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嘉定区桃李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1-12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一份报纸,对折后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
    A . 1帕 B . 2帕 C . 4帕 D . 无法确定
  • 2. 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 用刀切苹果 B . 斧刃磨得很锋利 C . 滑雪板较宽 D . 针头做得尖
  • 3. 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密度计 B . 吸尘器 C . 洒水壶 D . 潜水艇
  • 4. 一定质量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在这个过程中(   )
    A .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大 B . 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C .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D .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 5. (2020·杨浦模拟) 有一个装满水的柱形容器,已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10牛,现在容器中放入一个重为4牛的物体,溢出水的重力为1牛。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
    A . 9牛 B . 13牛 C . 10牛 D . 3牛
  • 6.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p。若将乙叠放到甲的上表面中央、或将甲叠放到乙的上表面中央,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相等。则p、p 的关系是(   )

    A . p>p B . p=p C . p<p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 7. 水的密度是千克/米 , 单位读作,酒精的密度为千克/米 , 一只杯子最多可盛质量为千克的水,它一定盛下质量为千克的酒精(选填“能”或“不能”)。
  • 8. 上海市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为伏;大桥上的路灯同时亮起、同时熄灭,路灯之间是(选填“并联”或“串联”)连接的;在实验室中测量电压的仪器是;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的过程中,它属于(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 9.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到了十七世纪中期,德国学者做的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压力(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重力。如图所示的容器中盛满水,A点处压强是帕。

  • 10. 如图所示,将重力为20牛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5牛,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牛;若它在水中静止不动,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14.7牛,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牛,方向为;当它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增加时,它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力差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11. 如图(a)、(b)所示,同一木块分别以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两次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aF浮b , 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VaVb , 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pa p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2. 装满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3. 小明乘坐高铁时发现,在离站台边缘1米左右的地方有一条白色安全线,如图(a)所示。在列车即将进站的时间里,站台工作人员反复提示:“请乘客们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呢?通过网络他了解到这与气体流动时的压强有关。
    1. (1) 为了探究气体流动时压强大小的特点,小明将两纸片靠拢,纸片下端自然下垂,如图(b)所示。然后他向两纸片间慢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c)所示,接着他快速吹气,实验现象如图(d)所示。

      分析比较图(b)、(c)、(d)的实验现象可知:气体流动时,气体的压强会,并且气体的流速越快,气体的压强
    2. (2) 请结合上述内容,解释“列车进站时,为什么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三、作图题
四、计算题
  • 16. 体积为5×10-4m3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求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
  • 17. (2017九上·上海期中) 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实心合金小球,放入并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质量为0.2千克.求:

    ①实心合金小球受到的浮力.

    ②实心合金小球的密度.

  • 18. 将底面积为2×10﹣22、盛有深度为0.3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

    △P(帕)

    △P(帕)

    980

    0

    ①水的质量m

    ②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③现将一体积为1×10﹣33实心均匀小球直接放入该容器后,小球浸没并静止在容器底,分别测得小球放入前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p , 如表所示,计算小球的密度.

五、实验题
  • 19. 小明和小华各自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如图(a)所示为小明实验的示意图,图(b)所示为小华实验的部分示意图.

    ①在小明的实验示意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值分别为F1、F2和量筒中水面刻度值分别为V1、V2 , 若满足关系式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②在小华的实验示意图中,使用了溢水杯和小烧杯,如果小华接着使用电子天平成功完成实验,天平应测量中水的质量m(选填“溢水杯”或“小烧杯”),若此时图中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值△F跟m满足关系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③实验中,为了得到“排开液体的重力”,小明使用了量筒、小华使用了溢水杯、小烧杯和电子天平.两者相比,请你说说他们各自的优点:

  • 20. 为了研究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情况,某小组同学选用高度H、底面积S均不同的圆柱体A和B先后放入同一柱形容器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他们设法使圆柱体逐步浸入水中,测量并记录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中容器内水均未溢出)。

    圆柱体A

    H为0.4米

    S为0.03米2

    实验

    序号

    h

    (米)

    p

    (帕)

    圆柱体B

    H为0.3米

    S为0.05米2

    实验

    序号

    h

    (米)

    p

    (帕)

    1

    0

    7000

    8

    0

    7000

    2

    0.10

    7150

    9

    0.06

    7150

    3

    0.20

    7300

    10

    0.12

    7300

    4

    0.30

    7450

    11

    0.18

    7450

    5

    0.40

    7600

    12

    0.24

    7600

    6

    0.50

    7600

    13

    0.30

    7750

    7

    0.60

    7600

    14

    0.40

    7750

    1.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h时,
    2.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5、6、7或13、14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
    3. (3) 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与9、3与10、4与11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得出不同圆柱体浸入水的过程中,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