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

更新时间:2021-11-30 浏览次数:46 类型:月考试卷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百合花

    前面的枪声,已响得稀落了。感觉上似乎天快亮了,其实还只是半夜。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 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节选自闻一多《红烛》)

    1.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了年纪的担架员”的话一方面交代了小通讯员壮烈牺牲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小通讯员的机智和勇敢。 B . 新媳妇两次“短促地‘啊’了一声”,第一次是她认出伤员是小通讯员,第二次是她听到小通讯员受伤的经过时的难过心情。 C .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分心”,“流泪”写出红烛燃烧的状态,“灰心”表明红烛对未来信心不足的矛盾心理。 D . “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照应上文,既表现了小通讯员关心他人的品格,也表达出“我”无比痛苦的心情。
    2.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中的“百合花”象征着小通讯员的纯洁与高尚,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B . 《百合花》中的“我”不仅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还表明文中的人和事是作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表现了内容的真实性。 C .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中“残风来侵”是指黑暗反动势力的阻挠。 D . 闻一多的《红烛》这首诗,每一节都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了诗歌浓郁的抒情氛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3) “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运用什么手法?表达的意蕴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4. (4) 《红烛》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红烛精神”,请结合红烛的特点进行简要概括。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梅

    (日)川端康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棵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里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我是拿回来了嘛——会不会忘在了车厢里?”

    父亲的记忆也发生了动摇。

    “怎么会呢——要是忘在车厢里,司机一定会送来的。他绝不会悄悄拿走,是公司的车子嘛。”

    “这也是啊。”

    女儿忐忑不安。

    母亲似乎全然忘却了,这够奇怪的。父亲被母亲这么一说,似乎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这就更加奇怪了。

    正月初二那天,父亲乘车兜风,是去过风月堂买了许多糕点回来的。母亲也品尝过了。

    沉默持续了一阵子,母亲骤然想起来似的,直截了当地说“哦,哦!是糯米面小饼!你是买过糯米面小饼。”

    “对嘛!”

    “有绿豆馅点心,铜锣形馅点心,还有许多糕点,真叫人不好办呐。”

    “对嘛。我是买回来了嘛。”

    “不过,那种粗点心是在风月堂买的?那种东西。”

    “是啊。”

    “哦,对了,对了。的确,我把它给谁了。用纸包好,是给人家了……啊,是给谁了呢?”

    “对啊,是给人家了。”

    父亲如释重负,接着他又说:“是不是送给了房枝呢?”

    “啊,对,是送给了房枝。对,我还说让孩子看见了不好,是悄悄包好送去的。”

    “是啊,是房枝?”

    “唉,确实是那样。是送给房枝了。”

    父母的对话暂告一段落。他们感到彼此的谈话一致了,各自都得到了满足。

    然而,这与事实也不尽相符。点心并非送给原来的女佣房枝,而是送给了邻居的男孩子。

    女儿正在等待着:母亲会不会又像方才那样想起点心到底给谁了呢?饭厅里鸦雀无声,只传来了铁壶的响声。

    女儿端上做好的午饭,摆放在被炉板上。

    “好了,刚才的话,你都听见了?”父亲说。

    “听见了。”

    “你妈糊里糊涂,真让人头疼。而且还越来越固执了。好了,平时帮着你妈记着点,好吗?”

    “究竟谁糊涂?你爸爸也——今天的风月堂话题,我认输了。不过——”

    关于房枝的事,女儿欲言又止。

    这是父亲辞世前两年发生的事。父亲患轻度脑溢血症后,基本上不去公司上班了。

    打那以后,红梅照例从下边的枝桠先开花。女儿经常回忆起父母关于风月堂的这段对话。然而,她不曾跟母亲言及。因为她觉得母亲早已把这件事忘却了。

    (节选自《川端康成作品集》,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主要是以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用对话展现鲜明的人物性格,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面对父母最初的争执,女儿虽然是故事的见证者,但她并不想阐明事端真相,而只是倾听,感受父母间短暂的温情时刻。 C . 父母在沉默持续了一阵子后,争执出现转机,母亲突然想起往事。通过一系列关于糕点细节的列举,母亲证实了关于点心回忆的真实性。 D . 这篇小说在结尾处没有明确地交代结局。但女儿的欲言又止,“你爸爸也——”“我认输了。不过——”等,是一种匠心独运的留白妙法。
    2. (2) 这篇小说具有诗化小说的特点,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呢?
    3. (3) 诺贝尔文学奖评价川端康成时说,“川端康成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本小说中“红梅”正是这样的一种意象。请据此分别赏析“红梅”在小说中的效果与意蕴。
二、现代诗歌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太阳吟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

    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

    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注释】①作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

    文本二:

    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的平等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宇宙对于太阳,倒仿佛是它难以返回的“家乡”,这种取象、立象方式,无疑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一大开拓性贡献。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写太阳“刺得我心痛”,诗人清晨醒来,怨恨太阳惊扰了自己的乡梦,让自己陷入苦痛之中。 B . 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诗人由物悟理,有了太阳的慰藉,便觉他乡是故乡。 C . “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诗人把太阳视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向它倾吐自己内心的苦恼。 D .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诗人身在异国,遥想北京秋天的景象,凸显对家乡的思念。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十二节,每节三句,一韵到底,有整齐的建筑美和极富和谐的音乐美,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B . “可烘得干游子的冷泪盈眶?”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反问,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游子心情,增强了感染力。 C . “六龙骖驾”“神速的金乌”以远古神话再现太阳的风采,丰富了诗歌意象,拓展了诗歌意境。 D .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视觉与听觉、静与动、实与虚的完美结合。
    3. (3) 请分析“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的含意。
    4. (4) 文本二说诗人将“太阳”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盲盒的起源可追溯至日本的福袋。在盲盒火爆前,扭蛋、文具福袋等产品在一定的人群间也较为流行。盲盒营销类似于一种抽奖游戏的商品营销手法,能够大大刺激用户的复购率。由于二次元用户IP忠诚度高,常常有收集癖,盲盒营销最初大量用于二次元领域的手办销售。如今,盲盒营销已经成为IP玩具礼品、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常用的方式之一。

    (摘编自《盲盒经济大行其道:上瘾现象普遍  炒作行为值得警惕》)

    材料二:

    图书盲盒、美妆盲盒、高校录取通知书盲盒、生鲜盲盒……近年来,以盲盒经济为延展的商业模式在各行各业被复制、借鉴。随着盲盒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开始大量购买盲盒。

    作为一种商业营销模式,盲盒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包括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在内的多个商家均将盲盒概念引入自己的产品。这类盲盒具有创新意义,不但塑造了品牌形象,增加了销售量,客观上还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如旺仔牛奶职业罐设置25种职业,包含电竞、说唱等新职业,体现出对职业更包容、多元的心态;2020年4月,“故宫淘宝”推出了“宫廷宝贝”“猫祥瑞”等主题盲盒,中秋期间还推出了故宫猫中秋限量盲盒,引发广大消费者的购买热潮。

    (摘编自《盲盒引发消费热潮》)

    材料三:

    随着盲盒热潮在图书、美妆、文创等众多领域延展,盲盒消费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盲盒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因为不知道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盲盒本身是很难评估价格的,其标价实际上取决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期望越大,价格越高。当然,这种心理预期的另一面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正因为如此,盲盒自问世之初起,就始终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

    盲盒的异军突起,正是因为迎合了人们喜欢“碰运气”的心理,不过,当一掷千金成为习惯,甚至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时,“碰运气”与“赌博”其实已没有实质性差别。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一路狂飙野蛮生长的过程中,有些盲盒将假冒伪劣产品收入其中,有些则直接放入人民币,演变成货真价实的赌博行为。

    盲盒经济持续升温的过程中,鱼龙混杂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泡沫化乃至“灰色化”的属性越来越明显。

    (摘编自《神秘盲盒不应成为监管盲区》)

    材料四:

    目前,盲盒相关产品投机性已成市场关注的热点。盲盒模式尽快进入监管视野,是许多民众所期待的。

    “盲盒理论上有可能被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认定为‘有奖销售’。”有业内人士称,“但它不同于现在众多流行的抽卡类手机游戏,监管层可以通过提取后台代码对中奖概率进行直接监管。盲盒的概率设置过程中应该如何来监管,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摘编自《盲盒乱象亟需监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盲盒营销类似于抽奖游戏的营销手法,它能提升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 B . 盲盒的热潮带来了众多跨界创新产品,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展。 C . 盲盒无法摆脱“变相赌博”的质疑,主要原因是收入了假冒伪劣产品。 D . 盲盒概率设置过程的监管存在漏洞,这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盲盒的起源及其营销模式的特点,也肯定了其是一种比较成功的商业营销模式。 B . 故宫、麦当劳、上海迪士尼等多个商家引入盲盒概念,具有创新意义,传播了文化和理念,引发了购买热潮。 C . 材料三中,盲盒很难评估价格,其标价往往与消费者心理预期成反比,这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所购盲盒失望。 D . 对盲盒的概率设置需要有明确的监管条例,这种做法符合民众的预期,也是盲盒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3. (3) 对于盲盒这种经济现象,你有怎样的评价,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四、句子默写
五、选择题
  •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学校里,你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很有教养,他们富有同情心、感恩心,处事礼数周到,这与家庭中长辈的耳提面命是分不开的。

    ②教职工运动会上,老师们一改以往严肃认真的形象,大秀了一段“海草舞”表演,在场同学的呐喊声、尖叫声不绝如缕

    ③随着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当代人心中地位的不断动摇,被海外国家优渥生活激发了视野的本土中国人开始走向了移民之路。

    ④拳手弗莱切在比赛中善于临场改变战术,一旦距离被他控制,纵然你拥有万夫莫敌之勇,穿云裂石之力,也很可能被打倒在地。

    曾几何时看起来困难重重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如今为何走得这么顺畅?记者首先从投资者那里寻找到部分答案。

    ⑥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 , 真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④ D . ②⑤⑥
  • 7. 下列相关知识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号令,(但是)闻人马之行声。②(侍奉 对待)母极孝,贫不能供甘旨。

    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开始)食。  ④既长(长大以后),知其世家。 

    ⑤仓廪庖厨,悉以(姿态)鼠,不问。 ⑥二岁而(孤单,孤独)。

    A . ①④⑥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⑥ D . ②③⑤
六、选择题组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不够“纯净” , 据说是新诗的通病。然而将不同的因素冶于一炉,而使之产生______的美感效果,是诗歌艺术的可贵之处。我们并不认为诗和说话居于平等的地位。诗是经验的艺术化的表现,不是日常会话的达意。其次,文言在日常生活上虽已僵硬难用,但在艺术品中,经诗人的巧妙安排,却能“______”,加强美感。反之,如果欠缺艺术的生命,则尽管一首新诗通篇不用一典,不掉一文,那种“纯净”也只是“______”的代名词罢了。说坦白些,在文学的国度中,新诗人们是带点贵族气质的。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就是成为人人皆可入口的畅销的牙膏,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一旦超越了起码的“纯净”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文言宜于表现庄重、优雅、含蓄而曲折的情操,而白话则明快、直率、富于现实感。许多意境,白话表现起来总嫌太直接、太啰嗦,改用文言则可保持______的距离。艺术当然也追求和谐,但那应该是成品的,不是原料的和谐。愈能使不同的因素化合成和谐的整体,愈能以不类为类,愈能显示作者艺术的精湛。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水乳交融    死而复生    一贫如洗    适可而止 B . 浑然一体    死而复生    一贫如洗    适可而止 C . 水乳交融    起死回生    身无长物    恰到好处 D . 浑然一体    起死回生    身无长物    恰到好处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B . 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就是成为畅销的牙膏,人人皆可入口,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C . 我们宁愿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也不愿它成为人人皆可入口的畅销的牙膏,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D . 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成为滞销的奢侈品,就是成为畅销的人人皆可入口的牙膏,而转瞬又必吐出的牙膏。
七、语言表达
  • 9. (2021高一上·余干月考) 稻香麦浪,瓜果满园,蟹肥鱼鲜。又是一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祖国各地喜迎丰收的节日,不少网友又想起了袁隆平。23日,在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不少学生来到袁老手捧稻穗的雕像前,献花悼念。同学们给袁隆平留言,说会接力完成袁老禾下乘凉梦。同学们表示会谨记袁老的教诲,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网友们也都表示:“袁爷爷,我们好好吃饭了。”看了这一新闻,你有何感想?请写一则新闻评论,150字左右。
八、选择 简答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总体上,德尔塔毒株有两个特征值得注意:首先,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病人核酸病毒载量是比较高的,说明     ①     , 这也是病毒传播了这么多病人的原因之一。第二,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它的临床特征跟以往的不一样。新冠肺炎的早期临床特征不典型,而     ②     。以前的很多新冠肺炎病人没有发烧症状,这次德尔塔毒株感染以后,发烧的比例更低了,尤其早期发烧的病人更低,病人的症状更不典型,这就导致     ③    

    针对有人对国产疫苗的质疑,钟南山坚定地说:“有效,非常安全。”他用了一组经过验证的科学数据来说明,基于今年5月份广州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暴发疫情的研究,结果证明国产疫苗是有保护作用的。“目前我国打疫苗的数量是最多的,但由于人口基数大,中国每100人中打疫苗的比例不高。在中国,需要83.3%的接种率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钟南山认为,接下来应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以及加速研发对德尔塔变异株感染更有针对性的疫苗。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 (2)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九、命题作文
  • 1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当今时代,“尊严”变成了一个很重的词语,而且对它的理解歧义颇多。饱经世态炎凉的创业者说:“人的尊严靠财富。”经历冤情折磨的得雪者说:“人的尊严靠法制。”备受欺凌的弱小者说:“人的尊严靠武力。”不倦求索的哲人说:“人的尊严靠思想。”……

    不同时代、不同种族、不同国别、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对“尊严”的理解千差万别。

    你是如何理解“尊严”的?你认为“尊严”靠什么赢得?

    请以“尊严来自于       ▲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补全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