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分界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

更新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12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下列诗句中,不含生命现象的是(    )
    A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C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2. 校园花池里的月季花,有白的、有红的、有黄的,这主要体现了(    )
    A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 .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3. 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
    A . 种子萌发 B . 森林着火 C . 蜻蜓点水 D . 花开花落
  • 4. 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 . 蘑菇 B . 新型冠状病毒  C . 水煮花生 D . 草珊瑚
  • 5.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 . 观察法 B . 实验法 C . 调查法 D . 测量法
  • 6. 下列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要分清马和驴的区别可用观察法 B . 要知道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可用调查法 C . 调查按范围可分为抽查和普查两种 D . 若结论和假设不符,把假设反过来就是结论
  • 7. 按照形态结构、生活环境或者用途对下列生物的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 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 . 鸡、猪鸭为家禽 C . 小麦、玉米、水稻为作物 D . 海带、鲫鱼、鸵鸟为水生生物
  • 8.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用的科学方法是(    )
    A . 类比法 B . 调查法 C . 比较法 D . 实验法
  • 9. (2016七上·海口期中) 根据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玉米属于(    )
    A . 家畜 B . 作物 C . 宠物 D . 家禽
  • 10. (2017七上·福建期中) 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
    A . 明确目的 B . 详细计划 C . 凭个人喜好取舍 D . 真实记录
  • 11.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说明了大雪对小麦生活影响很大。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大雪对小麦的生活是否有影响设计了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中应当把哪项作为变量?(    )
    A . 大雪 B . 温度 C . 光照 D . 水分
  • 12. 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生态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B . 羽毛变换是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C . 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化 D . 雷鸟的羽毛发生这种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 13. (2019七上·甘南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葵花朵朵向太阳 B .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 D . 冬眠的熊睡在树洞中
  • 14.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 . 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 . 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 . 骆驼刺根系发达,这是它对缺水环境的适应
  • 15. 下列生态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 . 温暖的阳光 B . 新鲜的空气  C . 流动的河水  D . 翠绿的草原
  • 16.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非人为因素所致 B . 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得以恢复 C . 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 D . 生态系统破坏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 17. 我们食用的牛肉所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  )
    A . B . C . 太阳 D .
  • 18.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校园里的荷花池 B . 道路两旁的垂柳 C . 教室里的同学和老师 D . 餐厅里的饭菜
  • 19. 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 . 蚱蜢→草→食虫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猛→草 D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 20. 图为冠子山林场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的生产者为植物 B . 该图代表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生物部分 C . 图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虫→鸟和植物→虫→细菌真菌 D . 若图中虫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鸟的数量会减少
  • 2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 陆地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城市生态系统 D . 生物圈
  • 22. 我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 有各种用之不尽的资源 C . 自动调节能力有限 D . 地球上生物的共同家园
  • 23. 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圈 D . 生物圈内各生态系统是独立的
  • 24. 地球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是(  )
    A . 沙漠 B . 大草原 C . 热带雨林   D . 农田
  • 25. 在调节气候和为人类提供饮用、灌溉及工业用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A . 淡水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海洋生态系统 D . 城市生态系统
  • 26.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 .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C .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D .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 27. 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A .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 . 物像太小—调节粗准焦螺旋 C .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 .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 28. 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A . 4×、10× B . 10×、10× C . 10×、20× D . 10×、40×
  • 29. 小明在透明纸上写了一个字母“P”,请问他在显微镜下将观察到的是(  )
    A . b B . d C . p D . Q
  • 30.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 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装片上 D . 反光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 4 小题,共 40 分)
  • 31. 读图理解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上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与植物通过关系形成食物链。
    2. (2) 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任写一项)等。
    3. (3) 通过,生态系统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平衡状态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4. (4) 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能将尸体的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 32. 资料分析

    资料一: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他很早就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曾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痛心不已:“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母亲河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他曾为干部“去掉紧箍咒”。“不单以GDP论英雄”,在他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资料二:2018年7月20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九次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出发,一路向北继续探寻北极的秘密。在本次航行中,“雪龙号”将深入北极中心区域,视冰情探索北极中央航道的适航性。雷瑞波说,希望通过对地形地貌的精密探测和考察,获取更多中央区域的自主数据,收集水文海冰等方面的数据,为国家海洋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 (1) 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两个组成部分。
    2. (2)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为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3. (3) 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很少,生态系统的能力有限。
    4. (4) 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
  • 33. 实验探究

    下图甲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X,两个物镜的放 大倍数分别是10X和40X,根据图回答问题(横线上填写文字、括号填写编号)

    1. (1) 在观察装片前首先进行对光,转动,选择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并转动[],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的圆形视野为止。
    2. (2) 对光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如乙图所示情况,此 时物像放大倍数为倍。视野中出现的⑧很可能是。若将视野中的物像 ⑧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移动。
    3. (3) 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甲中的[]使物像更清晰。
    4. (4) 该显微镜最大能放大的倍数是倍。
  • 34. 综合应用
    1. (1) 请将下列生物特征的序号(①②③④⑤)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①生长;②繁殖;③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④新陈代谢

      A.蜻蜓点水属于;B.鼠听见猫叫立即躲进洞里属于

      C.人体排出汗液和尿液;D.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2. (2) 请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Ⅰ.请填写下列生态系统的名称。

      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

      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主要是藻类;

      生态系统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

      Ⅱ.请把下列物种存在的关系填写在空白处。

      ①稗草与水稻;②小丑鱼与海葵;③小狗与跳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