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八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21-12-28 浏览次数:6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黔南州)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火烧赤壁    B . 司马光砸缸    C . 刻舟求剑    D . 铁杵磨成针
  • 2. (2020·绥中模拟)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是(   )
    A . 78% B . 21% C . 0.94% D . 0.03%
  •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熄灭酒精灯 C . 倾倒液体药品 D . 闻气味
  • 4. 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中写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句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 . 分子很小,但分子回有间隔 B . 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分子很小,分于有一定的质量 D . 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B . 氨气 C . 氯化钠 D . 氦气
  • 6. (2019九上·鄂伦春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7. (2020·南充) 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中含有LiFePO4 , 其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0    B . +2    C . +3    D . +6
  • 8. 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活中用淘米水浇花 B .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 .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 为增加产量农业上应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 9. 某功能饮料含有牛磺酸(C2H7NO3S),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磺酸中含有14个原子 B . 牛磺酸中氧、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 . 牛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5g D . 牛磺酸分子中含有臭氧(O3)分子
  • 10. 认识物质并给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 . 液氧 B . 空气 C . 二氧化碳 D . 水蒸气
  • 11.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 D . 反应中丙、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是14:3
  • 12. 某可燃物3.2g在O2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3.6gH2O和4.4gCO2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B . 该物质只含有C,H两种元素 C . 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 无法得出肯定的结论
  • 13. (2020·怀化) 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置于一个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0

    10

    5

    5

    反应后的质量/g

    2

    4

    m

    3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m=0 B . 发生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1 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 丙一定作催化剂
  • 14.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5.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探究分子运动

    向水中加入少量品红,观察现象

    B

    鉴别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C

    鉴别空气、氮气和氧气

    分别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1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氖气
    2. (2) 含14个质子的原子是
    3. (3) 两个铵根离子
    4. (4)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5. (5) 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7.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 (1) 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2. (2)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取样加入,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 (3) 电解水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是,待反应结束时,理论上正负两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做好自我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合理佩戴口罩、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等。口罩的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
  • 18. 下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
    2. (2)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
    3. (3) 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
    4. (4) 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推出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19.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 (1) 在上述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2. (2)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填字母)。
    3. (3) 一个D分子是由构成的。
    4. (4) 参加化学反应的A和B的粒子个数比是
  • 20.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 (1) A实验中,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2. (2) B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3. (3) 根据C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

      ①实验结束后,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写一条即可)。

      ②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原因是

三、科普阅读题
  • 21. 阅读科普短文,依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1. (1) (资料一)拉瓦锡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中连续加热12天。发现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剩余4/5体积的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约占空气体积1/5的气体是

    2. (2) 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中,其中主要成分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3. (3) (资料二)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为抑制新冠病毒传播,“含氯消毒剂”被广泛使用,其中就包含一种新型灭菌消毒剂——ClO2。ClO2受热或者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含有2%的ClO2和0.085%Na2CO3的水溶液无色、无味、无腐蚀性,常温下稳定,不易分解;该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同时,还有除臭、防霉、保鲜等作用,是特性优良、高效安全的消毒剂。我国从2000年起就逐渐用ClO2取代氯气(Cl2)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ClO2的名称是

    4. (4) ClO2的化学性质是(答出一点即可)。
    5. (5) ClO2遇热水可生成次氯酸(HClO)、氯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综合题
  • 22. A~H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有下图所示关系: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E、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邻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化学式:B,F
    2. (2)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物质D的用途
  • 23.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 (1) 仪器a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选用C装置做发生装置,其优点是,该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用F装置收集氧气,反应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装置的端(填字母)。
    3. (3) 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该气体可选用的装置是
  • 2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下面开启我们的探究之旅。
    1. (1) 实验一:探究性质与变化

      过程Ⅱ中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过程Ⅲ中观察到,过程Ⅳ中观察到

    2. (2) 该实验微观上,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写一点)。
    3. (3) 实验二: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甲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乙同学用B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C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平衡。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
    5. (5)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是
五、计算题
  • 25. 医用口罩是抗击新冠肺炎的“必备武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环氧乙烷(化学式为C2H4O)灭菌消毒。请计算:
    1. (1) 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2. (2) g环氧乙烷中含有8g氧元素。
  • 26. (2020·荆门) 将12.5g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冷却后称量固体的质量为7.7g。
    1. (1) 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 (2) 计算反应前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