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2-02-27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末考试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47.76亿件,同比增长超过两成。许多消费者惊喜地发现:以往订单量激增导致的快递“爆仓”、派送延误等现象基本没有了,通常是“昨晚刚下单,今早就到货”。

    快递处理工作量堪称“海量”,货物是如何快速送达的?这背后,智慧物流功不可没。

    所谓智慧物流,是指利用系列智能化技术,使物流系统能模仿人的智能,具有思维、感知、学习和推理判断能力,并能自行解决物流中的某些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物流业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正逐步实现智能化。

    在仓储环节,以智能分拣装备为核心的多类型技术装备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物品的精准分拣,也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爆仓”问题。智能分拣系统的图像高速识别技术,每秒能够识别上百个条形码,再结合传感、处理、控制等一系列先进的智能技术,就能够把包裹物品运送到指定的区域,从而提高了仓储效率。

    据统计,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智慧物流输送分拣系统,每小时处理包裹量平均达10万多件,且出错率几乎为零,单套系统节省人力超过70%。在民航机场,智能行李分拣机能够自主完成从行李托运、运输、分拣到行李提取等系列环节的无人化,极大提高机场效率。

    此外,在运输环节,自动驾驶技术也帮助物流企业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过去的几年,物流的人工成本上涨了两三倍,而且交通事故、员工人身安全等问题突出,影响行业发展。如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物流企业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技术逐步加以解决。

    智慧物流不仅应用在硬件的仓储、运输、配送等全环节,也用于物流供应链规划、智慧决策、物流云等软件层面的场景。国内一些知名的物流平台自主研发了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等,支持客户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通过专有算法,为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作出更好的决策。

    (取材自《人民日报》吴月辉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区块链等新技术驱动物流,在模块化、自动化、信息化方向持续、快速变化。

    专家表示,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让物流作业高效率、低成本,是智慧物流更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因素。此外,新兴技术如何与物流场景进行充分融合,使得物流成为前沿科技的最佳应用场景,也是物流行业持续努力的方向。

    由于产业发展较早,发达国家在智慧物流领域占有一定优势。全球领先的智慧物流装备企业多分布在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比如大福、胜斐尔、伯曼、范德兰德等。

    我国的智慧物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近些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呈现阶梯式增长,2020年突破5000亿元。同时,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我国的物流技术及装备的后发超越可能性极大。特别是在智能分拣、智能搬运机器人、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方面,我国的物流装备技术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得益于供应链优势和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入,我国的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在成本控制、研发效率等方面具备了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技术的原创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智慧物流的发展能够帮助整个社会提高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成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每年将节省超过上万亿元的物流成本。

    就集成技术而言,中国的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已经初步具备了服务全球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未来,我国的辅助驾驶、无人搬运、自动化密集存储、全流程无人输送分拣、辅助自动化装卸等技术,将会有显著的进展。

    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物流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将逐步成为推进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路径,也将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

    (取材自《人民日报》吴月辉等人的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智慧物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利用系列智能化技术,在物流中执行管理者的命令。 B . 具有人一样的思维、感知、学习、推理判断的能力。 C . 能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解决物流过程中的所有问题。 D .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2.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慧物流涉及物流业的多个环节,其智能化是一个渐进过程。 B . 智能化分拣包含识别、传感、处理、控制等一系列先进技术。 C . 智慧物流刺激了快递订单的增长,导致了快递“爆仓”问题。 D . 先进的智慧物流分拣输送系统,能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力。
    3.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智慧物流发展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有后发优势,我国的物流装备技术基本达到甚至超越了发达国家。 B . 得益于起步较早,先进的智慧物流装备企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和美、日。 C . 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新兴技术与物流的各环节融合是该行业努力的方向。 D . 在某些领域,国内技术装备已开始具备服务全球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
    4. (4)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越来越多的智慧物流环节将实现无人化运行。 B . 国内物流平台具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优势。 C . 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助于提升竞争力。 D . 智慧物流将成为未来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5. (5)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我国发展智慧物流的意义。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然也。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 ,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u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闻者                             彰:清楚 B . 江河                             绝:横渡 C . 驽马十驾                             驾:驾驭 D . 金石可镂                             镂:雕刻
    2.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青,取之蓝                      而寒 B . 使然也                          不如须臾所学也 C . 故木受绳直                      知明而行无过矣 D . 登高招                             非利足也,致千里
    3. (3) 下面两句话,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以已                                                        ②金就砺则利

      A . 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B . ①学习是不可以成为过去的事情。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C . 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金属靠拢磨刀石就锋利了。 D . ①学习不可以停止。                                ②刀斧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4. (4) 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 (5) 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本文的论证思路。
  • 3.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②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③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④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⑤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1. (1) 对画线句中“其”所指代的内容有不同理解,请说出你的理解,并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2. (2) 《论语》中多次谈到“孝”,上述材料中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7分。
  • 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1) 下列有关这首诗文学常识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共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B . 律诗格律严格,讲究对仗。本诗四联均对仗,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C . 杜甫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作传世。 D . 作者选择“风”“鸟”“落木”等意象,在写景的同时,也表达深沉的情感。
    2. (2) 有人将“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恨”解释为苦恼,也有人解释为甚恨、极恨。你认同哪种理解,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3. (3) 诗人借登高表达的“悲秋”情怀,意蕴丰富。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的“悲秋”情怀。
  • 5.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 须行即骑访名山。,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2) 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3. (3) 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 (4)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
    5. (5)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以声衬静,写乡村宁静和谐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6. (6) 古往今来,奔流不息、浩浩汤汤的江水引发了众多诗人的诗情。面对江水,曹操对酒当歌,表达“周公吐哺,”的豪情壮志;苏轼看到“乱石穿空,”的江景,发出“江山如画”的由衷赞叹;毛泽东则以“曾记否,”抒发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 6.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问题。

    梨墨飘香

    ①印刷术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木活字印刷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堪称里程碑式的创造。星移斗转,它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踪影难觅。

    ②在几乎被遗忘百年之后,有研究者惊喜地发现,它其实一直默默然而执拗地存活着,在浙江瑞安的东源村一带。

    ③这个地方在东海的南端。湿润温热的气候,让这里的棠梨树生长得茂盛茁壮。春天,素净细碎的白色花朵散发出清淡的香气。它的木质坚硬且有韧性,用途之一,便是可以刻成一个个字模,用来印刷。

    ④这是一个故事最初的开头。这个开头伸展下去,在漫长的时间中滋长蔓延,便发育成为一个繁复庞杂的系统,有着巨大体量和众多头绪,需要用一座博物馆来存放和阐释。

    ⑤我此刻便是置身其中,在浙江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一个叫作“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地方。博物馆是一个器物辐辏的处所,各种实物与照片,散发出浓郁古旧的气息。尤其是那种专业类的博物馆,某个领域的知识和历史,被分门别类地浓缩在一定的空间内,在其间观看行走,会感到周身被它们的气息裹挟浸润,仿佛眼前的事物就是生活的全部。

    ⑥追溯史书的记载,自公元12世纪中期王祯发明出这种“巧便之法”二十年后,瑞安即将之用于印刷,迄今已历经七百多年。这里山高林深,历史上属于僻远闭塞之地,反而更易于避免一些人为的祸害。它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也因其无比珍贵而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⑦在瑞安,木活字印刷的最通常的成果,或者说最直接的呈现方式,是家族谱牒。传统中国是宗族社会,聚族而居,家族的繁衍成为社会延续的根本。因此,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也成了一种基本而普遍的规制。保持宗族血缘遗传的纯洁性,缅怀先人业绩和家族荣誉,厘清宗族纵横相传的体系,如此种种,都为修撰家谱提供了充足理由。大传统之外,还有一条特殊的理由。瑞安所属的温州及周边的浙东南、闽北区域居民祖上多从山西、河南一带迁来,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寻根问祖的需求,也进一步促成了谱牒编修在此地的盛行。

    ⑧修谱还只是开始。宗族在繁衍中不断增添新的辈分,分蘖出支派旁系,因此每隔一定的时间族谱还要续修,于是这一种被雅称为宗谱梓辑的行业也便延续下来。一种需求催生了一个产业。木活字印刷和谱牒梓辑手艺,自一开始便具有指向的鲜明性。想来当初应该会有不少人家从事这一职业,但蔚成大观并见诸史料记载的,当以东源村王氏家族为翘楚。梨墨的香气,终年弥漫于这一片土地之上。

    ⑨在展示馆里走动,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有一种特殊的、来自职业的亲切感,久违的记忆在眼前浮现。三十几年前,毕业分配到报社,头几年是当夜班编辑,隔壁就是排版车间,经常帮着组版师傅去拣铅字,两手沾染了乌黑的墨迹。那些字模,不但分成宋体、楷体、黑体等等,还有着字号大小的不同。而这里却只有一种老宋体,用它来印制家族宗谱,更能传递出庄重严肃的意味。

    ⑩离开展示馆时,得到一册《梨墨春秋——瑞安木活字印刷影像志》,晚上回到住处后,伏案静心浏览。匆促中留下的印象,一些浮泛的认知,经由此书得到了印证,也得到了深化。

    ⑪木活字印刷流程之复杂,令人咋舌。这里仅以最初的一道工序刻字为例,来说明这项工作对技艺的严苛要求。首先要用毛笔将要刻的字仔细地反写在平整的棠梨木字模上,然后用刻刀逐步把所有的横笔画刻好,接下来再刻竖笔画。刻字时必须静心运气,功到方能字成。字形刻好后,再将空白的边角全部挖去,这样一个反写的字就凸现在木模上了。一天最多也就能刻出七八十个字。一个家族的历史,就是通过这些印在宣纸上的字得到记载,而一位刻字者,也是在这种漫长而单调的劳作中,渐渐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⑫画册中介绍的近百位从业人员,基本上涵盖了木活字印刷的所有环节。他们年龄相貌各异,但一概都是埋头劳作的样子,目光笃定,表情凝重。偶或有人面向镜头,反而显出有一丝局促和羞涩。经年累月的静默,是为了把手中本领拾掇得越来越精湛。这种技艺要求的是耐心和细致,来不得一点的敷衍和草率。近年来“工匠精神”被屡屡提及,它的精髓所在,正可以从这些艺人们的神情姿态中寻得答案。抵抗匆忙,躲避喧嚣,将心血仔细地灌注进去,技艺才能够获得坚实长久的生命。

    ⑬从画册中,我认出一位名叫吴魁兆的谱师,思绪又回到上午的展示馆现场。在参观即将结束时,临近出口处有现场的演示。主人让每个人说几个字,随便什么,四个字或八个字,报给这位吴师傅。他转身到旁边的字盒里,很快地挑拣出这些字,放进台面上黑色的印板中,用棕刷在上面均匀地刷上一层墨,覆上宣纸,来回刷动,再揭起宣纸,一张木活字印刷品就出现在眼前。整个过程娴熟流畅。自始至终,这位师傅神情颇为严肃,不苟言笑。或许个性使然,但我愿意相信,也有一份来自这一种沉默的劳动的沾溉。微蹙的眉头下那副专注的目光,仿佛证实这一点。

    ⑭一张张精致的印刷品,被同行者们欢喜地拿在手里,欣赏赞叹,又精心叠好收存起来。轮到我了,念出八个字——抱朴见素,守静致笃。我觉得,它们最能够描绘这种技艺的属性,也最能够表达我对这些身怀长技的匠人们的敬佩!

    (取材于彭程的同名散文)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其实一直默默然而执拗地存活着                   执拗:固执 B . 博物馆是一个器物辐辏的处所                          辐辏:聚集 C . 分蘖出支派旁系                                               分蘖:分离 D . 是为了把手中本领拾掇得越来越精湛               拾掇:锤炼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木活字印刷是古代印刷术的重要内容,具有无比珍贵的价值,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B . 木活字只有单一字体的字模,远不如现代印刷有众多字体和字号的字模,透出作者对此的遗憾。 C . 漫长的发展历史,丰富的实物与照片,大量的专业知识积累,是建立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基础。 D . 文章叙述作者参观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的过程和感受,表达了对传承传统技艺的工匠的敬佩之情。
    3. (3) 木活字印刷术在浙江瑞安能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概括。
    4. (4) 文章第⑩段提到“得到一册《梨墨春秋——瑞安木活字印刷影像志》”,有何作用?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 7.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 按要求作答。

    1)《赤壁赋》中,作者融情于景,将景与情完美融合在一起。请依据下面的内容,围绕“《赤壁赋》中的景与情”,写一则文学短评。要求:叙议结合;150 字左右。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高中语文学习提倡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你积累了怎样的阅读经验?请从《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中任选一本,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的一种阅读方法。要求:结合该书内容说明;语言简明,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3)劳动最光荣。请从你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如工作中的父母、教师、医生、门卫保安、快递小哥……)中选取一个人物,为他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讴歌平凡中的伟大。要求: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 150 字,抒情文字 150 字左右。

  • 8.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日前,由1375名优秀青年共同组成的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委员会正式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委员中出现了很多“新面孔”。电子竞技员、涂鸦师、烘焙师等,这些新业态的从业青年在这届委员会中都有代表。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请以“但是还有         ”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记录生活中那些让你感动并引发你思考的人、事、物。

    要求:将题目填写完整;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