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雨露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2-02-15 浏览次数:4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项中都是生物的一组是(   )
    A . 珊瑚和珊瑚虫 B . 蘑菇和朽木 C . 流感病毒和电脑病毒 D . 蝌蚪和冬眠的青蛙
  • 2. 非洲猪瘟病曾在我国出现,造成了生猪养殖业的严重损失,这种病毒通过粉尘、饲料、昆虫等传播,并在猪细胞中复制产生更多的病毒,从而导致猪发病死亡,以上叙述能体现病毒具有 (   )
    A .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特征 B . “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C . “都需要营养物质”的特征 D . "能繁殖”的特征
  • 3. 某人的肠道中生活着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这两种菌都依赖人体中的有机物而生活,但大肠杆菌能为人体合成维生素,而痢疾杆菌能使人得痢疾。这两种菌与人的关系分别是(  )
    A . 寄生、竞争 B . 捕食、寄生 C . 竞争、共生 D . 共生、寄生
  • 4. (2020七上·北京期中) 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 .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B . 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C . 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D . 做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 5.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做是生态系统的是(   )
    A . 草原上全部植物 B . 阳光、温度和水等 C . 一片农田 D . 树林中的全部鸟
  • 6. (2020七上·南海期中) 班主任通过各种线上方式了解寒假期间班内学生的所在区域及健康状况,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 实验法 B . 观察法 C . 调查法 D . 比较法
  • 7. 蝙蝠白天休息,夜间出来觅食,影响蝙蝠这种生活习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 . 空气 B . C . 气候 D . 温度
  • 8. 2020年江西多地遭遇特大洪水,多方派出支援队抗洪抢险。洪灾导致部分农作物减产。这最能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影响环境 C . 环境影响生物 D . 环境适应生物
  • 9.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这主要是因为(   )
    A . 生产者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B . 生产者总是被其他生物捕食 C . 生产者都是绿色开花植物 D . 生产者自身消耗的能量最少
  • 10.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标本时,对标本的要求是(   )
    A . 能发光 B . 薄而透明 C . 液态 D . 较厚
  • 11. (2018七上·南山期中)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

    A . 阳光→草→兔→狼 B . 草→昆虫→青蛙→蛇→鹰 C . 鹰→蛇→蛙→昆虫→草 D . 草→蝗虫→细菌、真菌
  • 12. (2020七上·潮安月考) 在一个有玉米、蝗虫、鸟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鸟捕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项的曲线图来表示?(  )
    A . B . C . D .
  • 13. 在显微镜对光操作时,图中不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 . ①反光镜 B . ②遮光器 C . ③物镜转换器 D . ④细准焦螺旋
  • 14. (2020·巴中)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自动调节能力最小的是(  )
    A . 农田生态系统 B . 淡水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海洋生态系统
  • 15. (2019七上·元宝期中)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B . 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象是“b” C . 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 D .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
  • 16. (2019七上·厦门期中)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滴加0.9%的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A . 杀菌 B . 易盖盖玻片 C .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 易染色
  • 17.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要进行以下操作:①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②转动反光镜 ③旋转粗准焦螺旋 ④旋转细准焦螺旋 ⑤向上移动玻片直到A细胞在视野正中央,请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A . ⑤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⑤①②③ D . ⑤①②④
  • 18. 解决下列问题与生物学的发展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环境污染 B . 粮食短缺 C . 导弹发射 D . 艾滋病防治
  • 19. 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鼠妇的数量/只

    光照

    温度/℃

    土壤

    对照组

    20

    阴暗

    25

    湿润土壤

    实验组

    20

    明亮

    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

    A . 25℃,干燥土壤 B . 25℃,湿润土壤 C . 10℃,干燥土壤 D . 10℃,湿润土壤
  • 20. (2019七上·宁明期中) 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2016·烟台)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葡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入口甘香的汁液来自(  )

    A . 细胞膜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22. (2018·东莞模拟)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这些结构 B .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 D .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 23. (2021六上·钢城期中) 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里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  )
    A . 调大光圈,使用平面反光镜 B . 调大光圈,使用凹面反光镜 C . 调小光圈,使用平面反光镜 D . 调小光圈,使用凹面反光镜
  • 24. (2015七上·武威月考) 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  )

    A . 缺少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25. 在一生态系统中,能构成一条食物链的4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大致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从能量流动看,乙获得的能量最多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甲→丙→乙 C . 当甲的数量大量减少时,短期内对丙有直接影响 D . 丁是生产者,甲、乙和丙都是消费者
  • 26. 图甲、乙分别是黄瓜果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 . 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 . 甲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 . 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线粒体
  • 27. 将黑色美西螈的体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体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然后重组细胞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育成美西螈个体,如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细胞核控制美西螈体色 B . 细胞质控制美西螈体色 C .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 . 核移植后发育成白色美西螈
  • 28. (2018·通辽) 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细胞也是如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氧气、葡萄糖、蔗糖等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 .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无机物,另一类为有机物 C .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D .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所有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 29.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 ⑦液泡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④⑤⑥ D . ②③④⑥
  • 30. 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下关于绿色发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将荒山改造为桃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 .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 雾霆是由于人类活动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干扰超过它的限度造成的 D . 事实说明,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综合题
  • 31. 读图理解

    图1是用于观察的显微镜,图2为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和目镜,图3为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回答([_____]填写序号):

    1. (1) 显微镜对光时,应转动图1的[]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并转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 (2) 如果在视野中观察到异物,移动玻片标本和转动目镜,异物都不动,那么异物很可能在[] 上。
    3. (3) 要使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图2中(填写序号)镜头。
    4. (4) 若要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眼睛一定要看着(填“物镜”或“目镜”)。
    5. (5) 图3中要使视野从a到b应将装片向方移动,要使视野从c变为d应调节图1中的[]
    6. (6) 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后,觉得视野太暗,可以进行的操作是
  • 32. 综合应用

    在一块稻田里,稻卷叶虫、蝗虫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依据生态系统的组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这块稻田中的水稻是 ,稻卷叶虫、蝗虫和青蛙是。在这块稻田里,还有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是。水稻与蝗虫之同的关系是
    2. (2)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没有,动物、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分解。
    3. (3) 在这块稻田的生态系统组成中,除了有水稻、蝗虫、青蛙等生物成分外,还有阳光、水、土壤等部分。
    4. (4) 青蛙大多数是体外受精,雌青蛙和雄青蛙进行抱对,卵和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从而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会逐渐地孵化长出蝌蚪。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三、资料分析题
  • 33. 资料分析

    资料一: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鼎湖山雨水充沛,气候湿润,森林覆盖率高,森林中的朽木上长有蘑菇,木耳等;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自下而上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多种森林类型。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茂密的植被带来了清新的空气,鼎湖山因而被誉为“天然氧吧”。

    资料二:下图一表示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1. (1) 鼎湖山森林覆盖率高,雨水充沛,气候湿润,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2) 鼎湖山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通过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森林中的朽木上长有的蘑菇、木耳等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除了这两种成分,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有消费者和的部分。
    3. (3) 鼎湖山生态系统物种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复杂,使之具有较强的能力。
    4. (4) 资料二中图一所示的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5. (5)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四、实验探究题
  • 34. 实验探究

    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当人们移开花盆时,鼠妇(又称潮虫)会很快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 (2) 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是”或“否”),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3. (3) 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4次,并求平均值的原因是
    4. (4)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 (5) 你认为实验时要用10只鼠妇,而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 ,其原因是
    6. (6) 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继续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改为,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湿度

      A区

      10

      玻璃板

      湿润

      B区

      10

      玻璃板

      干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