中铜元素显+1价,则氧化亚铜的化学式为
  • 16. 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中和各项工作。能源和交通是碳排放的大户,我省的很多车辆使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代替汽油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又积极研究推广若氢能源,写出氢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氢气做燃料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 17. 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铟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铟的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1. (1) 请将B框中的信息补充完整,你这样补充的理由是
    2. (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8.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1. (1) 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KNO3),硫,木炭粉,在密闭的空间点燃条件下反应而爆炸,生成硫化钾(K2S),氮气,二氧化碳,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其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人们利用植物的秸秆,种子发酵生成乙醇,既保护环境又产生可再生资源。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比较环保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不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且元素符号小写字母为g的金属有(填元素符号)。含有铝粉2.7g、锌粉6.5g、铁粉5.6g、铜粉6.4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有9.2g金属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 20.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图,其气密性良好。

    1. (1) 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中观察到U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三、综合题
  • 21.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与B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两种物质,B、C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C、D、E、F中含有同一种元素,且F是汽水中一种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可以直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直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一种用途
    2. (2) A→B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E→F的化学方程式是
  • 22. (2019九上·平顶山期中)                    
    1. (1) 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2. (2)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
  • 23. 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 (1) 请写出滴加过氧化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用80℃的水加热Y形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3. (3) 该微型实验有什么优点?
  •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 (1) 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代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室用装置F采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若a为进气口,请将装置F中的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 25.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
    1. (1) 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上使用了钛合金,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仍光亮如初,这是因为它____(填字母代号)。
      A . 易加工 B . 密度小 C . 熔点高 D . 耐腐蚀
    2. (2) 铝是活泼金属,为什么通常铝锅却很耐腐蚀?
    3. (3) 向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①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②写出能使溶液颜色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如图实验室模拟为CO还原Fe2O3的微型装置图。则A处形管内的固体粉末由红棕色逐渐变为;B处V形管内的溶液变浑浊,化学方程式为;将尾气点燃,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 (5) 钢铁是基本的结构材料,称为“工业的骨骼”。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6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则理论上可日产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