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7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智慧和辛勤劳动的成果。下列与四大发明相关的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指南针一海上导航 B . 火药一鞭炮鸣放 C . 印刷术一书籍出版 D . 造纸术一文字书写
  • 2. 己亥末,庚子春,阻击新冠,众志成城。喷洒以Cl2O配制的消毒剂,可防止病毒传播。Cl2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0 C . +1 D . +2
  • 3. 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 B . 沼气 C . 石油 D . 天然气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溶液 B . 闻气体气味 C . 氧气的验满 D . 过滤粗盐水中的泥沙
  • 5. 学习化学有助于提高生活中的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B .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C .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 6. 2020年12月22日,中国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箭五星”。钛和钛合金常用于制造火箭,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钛属于金属元素 B . 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 C .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D .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 7.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6000L氧气可压入到40L的钢瓶中

    氧气分子的体积变小

    C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 .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 9.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活生产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 . 用作火箭助燃剂的氧气 B . 磁悬浮列车用到的氮气 C . 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氢气 D . 制作气体激光器的稀有气体
  • 10.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箭头表示气体或液体流向)可实现的实验是(   )

    A . 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H2 B . 瓶内装满水,用排水法测定O2的体积 C . 瓶内装澄清石灰水,检验混合气体中含有的CO2 D . 瓶内装NaOH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CO
  • 11. 黑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其主要反应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C . X的化学式为N2 D . 参加反应的碳、硫质量比为3:1
  • 1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关联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金刚石的硬度很大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

    B

    石墨具有导电性能

    石墨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C

    CO具有还原性

    CO可用作燃料

    D

    CO2能与水反应

    CO2可用于灭火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 . 明矾、活性炭都可用于水的净化 C . 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14.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点燃氢气前需检验纯度 B . 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C . 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 15. 工业制取高纯单质硅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电子 B . 步骤①得到的粗硅是混合物 C . SiCl4中Si的化合价为+4 D . 步骤①的反应中,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 16. 根据已学知识,将下列填空补充完整
    1. (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①2个磷原子

      ②氮气

      ③硫酸铜

      ④铁离子

    2. (2)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含有种元素,分子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17. 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被认为是二氧化碳循环再利用最有效的技术之
    1. (1) 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2. (2) 甲烷是一种很重要的燃料。甲烷完全燃烧的产物是(填化学式)。
    3. (3) 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请把图中反应物的微观示意图补画齐全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表示碳的价类图。请回答

    1. (1)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B点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2. (2) 物质D在固态时俗称,其用途有(写一种)。
    3. (3) B和D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物质B表现了性。
    4. (4) D和水反应能生成E,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综合题
  • 19.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需制取多瓶CO2 , 为了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收集装置应选择
    4. (4) 实验室通过加热浓氨水制取并收集NH3时,应选择组合而成的装置。
  • 20. 一氧化碳常在冶金工业中作还原剂。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具有还原性,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 (1) 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然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2. (2) 该实验中,能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
    3. (3) 装置B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 (4) 经过思考,小明同学改进了实验(如图2所示)。请参与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将插入胶塞的一根光亮的红色铜丝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

      铜丝表面变成黑色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次灼烧铜丝至红热,趁热将铜丝迅速伸入盛有CO气体的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铜丝表面由黑色变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对比原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
四、计算题
  • 21. 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纯金属锌和足量稀硫酸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氢气的质量,绘制氢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2所示

    实验编号

    金属锌的质量(g)

    反应温度(℃)

    对应曲线

    3.25

    30

    a

    3.25

    25

    b

    3.25

    20

    C(待绘制)

    1. (1) 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结论是
    2. (2) 请计算实验Ⅰ条件下金属锌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 (3) 在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4. (4) 实验结束后,反应后得到的废液的处理方法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