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石盘初级中学2021-2022年九年级素...

更新时间:2021-11-10 浏览次数:1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 1. 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 . 氯化钠:“我在水中游啊游,然后就消失了。” C . 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 . 澄清石灰水:“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浑浊了
  • 2.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倾倒液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加热液体
  • 3. (2020九上·红安期中)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因为镁带燃烧能产生耀眼的白光,所以可以用于制作照明弹 B . 因为氦气的密度小,所以常被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C . 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充入包装袋内延长食品保存期限 D . 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常用作燃料
  • 4. (2020九上·红安期中)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和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B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电子数 C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 5.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氧气、二氧化碳 B . 空气、氧化镁 C . 矿泉水、氧气 D . 水、氧化铜
  • 6.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 . 图示中有四种分子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一定不变 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 7. (2019九上·城关期中) 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 8. 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铷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 B .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 . 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 . 铷元素与钠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 9. 2021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今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自来水厂常用Ca(ClO22消毒,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 . 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 5mL水和5mL酒精混合,溶液体积小于1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 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 10. (2020·恩施) 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
    A . 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 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 . 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 . 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 . 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 11. 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
    A . 相对分子质量:CO2>N2>H2O>H2            B . 氯元素的化合价:KClO3>ClO2>Cl2>HCl C . 空气中组成物质的含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D . 地壳中元素含量:O>Si>Al>Fe
  • 12. 李兰娟院士团队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达芦那韦(C27H37N3O7S)说法正确的是(   )
    A . 达芦那韦由四种元素组成 B . 达芦那韦由75个原子构 C . 达芦那韦中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 . 达芦那韦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
  • 13. (2020九上·郑州期中) 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原子
  • 14. 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a管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 . 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水中含氢分子和氧分子
  • 15.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 . p=0.79p0 , p′=p0是因为红磷比木炭的着火点低 D . 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简答题(包括 2 小题,共 21分)。
  • 16. 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 (1) 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除去硬水中过多的钙、镁离子(填离子符号)以得到软水。
    2. (2) 图甲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实验中,试管a与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3. (3) 图乙是氢气的验纯实验,若氢气不纯,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点燃气体时,会发出  。
    4. (4) 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丙所示)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5. (5) 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过程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 17.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有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军事上的烟幕弹,田径比赛场上的发令枪,使用时都会升起一股白烟,发生的反应是: ;(用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表示)
    2. (2) 在汽车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可将对空气有污染作用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成空气中最多的一种物质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反应是  (用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同)。
    3. (3) 从分子角度解释湿衣服在阳光下比荫凉处干得快的原因
    4. (4) 烟花爆竹制作中用的火药主要主要成分是硫粉和木炭粉,写出烟花爆竹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表达式: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5. (5)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乙图所示反应中一个D分子由构成;

    6. (6) 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连花清瘟中所含的连翘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连翘酚(化学式为C15H18O7),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连翘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连翘酚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③6.2g连翘酚中氢元素的质量为g?

三、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7分
  • 18. 图1是初中化学的几种常用仪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仪器C的名称 .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气体,还需要的仪器为  反应的表达式, D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气体已集满的方法是 .   
    3. (3) 小明为了用图2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氧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 量筒的作用 .   
    4. (4) 若用如图所示H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  , 则H2导入端为(填“a”或“b”)

    5. (5)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 下列反应适用于该装置的是(填序号)。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 ②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③锌粒与稀硫酸④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 19. A~H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常见物质,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1. (1) 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F
    2. (2)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3. (3) 写出反应②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四、实验与探究题(包括 1 小题,共17分 )。
  • 20. 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

    【查阅资料】

    ①通常条件下,白磷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②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人员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操作、记录、分析】

    1. (1) 实验一

      先检查装置的,裝入试剂,在医用输液袋中裝入VmL气体,连接装罝.

    2. (2) 打开弹簧夹,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除.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1mL。
    3. (3) 关闭弹簧夹k1、k2 , 再向烧杯中加入60度的热水,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烧.待瓶中气体冷却至室温,打开k2 . 读出量筒中液体体枳为V2mL,其数值等于已反应的之外的气体总体积.
    4. (4) 实验二:

      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椐,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3,表示二氧化碳体枳分数变化的是(填“X”、“Y”、“Z”),Y的体枳分数在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5. (5) 【数据处理】

      实验一中,二氧化碳的体枳分数是,氧气的体枳分数是

    6. (6) 实验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所有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
    7. (7) 【评价与反思】

      有人认为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是指水蒸气,由实验二判断此说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1.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图。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表达式为

    2. (2) 查阅资料得知,发生反应的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如图,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 。催化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3. (3) 探究二: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二氧化锰

      0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实验3、5、6对比目的

    4. (4)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催化效果最好。
    5. (5) 氯化钾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