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绍兴市锡麟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国...

更新时间:2021-10-21 浏览次数:15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1.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下列是我国“节水标志”的是 ( )
    A . B . C . D .
  • 2. (2019八上·衢州期中) 关于浮力知识的应用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轮船能漂浮在水面,是因为船体的体积较大 B . 气球内充入二氧化碳等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从而实现上浮 C . 同一支密度计放在不同的液体中,浸入液体越深,表示液体的密度越大 D . 浸没在水中的潜水艇,若从淡水水域进入海水水域,则所受的浮力会变大
  • 3. 下列各组物质充分混合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蔗糖加入水中 B . 食盐加入植物油中  C . 食盐加入到热水中 D . 植物油加入汽油中
  • 4. 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若要对自然界中是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 . 吸附 B . 沉降 C . 过滤 D . 蒸馏
  • 5. 要使50 ℃的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 . 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B . 倒出少量的溶液 C . 降低溶液温度到室温 D . 恒温蒸发部分水分
  •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B . 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C . 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 . 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 7.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分别静止在水面以下1米和2米深处,由此可以判定(     )

    A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B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C . 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乙物体受到的浮力 D . 甲物体的密度比乙物体小
  • 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 . 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甲的溶剂质量比乙小 C . 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 . 将6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 9. 把重5N、体积为6×10-4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上浮,F=6N B . 物体悬浮,F=5N C . 物体漂浮,F=5N D . 物体沉在水底,F=6N
  • 10. 把10 g氯化钠的固体放入5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A . 10% B . 16.7% C . 20% D . 25%
  • 11. 在20 ℃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图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溶液甲是饱和溶液 B . 20 ℃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 C . 溶液丙若蒸发10 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4 g D . 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
  • 12. 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变化量分别为ΔF和ΔF。则关于ΔF和ΔF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ΔF一定大于ΔF B . ΔF一定小于ΔF C . ΔF一定等于ΔF D . ΔF可能小于ΔF
  • 13. 甲、乙两个实心球的密度之比为1:2 ,体积之比为2:3 ,放入足够深的某液体中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5 ,则此二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状态是(    )
    A . 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 B . 甲漂浮,乙沉底 C . 甲、乙都沉底 D . 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
  • 14. 如图(a),在一个较大的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放有一个木块,木块上面放有物体A,此时木块漂浮;如果将A从木块上拿下,并放入水中,当木块和A都静止时(水未溢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B . 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上升 C . 当A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时,容器中水面下降 D . 当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将A拿下后悬挂在木块下面,如图(b),容器中水面不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 15.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A、C、E、H
    2. (2) 通过(填“甲”“乙”或“丙”)的水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河水的蒸发主要参与了(填“甲”“乙”或“丙”)环节;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填字母)环节。
  • 16. 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烧杯中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如图),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乙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硝酸钾晶体 (填“增多”或“减少”)。

  • 17.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请解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 (1) 自然界中几乎没有纯净的水。下列措施不属于水的净化方法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沉淀 B . 过滤 C . 消毒 D . 电解
    2. (2) 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③②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④③②
    4. (4) 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乙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分子质量 B . 分子种类 C . 分子间隔 D . 分子数目
  • 18. 如表是氯化钠(NaCl)和硝酸钾(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 (1) 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
    2. (2) 60 ℃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克。

    3. (3) 50 ℃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分别加热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 ℃,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KNO3溶液。
  • 19. “彩球温度计”是一种家居装饰品。如图所示,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将一些体积相同的小球,按照密度大小排序,依次沉入液体中,球上标有设定好的温度。当外界气温降低时,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变小、密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大,使沉在容器底部的一些小球依次浮起,我们就用最后浮起的小球上标记的温度来表示外界的气温。根据图中小球的位置可以判断,浮起的三个小球中(填字母)球的密度最大。

  • 20. 如图所示,漂浮在水池中的木块下悬吊着重物A。若把悬吊重物的绳子剪断,重物将沉入水底,这时水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共36分)
  • 21. 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 (1) 应称量g氯化钠(NaCl),需加水mL。
    2. (2) 若称量氯化钠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直到天平平衡。
    3. (3) 溶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 (4) 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g,可得到5%的氯化钠(NaCl)溶液。
  • 22. 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了简易密度计。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入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如图所示

     

    1. (1) 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a.将其放入水中,竖立静止后,在密度计上与水面相平处标上1.0g/cm3

      b.将其放入密度0.9g/cm3植物油中,用同样的方法在密度计上标上0.9g/cm3

      c.接着他以两刻度线间的长度表示0.1g/cm3 , 将整个饮料吸管均匀标上刻度;

      d.将做好的密度计放入酒精中进行检验,发现液面明显不在0.8g/cm3刻度处。

      ①如图甲所示,小明制作的密度计,你认为刻度0.9应该在点(选填“p”或“q”)

      ②在实验步骤c中,小明这样均匀标示刻度是(选填“正确”、“错误”)。

      ③若被测液体的密度为ρ液密度计浸入被测液体的深度为h(如图乙)、自制密度计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用给定的字母推导出ρ液与h的关系式为

      ④若所测的酒精的实际密度为0.8g/cm3 , 将此密度计放在该酒精中,则实际酒精液面处在此密度计0.8g/cm3刻度线的(选填“上”、“下” )方。

    2. (2) 小红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想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大一些,请为小红设计一种改进方法:
    3. (3) 小虎在吸管中的放入金属丝并封口后,将其放入液体中,出现如图丙所示的现象,为顺完成实验任务,你的解决办法是
  • 23. 在20℃时,100克5%的食盐溶液温度升高到60℃(忽略水分蒸发),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增大”或“减小”) ;在20℃时,当溶液成为时,该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其最大值为。(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 24. 粗盐的精制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 (1) 上述操作中需要用到玻璃棒的步骤是(填序号)。
    2. (2)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应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字母)。

    3. (3) 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偏低,其原因不可能是 (填字母)。
      A . 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 . 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 . 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 . 蒸发皿内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四、计算题(第26题4分,第27题8分,共12分)
  • 25. 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葡萄糖溶液,需要固体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葡萄糖溶液多少克加水也可稀释成50g溶质质量分数8%的溶液?
  • 26. 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分别浸没在水和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g取10N/kg.   求:

    1. (1) 石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 (2) 石块的体积;
    3. (3) 石块的密度;
    4. (4) 盐水的密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