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05 浏览次数:7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1. 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减少实验误差            D 防止液体溅出

    1. (1) 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2. (2) 加热完试管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
    3. (3) 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
    4. (4) 量取8mL液体时,选用10mL量筒而不选用100mL量筒:
  • 12. 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常见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A取液体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mL。
    2. (2) 仪器B的名称为;仪器C的名称为
    3. (3) 加热已量取好的50mL液体,除了D、F,还需要的仪器有
  • 13.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 (2) 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氧气分子间有
    3. (3) 易碎食品包装里充入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
  • 14. 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⑴呼出的气体中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⑵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填“高”或“低”);

    ⑶哈气的玻璃片上(填实验现象),另一个玻璃片上无现象,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高。

  • 15. 小致同学利用不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1) 小致先用图1中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实验结束后小致同学得出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1条即可);
    2. (2) 完成实验后,小致想能否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关资料如图2所示。下列物质中,请你判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_____;
      A . 木炭 B . 铁丝 C . 镁条 D .
    3. (3) 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燃烧法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时所选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写出一点即可)。
三、综合题
  • 16. 有些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有些物质只有在氧气中能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 (2) 实验时甲中细铁丝没有燃烧的原因之一是
    3. (3) 乙中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4. (4) 乙中水的作用是
    5. (5) 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点之一是
  • 17.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实验时,除了要求两种待测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
    2. (2) 乙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微粒运动速率与有关。
    3. (3) 丙实验中,伸入(填试管序号)中的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18. 为了比较MnO2和水泥块的催化效果,常温下,在两瓶同质量、同浓度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2和水泥块,测量分别生成相同体积的O2所需的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5%的H2O2溶液

    _____的H2O2溶液

    催化剂

    1g水泥块

    1gMnO2

    时间

    165秒

    46秒

    1. (1) 实验2中双氧水的浓度应为
    2. (2)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加入(填“MnO2"或“水泥块”)反应速率更快。
    3. (3)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水泥块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水泥块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是否改变。
  • 19. “工业制氧”生产流程如下:

    1. (1) 该生产过程的原理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
    2. (2) 该生产过程最终得到的“氧气”并不是纯净物,还含有 (举一种物质)。
    3. (3) 最终得到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纯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同”)
  • 20.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 (1) 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2. (2) 将KClO3和MnO2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②选择A做发生装置,实验中可能发生试管炸裂,将其改进的方法是

      ③选择D做收集装置,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写一条即可)

    3. (3) 将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利用该原理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③选择C做收集装置,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4. (4) 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收集乙炔气体时可选择的装置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