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延庆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12-16 浏览次数:16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金蝉脱壳 B . 蜘蛛结网 C . 蜻蜓点水 D . 火山喷发
  • 2. 2018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狐蝠”吸引了众人的眼光。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狐蝠”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A . 是否能发声 B . 是否能运动 C . 是否需要能量 D . 是否能繁殖
  • 3. (2017·海淀) 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4. 下列生物不属于植物的是(  )
    A . 月季 B . 蘑菇 C . 蝴蝶兰 D . 国槐
  • 5. 如果离开了其他生物,人类的生活是难以维持下去的。下列各项都是来自生物的是(  )

    ①奶制品 ②肉类 ③蚕丝 ④水泥 ⑤毛皮 ⑥木材

    A . ①②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⑤⑥
  • 6. 要研究蜜蜂在每朵花上的平均停留时间,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
    A . 刻度尺 B . 放大镜 C . 秒表 D . 照相机
  • 7. 以下是同学们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情况,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月季叶片上的圆孔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确定调查路线

    ③发现月季叶片上有圆形的孔

    ④发现蜗牛,猜想月季叶片的圆孔是蜗牛啃食造成的

    ⑤在楼前花坛看到月季,记录下名称和数量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①③⑤④ C . ②⑤③①④ D . ②⑤④①③
  • 8. 下列我们身边的生物中,个体最小,一般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是(  )
    A . 大肠杆菌 B . 酵母菌 C . 草履虫 D . 新冠病毒
  • 9. 细菌个体数量多,分布广泛。下列生物中,属于细菌的是(  )
    A . 仙人掌 B . 乳酸菌 C . 流感病毒 D . 蚂蚁
  • 10. “石蚕靠着它们的小鞘在水中任意遨游,它们好像是一队潜水艇,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一会儿又神奇地停留在水中央。它们还能靠着那舵的摆动随意控制航行的方向……”这是法布尔在《昆虫记》种描写石蚕的一段话。他主要运用了哪种科学探究的方法?(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跟踪法 D . 测量法
  • 11. 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 . 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B . 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C . 设计并完成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得出结论 D . 做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
  • 12. (2019七上·新罗期中)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 修改假设 B . 重新进行实验 C . 修改实验结果 D . 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 13. (2018七上·北京期末) 为确定某种无机盐是否是植物所必需的,实验组用缺少该无机盐的“完全营养液”进行培养,对照组应该(    )
    A . 以土壤为基质盆栽,浇上述营养液 B . 大田种植,浇上述营养液 C . 以沙土为基质盆栽,浇上述营养液 D . 用“完全营养液”培养
  • 14. (2018·广东) 下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 . 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 . 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 .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 . 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 15. 粘虫是一种昆虫,寄生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多种植物,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研究者为了探究“湿度对粘虫幼虫取食的影响”,做了如下设计,为使实验更加严谨,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组别

    粘虫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60只

    晴朗的白天

    适宜

    30

    60只

    阴天

    适宜

    45

    60只

    夜间

    适宜

    60

    A . 粘虫的数量 B . 光照条件 C . 温度 D . 相对湿度
  • 16. 用显微镜观察时,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  )
    A . 不易污染物镜 B . 易于将观察材料染色 C . 能让光线透过 D . 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 17. (2020七上·东城期末)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物镜与玻片的距离渐渐变大,此时这位同学正在操作的部件和注视的位置分别是(  )
    A . 细准焦螺旋;目镜 B . 粗准焦螺旋;目镜 C . 粗准焦螺旋;物镜 D . 细准焦螺旋;物镜
  • 18. 在我们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下图中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

    A . 1和4 B . 2和6 C . 3和4 D . 1和6
  • 19. 制作菠菜叶片细胞装片时,擦净载玻片后滴加的液体是(  )
    A . 清水 B . 生理盐水 C . 稀碘液 D . 酒精
  • 20. (2018·福建) 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操作可能是(    )

    A . 涂抹不均 B . 盖盖玻片不当 C . 染色不均 D . 放大倍数过大
  • 21. 下图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②③①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②③④①
  • 22. 医生化验体检同学的血液时,将血样在载玻片上涂抹制成标本,该玻片标本称为(  )
    A . 切片 B . 装片 C . 涂片 D . 玻片
  • 23. (2015七上·涪陵期中)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

    A . 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 . 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 . 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 . 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 24.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镊子撕取里面叶表皮      ②将表皮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

    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⑤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⑥盖上盖玻片

    A . ④③①②⑤⑥ B . ④①②③⑥⑤ C . ④①③②⑤⑥ D . ①②③④⑤⑥
  • 25. 解剖器是同学们在实验中常用的工具,下列实验操作中解剖器选择不恰当的是(  )

    序号

    操作

    选用解剖器

    A

    剪边长2cm的正方形

    解剖剪

    B

    夹住表皮的一角轻轻撕下

    镊子

    C

    在洋葱表皮上划“﹟”字

    解剖针

    D

    挑取番茄果肉

    解剖针

    A . A B . B C . C D . D
  • 26. 2020年4月28日至10月15日,首届北京国际花园节在北京世园公园举办,展出600余种新优花卉品种,盛开着粉、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鲜花。决定花瓣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细胞液存在于细胞中的(  )
    A . 液泡 B . 细胞质 C . 细胞核 D . 细胞间质
  • 27. 把蒲公英叶放入沸水中煮,水很快就变成了绿色。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  )
    A . 细胞质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液泡
  • 28. 植物、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
    A . 细胞质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线粒体
  • 29. 小丽在北京市植物栽培大赛中种植了五彩椒,并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观察记录。五彩椒的生殖器官是指它的(  )
    A . 根、茎、叶 B . 果实和种子 C . 花、果实、种子 D . 种子
  • 30. (2017九上·北京月考) 胃的蠕动能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与此功能有关的主要组织是(    )
    A . 营养组织 B . 肌肉组织 C . 输导组织 D . 结缔组织
二、综合题
  • 31. 下图是新新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中,用到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重要环节是对光,具体操作时要转动(填序号)使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双手转动进行对光。
    2. (2) 要将甲图中A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把载玻片向方移动。在低倍镜下观察过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之后,新新希望换成高倍镜来观察它的内部结构,以下操作有误的是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调节反光镜

    3. (3) 新新在观察时发现甲图视野中有污物存在,乙图视野中污物不见了,请你分析污物可能在上。
    4. (4) 填图:请在乙图中,规范地标注A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的结构名称。
  • 32. 小华同学使用显微镜分别对葡萄树的叶肉细胞和人的神经细胞的形态与基本结构进行了观察,她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如下。

    1. (1) 小华观察的上述细胞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你判断的依据是由于它具有
    2. (2) 由图乙细胞构成人的组织。
    3. (3) 上述两种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都具有和细胞核。
  • 33. 下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和草履虫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 (1) 草履虫是好氧生物,水中的氧气通过进入草履虫体内。要想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应该从培养液的(填“表”或“底”)层吸取。
    2. (2) 在草履虫的观察过程中要在载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这样可以
    3. (3) 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往往会看到一个草履虫正在变成两个(如图一),该过程说明草履虫正在进行
    4. (4) 像草履虫这样,在一个细胞内独立完成所有生命活动的生物称为生物。
    5. (5) 在池塘中生活的草履虫、荷花、鲫鱼,这三种生物在结构层次上的共同点是均由构成生命体。
  • 34. 2020年10月16日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六班通过主题教育使同学们更坚定了要树立节约意识,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同学们了解到延庆是京郊粮食主产区,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好,并且有10万亩玉米进行了绿色认证。

    1. (1) 我们吃的玉米粒是玉米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从结构层次上分析,玉米粒属于。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等,控制玉米这些特性的遗传物质位于玉米细胞的中。
    2. (2) 图二为玉米叶片的结构图。玉米叶片的表皮是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功能,属于组织;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含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玉米的叶肉属于组织。
    3. (3) 玉米植株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能从茎的下端向上运输,是因为茎中有组织。
三、实验探究题
  • 35. 通过课上的实验探究,小明已经知道光能影响鼠妇的分布,他还想知道水分(土壤湿度)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并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鼠妇20只;将大纸盒沿中线均分为间隔3厘米的甲、乙两个区域;等量的潮湿土壤和干燥土壤。实验步骤如下:

    甲区域

    乙区域

    实验步骤

    第一步

    均匀铺撒潮湿的土壤

    第二步

    压实

    压实

    第三步

    将20只鼠妇放在3厘米间隔处

    第四步

    30分钟后,统计区域内鼠妇的只数

    实验结果

    18只

    1. (1) 在第一步中乙区域的处理方式①是
    2. (2) 实验中使用了20只鼠妇,而不是1只,好处是
    3. (3) 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的鼠妇在甲区域内,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4) 假如小明的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应取他们的值作为得出结论的依据。
  • 36. 疫情期间,小华学会了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但随着气温升高,馒头很容易发霉,她查阅资料得知:这是由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馒头表面大量繁殖导致的。霉菌的生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小华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

    B

    处理方法

    将新鲜的馒头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常温环境里

    将新鲜的馒头 , 放在低温环境(冰箱)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察)

    发霉

    不发霉

    分析实验,回答:

    1. (1) 在探究实验中,小华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活吗?请你帮她作出假设:
    2. (2) 本实验的变量是,A组在本实验中起作用。
    3. (3) B组馒头的处理方式①为
    4. (4) 该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品的启示是:应该在条件下保存食品。根据生活常识,你认为还可以怎样保存食品?(写出1条即可)。
    5. (5) 酵母菌和霉菌属于(填“细菌”或“真菌”)。
四、资料分析题
  • 3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20年3月17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福娃(乳名:毛毛,谱系号:570)”在专家和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平安产下一对雄性大熊猫双胞胎,这也是2020年全球首对出生的圈养大熊猫双胞胎!

    大熊猫(Ailuropodamelanleuca)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大熊猫繁育难,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尤其难。科学家为此努力了数十年,直到今天,一只熊猫的出生都会成为报纸的头版新闻。

    研究显示,大熊猫一年只怀孕一次,每次产仔一到两只。大熊猫的幼崽出生时非常小,通常只有100~200克,大概只有母熊猫重量的1/900。幼仔在12个月左右断奶开始吃竹子,但是在此之前,它们完全依赖于母亲。

    圈养大熊猫育幼主要采取母兽育幼、人工辅助育幼和全人工育幼3种方式。其中人工辅助措施的实施通常由于:(1)母兽母性不强、母乳质量较差或母兽体质健康状况较差导致带仔不力;(2)母兽1胎2仔;(3)幼仔本身体况较差,母兽无法正常哺育等情况下,人为对母兽和幼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增强母兽健康状况、提高母乳质量和促进幼仔发育。它是大熊猫繁育工作的重要技术环节。

    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人工繁殖的4只大熊猫幼仔进行育幼研究。研究方法:分母兽育幼组(1号、2号幼仔)和人工辅助育幼组(3号、4号幼仔)两组,

    其中母兽育幼组在断母乳之前由母兽独立育幼,人工辅助育幼组是在母兽育幼的基础上对幼仔进行80~100日龄人工乳补给、日光浴、沐浴、户外体能锻炼等人工辅助措施,并对两组幼仔体质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辅助育幼组在实施有关措施后(100~160日龄),幼仔体质量增长与母兽育幼组有高度显著差异。说明人工辅助措施对促进幼仔个体发育、增加抗病力具有明显效果。

    1. (1) 在大熊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数目会不断,这是通过细胞分裂过程实现的,图三的①②③中能表示细胞分裂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是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核膜消失,出现丝状的染色体等,随后一分为二。
    2. (2) 图三中④表示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A、B、C、D这些结构按一定次序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像图中心脏这样的
    3. (3) 大熊猫的结构层次和人体的结构层次一样。结合图三所示,请用文字和箭头对大熊猫的结构层次的描述进行补充:

      细胞→→大熊猫。

    4. (4) 从4只幼仔1周岁内体质量增长情况比较(见图二)中看出,5月龄后,人工辅助育幼组发育程度明显于母兽育幼组。说明人工辅助措施具有哪些效果?
    5. (5) 通过阅读上述大熊猫及其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繁育过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写出1条即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