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郴州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31 浏览次数:9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锅 B . 摩擦生热 C . 烧制瓷器 D . 雨后彩虹
  • 2. (2021·邵阳) “化学”一词最早出于清朝的《化学鉴原》一书,该书把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翻译成“矽(xi)”,如今把这种“矽”元素命名为 (   )
    A . B . C . 铝                  D .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收集氧气 B . 验正产物有水 C . 集满氧气后移出集瓶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4. (2021·贵港)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氧气可供给动植物呼吸 B . 食品包装袋填充氮气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 . 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D .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 5. 下列有关变化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的光,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产生大量气体,黑色固体逐渐消失 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 . 将无色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罩在同一个大烧杯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浓氨水变红
  • 6. 2021 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B .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 河水净化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 7.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 氯化钠 B . 氢气 C . 金刚石 D . 二氧化碳
  • 8. 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SO2、CO2是空气污染物 B .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氧化物 C . 冰和液氮均是纯净物 D . Ca、F 是金属元素
  • 9. (2021·陕西) 下列关于H2、H2O、H2O2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均含有1个氢分子 B . 均含有2个氢原子 C . 均含有氢元素 D . 均含有2个氢离子
  • 10.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 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分子间有间隔 C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
  • 11. (2017·杨浦模拟) 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笑气的化学式为(   )
    A . N2 B . N2O C . N2O3 D . NO2
  • 12. 学习化学需结合学科本质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证明石蜡中含有碳元素 B . 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食物腐烂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C .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 . 向 2 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 H2O2溶液,再向其中 1 支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可探究二氧化 锰能否加快 H2O2的分解
  • 13. (2021·宜昌) 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石墨导电性好可作电池电极 B . 活性炭吸附性强可作冰箱除味剂 C .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作铅笔芯 D . 炭黑常温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墨汁
  • 14.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利用红磷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 B . 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 . 向两份等质量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 . 向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 15. 现有 8g 某纯净物与足量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22g CO2和 18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的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B .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3 C . 参加反应的物质与 O2的质量比为 1:3 D . 生成的 CO2和 H2O 的分子个数比为 1:2
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某本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氦原子
    2. (2)
    3. (3) Fe3+中数字 3 的含义
    4. (4) 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5. (5) 氧化铝
  •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 (1) 净水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杂质,该过程涉及的变化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 (2) 自来水净水中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 KAl(SO4n•12H2O,n 的值为
    3. (3) 水的硬度过大,饮用时不但口感不好,而且对健康有害,生活中常用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4)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与正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5. (5) 在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是为了
  • 18.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 A 中氮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周期,NH3分子中质子数是
    2. (2) B~F 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F 形成离子的符号是,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写图 片下方的字母,下同),B~F 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 19. 日常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持续防疫,化学助力。
    1. (1) 起床后,营养早餐牛奶成分表中的“钙、铁、磷”是指(选填“原子”、“分子”或“元素”)。
    2. (2) 上学时,佩戴口罩。口罩能起到(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作用。制作口罩用的无纺布面 料主要是聚丙烯(C3H6)n),聚丙烯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放学后,消毒杀菌。教室每天都要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喷洒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的气味,这一现象说明,过氧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X 的化学式为
  • 20.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科技密切相关。
    1. (1) 二硫化钼(MoS2)被认为是最有希望代替硅,成为未来应用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精尖领域中的理想 材料之一。确定 Mo 为 42 号元素是依据其______(填字母)。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化合价 D . 相对原子质量
    2. (2) 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 (3) 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某种有毒的气体。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21. A~E 五种初中常见物质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其中 A 与 C 的组成元素相同,B 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B 与乙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 D,E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1) 黑色固体甲的化学式为。反应①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2. (2) 反应②中,乙表现出性。
    3. (3) 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 (1)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是
    2. (2) 实验室若用一种纯净物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制取与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 CO2时,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选择(填字母)作为发生装置。 若用 G 装置收集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 (4) 实验室可用铜片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少量二氧化氮。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收集 NO2不用装置 F 的原因是(用 化学方程式表示)。
  • 23. 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 (1)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时,元素的种类(填“增多、减少、不变”), 钾、 锰元素不能形成气体,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 (2) (猜想假设)

      猜想一: 该气体为氧气;猜想二:该气体为;猜想三:该气体为氧气和氯气的混合物。

    3. (3) 实验操作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成立

      ②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A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瓶。

      木条,淀粉碘化钾试纸为

      猜想三成立

    4. (4) (反思评价)

      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 哪个是正确的?

      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5. (5) 实验结束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不变 。
四、计算题
  • 24. 菠萝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化学式 C6H12O2)。请计算:
    1. (1)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58g丁酸乙酯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 25.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如下实验:

    1. (1) 实验完成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 (2)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