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粤沪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下第九章 浮力与升力 单元练习

更新时间:2022-02-07 浏览次数:83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通州期末) 图中的物理现象,不能用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是(   )

    A . 甲图中,水翼船行驶时,水下的水翼使船身露出水面 B . 乙图中,孔明灯升上了天空 C . 丙图中,“香蕉球”的运动轨迹是弧线 D . 丁图中,针筒里吹出的高速气流可以把瓶子里的水“吸”上来并喷出
  • 2. (2021·绿园模拟) 如图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为总体积的三分之一,放入水中,一半体积浸在水中。若里面注满水,将其浸没于水中放手,则该球最终将(   )

    A . 漂浮 B . 悬浮 C . 沉底 D . 无法确定
  • 3. (2021九上·长宁期中) 将重为3牛的某物体轻轻放入盛水容器中,溢出1牛的水,则以下关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 F一定是1牛 B . F一定是3牛 C . F不可能等于3牛,但可能等于1牛 D . F可能等于3牛,也可能等于1牛
  • 4. (2021九上·上海市期中) 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关于轮船受到的浮力及船身状况的判断正确是(   )
    A . 浮力变大 B . 船身上浮 C . 浮力变小 D . 船身下沉
  • 5. (2021八上·深圳竞赛) 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A . B . C . D .
  • 6. (2021八上·深圳竞赛) 小明在宠物店买了淡水热带鱼,为方便带回家,商家将鱼放在装有水的轻薄的塑料袋里。如果小明将装着鱼且没有打开的塑料袋直接放入家里的淡水鱼缸中,则图中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 B . C . D .
  • 7. (2021八上·深圳竞赛) 体积相等的甲、乙、丙、丁四个物块均漂浮在水面上,它们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20cm3、45cm3、65cm3、75cm3。若将四个物块浮出水面的部分切除,待重新稳定后,四个物块再次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为V、V、V、V , 且V>V>V>V。则四个物块各自原来的体积大小可能为( ).
    A . 80cm3 B . 100cm3 C . 120cm3 D . 140cm3
  • 8. (2021九上·黄浦期中) 重为 5N 的小球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 4N 的水。若将该小球轻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已知 ρ , 则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  )
    A . 一定小于4牛 B . 可能等于5牛 C . 一定等于4牛 D . 可能大于5牛
  • 9. (2021九上·江油开学考)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如图甲,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 B . 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C . B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D . 在甲液体中A所受的浮力等于B所受的浮力
  • 10. (2021九上·江油开学考) 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应该是(   )

    A . A液面下降 B . B液面下降 C . A,B液面高度均不变 D . 以上都有可能
  • 11. (2021九上·濠江开学考)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p , 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A、FB则(   )

    A . p<p , FA=FB B . p<p , FA>FB C . p>p , FA=FB D . p>p , FA<FB
  • 12. (2021八下·重庆期末) 如图所示,水面下两艘完全相同的潜艇,一艘正在上浮,另一艘正在下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在下潜的是甲艇 B . 潜艇下潜时,所受的浮力不断增大 C . 两艘潜艇所受的重力相同 D . 两艘潜艇所受的浮力相同
  • 13. (2021八下·江津期末) 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在海上进行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母漂浮在海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总重力 B . 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增大 C . 舰载机飞离航母后,航母船身相对于海面会下沉一些 D . 航母是采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浮力
  • 14. (2021八下·巴南期末)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装有适量的不同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各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三者液面相平,甲中漂浮、乙中悬浮、丙中沉底.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三种液体密度关系ρ B . 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p>p C . 三种液体对正方体的浮力关系F浮甲>F浮乙>F浮丙 D . 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F>F>F
  • 15. (2021八下·北海期末)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而密度不同的盐水,先后将同一鸡蛋分别浸人三杯盐水中,静止后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ρ<ρ<ρ B . 鸡蛋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F>F=F C . 小球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m甲排<m乙排=m丙排 D . 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p<p=p
二、填空题
  • 16. (2021·阜新模拟) 海上护航舰艇都采用前后编队航行,是因为舰艇平行急速行驶时,舰艇间水流速度(选填“大”或“小”),压强小,会发生相撞事故。三峡大坝的船闸是利用原理修建的。大坝上游水深96m处压强是Pa、(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
  • 17. (2021八下·和平期末) 生活中很多事物和现象都与一定的物理规律紧密联系在一起。

    1. (1) 如图甲,有些饮料瓶塑料盖的外缘有竖条纹,制作这些条纹的目的是
    2. (2) 图乙中吸钢笔水时,先用手捏笔胆排出里面的空气,松手后墨水在的作用下进入笔胆。
    3. (3)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选“窗外”或“室内”)。
    4. (4) 图丁中,用锋利的刀切洋葱更容易些,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对洋葱的
  • 18. (2021九上·长宁期中) 如图,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重为5牛的正方体悬浮在水中,则正方体受到水的浮力为牛,若此时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7牛,则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牛。现在容器内继续注入水,则该正方体所受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9. (2021九上·上海市期中) 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pb , 木块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a△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0. (2021九上·嘉定期中) 小明乘坐高铁时发现,在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条白色安全线,如图(a)所示。在列车即将进站的时间里,站台工作人员反复提示:“请乘客们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呢?通过网络他了解到这与气体流动时的压强有关。
    1. (1) 为了探究气体流动时压强大小的特点,小明将两纸片靠拢,纸片下端自然下垂,如图(b)所示。然后他向两纸片间慢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接着他快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d)所示。

      分析比较图(b)、(c)、(d)的实验现象可知:气体流动时,气体的压强会,并且气体的流速越快,气体的压强
    2. (2) 请结合上述内容,解释“列车进站时,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 21. (2021九上·虹口期中) 如图所示,用细绳吊着重力为20牛的正方体金属块并将其浸没在水中,此时该金属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4.9牛、19.6牛,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牛,拉力为牛。现用细绳吊着该金属块继续在水中下沉,则该金属块受到水的浮力F、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 , 这三个力中大小不变的是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4. (2021九上·长宁期中) 你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故事发生在距今1800多年前。一天,有人献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到底有多重,但当时没有能一次称量出如此巨型重物的大秤,许多人也想不出好办法。此时,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了一个妙法:先把大象牵到大船上,在水面处的船身上划一个记号(吃水线):然后牵走大象,再往船上装石块,使船下沉到原记号处为止;最后只要分批称量出这些石块的总重,就可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1. (1) 这个故事中,曹冲用石块的总重算出大象的总重,用到了的科学方法。
    2. (2) 装石块时,使船下沉到原记号处,是为了使两次情况下,大船的体积相同。请从此条件出发,用我们学过的浮力知识推导G=G
  • 25. (2021九上·上海期中) 小徐和小汇在学习“浮力”时,根据生活经验,对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并进行了研究。
    1. (1) 根据鸡蛋在水中沉底、在盐水中漂浮的现象,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根据游泳时的感觉,他们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以及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2. (2)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力传感器将一长方体金属块悬挂在空量筒中,如图所示,然后逐次向容器中注入液体A,测出金属块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即金属块浸入液体的深度h,计算出金属块浸入液体的体积V和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还换用了液体B重复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液体A、B密度分别为

      表一:将金属块浸入液体A中

      实验序号

      浸入的深度h(厘米)

      浸入的体积V(厘米3

      浮力F(牛)

      1

      2.0

      12

      0.12

      2

      6.0

      36

      0.36

      3

      10.0

      60

      0.60

      4

      15.0

      60

      0.60

      表二:将金属块浸入液体B中

      实验序号

      浸入的深度h(厘米)

      浸入的体积V(厘米3

      浮力F(牛)

      5

      2.0

      12

      0.10

      6

      6.0

      36

      0.30

      7

      10.0

      60

      0.50

      8

      15.0

      (a)小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F和V、h的数据后,得出初步结论:同一物体浸入同一液体中,F与V成正比,而且F与h成正比;小徐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认为小汇的结论存在问题,请写出小徐观点的依据

      (b)请补全实验序号8中的数据;

      (c)他们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同一物体浸入不同液体中:

    3. (3) 他们交流后,认为上述得出的结论还不够完善,需要增加一次实验进行论证,下列为案中你建议采用方案 ______ 。
      A . 仍用上述金属块,浸入密度不同的液体C中,重复实验 B . 仍用上述金属块,增加金属块浸入液体A或B中的深度进行实验 C . 换用其他物质(如其他材质的金属块),仍在液体A或B中进行实验
五、计算题
  • 26. (2021九上·上海期中) 下表是某次“蛟龙号”下潜的相关数据,请计算在海面下7000米深处,“蛟龙号”所受的浮力大小。

    “蛟龙号”体积

    21米3

    海面海水的密度

    1.02×103千克/米3

    “蛟龙号”净质量

    2.1×104千克

    7000米深处海水的密度

    1.06×103千克/米3

    乘员总重

    220千克

    最大荷载(不包括成员体重)

    240千克

  • 27. (2021九上·江油开学考) 如图甲所示,一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底面积为40cm2的圆柱体,水平桌面上放置底面积为100cm2 , 质量为500g的圆筒,筒内装有30cm深的某液体。现将圆柱体从圆筒上方离液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圆柱体下降过程中没有液体从筒中溢出,g取10N/kg)。求:

    1. (1) 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液体的浮力;
    2. (2) 筒内液体密度;
    3. (3) 当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