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测试试...

更新时间:2021-10-12 浏览次数:2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新时尚,其中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纺织物五大类生活垃圾。以下关于可回收垃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锈的铁制品无法回收利用 B . 可回收垃圾都属于有机物 C . 塑料回收只是因为不能降解 D . 可回收垃圾是重要的资源
  • 2. 发电原理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水力发电 B . 核反应发电 C . 火力发电 D . 光伏发电
  • 3. 抗虫棉花就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杀虫蛋白基因转移到棉花中,从而能够专一性抑制棉铃虫发生,减少棉铃虫危害,减少农药使用。这种技术改变了棉花的(   )
    A . 纤维成分 B . 遗传物质 C . 形态结构 D . 繁殖方式
  • 4. 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捕蝇草,通过特殊的叶子捕食昆虫补充所缺营养。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贫瘠的土壤在捕蝇草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 提供营养物质 B . 诱发植物变异 C . 影响生长发育 D . 进行自然选择
  • 5. 食醋里通常含有 3%~5%的醋酸(CH3COOH),食醋与鸡蛋壳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能作为醋酸属于酸的证据的是(   )
    A .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 . 醋酸在水溶液里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 H+ C . 加水稀释食醋,溶液 pH 变大 D . 不宜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 6. 如图,在烧瓶内装少量水并滴加几滴酒精,瓶口用软木塞塞住,用打气筒缓慢向瓶内加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根据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分析,没有做功的是(   )

    A . 人的手 B . 瓶内的气体 C . 软木塞 D . 玻璃瓶
  • 7.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他们都能用来中和酸性土壤 B . 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阳离子不同 C . 他们与任何酸反应时均无明显现象 D . 他们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吸收一氧化碳
  • 8. (2020·富阳模拟) 用大小相同的力F,作用在质量不同的物体上,使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F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 则(    )

    A . B . W1=W2 C . W1=2W2 D . W1=4W2
  • 9. 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 .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B .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C .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 10. 温州人过小年有吃芋头的习俗,但是处理芋头外皮时,汁液沾到皮肤上奇痒难忍,是因为芋头皮里有一种名为皂角素的物质。有人提供了有效的小妙招:用醋浸泡、用火炉烤手或者用热水浸泡等方法止痒。根据以上信息,不能推测皂角素具有(   )
    A . 能 溶 于 水 B . 碱性 C . 挥发性 D . 热不稳定性
  • 11. 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B .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C . 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越少 D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 12. 如图表示碱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性质关系(“一”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盐类物质 B . Y 是盐类物质 C . 所有Y 类物质都能发生反应① D . X 与碱发生的反应②属于化合反应
  • 13. 如图是正常人的肾单位中尿液形成过程的模式图。图中各部位液体成分变化,正确的是(   )

    A . 从①到③葡萄糖的量减少 B . 从④到⑤尿素的浓度不变 C . ①②③中蛋白质的量不变 D . 从②到③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不变
  • 14. 如图甲、乙所示,是某人分别用两种方式挑着同一物体行走时的情景,小强看后感到疑惑,于是想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竟。他要研究的问题是:在杠杆平衡的情况下(   )

    A . 动力臂和阻力一定时,动力和阻力臂的关系 B . 动力和阻力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 C . 动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和阻力的关系 D . 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阻力的关系
  • 15. 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源电压为 3 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 V,图乙是小灯泡的 I—U图像。闭合开关S 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滑动时,灯泡变暗 B . 电流表示数为 0.4 A 时,灯泡的电阻是 25 Ω C . 电压表示数为 2.5 V 时,小灯泡的功率是 1.25 W D .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是 0.25 W
二、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
  • 16. 图 1 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 2 为某生态系统中狼和鹿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 1中有条食物链,其中包含虾类的一条食物链是
    2. (2) 图 2 中,开始一段时间内,两种动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后期由于人类过度捕杀狼,使鹿的数量大增,之后连续减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 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 17.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A 为小球,B 为木块)。在探究小球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小球的 不变。本实验是通过木块 B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 18. 图甲是小肠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

    1. (1)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它的表面又有很多小肠绒毛,这种结构的优点:
    2. (2) 小肠中的消化液有
    3. (3) 图乙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
  • 19. 垃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采用垃圾发电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仅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而且还提供了大量能源。垃圾发电是将垃圾填埋后,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其发酵,并把产生的填埋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垃圾发电是将垃圾内储存的能转化为电能。已知某市每年垃圾发电量大约为 2.8×107 kW·h,这些电能可供用电功率为 1000 kW 的小型工厂正常生产h。
  • 20.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Na2SO4 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BaCl2、HCl 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c 点沉淀的成分是
    2. (2) m=
  • 21. 观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 (1)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氧化铜先变成了亮红色,后又变成了黑色,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2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 40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了 1 m。已知拉力 F 为 250 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请写出一种提高此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 23. 自热火锅逐渐成为网红,主要因自热的功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其发热包主要成分是碳酸钠、铝粉、焦炭粉、生石灰等,注入冷水,就可以加热到 150 ℃以上,而蒸汽的温度即可达到 200 ℃,用来蒸煮食物。
    1. (1) 火锅中的食材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式使食材的内能增加。
    2. (2) 关于自热包的使用,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

      A.自热食品方便能节省燃料,应该大力提倡

      B.分析成分可知自热包使用后的物质溶于水应该是呈碱性的

      C.自热包使用后不含任何化学成分,可随意丢弃

      D.自热包使用剧烈膨胀可能引起小型爆炸,引起烫伤等事故

  • 24. 如图所示,用固定在竖直墙上的直角三角形支架 ABC 放置空调室外机,已知 AB 长 40 cm, BC 长 50 cm。室外机的质量为 30 kg,室外机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 AB 中点,则 A 处钉受到的水平拉力 F 为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从力学的角度分析,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4 小题,26 题(2)小题第 1 空 2 分,第 2 空 1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 36 分)
  • 25. 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但不能分解蛋白质;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但不能分解淀粉。小王根据此原理,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为了检测某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小王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应溶液,震荡摇匀后,放置在 37 ℃的温水中,半小时后,发现试管 2 的食物量明显减少。

    试管

    食物块/g

    淀粉酶溶液/mL

    蛋白酶溶液/mL

    1

    0.1

    4

    0

    2

    X

    0

    4

    实验二:小王认为,溶液的 pH 值越大,该食物的消化速度就越快。于是他选取了 5 支试管,加入的物质和试管 2 的完全相同,把这些试管分别放在不同的 pH 值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 (1) 实验一的方案中,X 应为
    2. (2) 实验二应控制相同的变量有
    3. (3) 根据图示数据分析小王的假设是否成立,实验结论是:
  • 26. 钛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小科同学对钛的活动性产生了好奇,通过资料查询得知,钛的活动性在铝和锌之间,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进行验证:取铝、钛、锌三种金属,再往图甲的实验装置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图乙为实验记录的氢气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 (1) 图甲中量筒的作用是
    2. (2) 本实验是通过来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图乙的三条曲线 a、b、c 代表钛的活动性的曲线是
    3. (3) 从变量控制的角度分析本实验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回答两点以上)。
  • 27. 小明观察发现家里轿车的前灯有好几组,且灯丝粗细不同,发光的亮度也不同,他猜想车灯的亮度可能与灯丝的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了模拟电路,并选择下列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L1“2.5V  1.25W”、L2“2.5V  0.5W”各一只,代替轿车前灯)、电流表、电压表等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按图甲连接电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观察并记录灯泡发光情况,填入表一。然后,小明按图丙所示设计连接电路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及现象如表二。

    表一

    灯泡L1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灯泡L2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0.6

    0.12

    不发光

    1.5

    0.12

    微亮

    0.8

    0.16

    微亮

    2.0

    0.16

    不很亮

    1.0

    0.20

    微亮

    2.5

    0.20

    较亮

    1.3

    不很亮

    3.25

    异常耀眼

    表二

    灯泡L1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灯泡L2

    粗细

    电压/V

    电流/A

    亮度

    1.0

    0.2

    微亮

    1.0

    0.08

    不发光

    1.5

    0.3

    不很亮

    1.5

    0.12

    微亮

    2.0

    0.4

    较亮

    2.0

    0.16

    不很亮

    2.5

    0.5

    明亮

    2.5

    0.20

    较亮

    1. (1) 将表一数据补充完整,电流示数如图乙所示,记为A,此时灯 L1 不很亮,L2 发光异常耀眼,试解释原因:
    2. (2) 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
  • 28.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查阅资料】a.硫酸钠溶液呈中性;b.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1. (1) 甲实验通过试管内液面上升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但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简要写出补充的实验:
    2. (2) 乙实验试管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3. (3) 丙实验观察到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上层溶液为无色。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 对丙实验试管中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二:硫酸钠。

      【设计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下列试剂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酚酞试剂 B . 氯化钡溶液 C . 氯化镁溶液 D . 石蕊溶液
四、解答题(本题 5 小题,第 29 题 14 分,第 30~32 题各 6 分,第 33 题 12 分,共 44 分)
  • 29. 如图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图中A、B、C、D 表示心脏的四个腔,其中D 是;①~⑦表示血管,血管⑦ 内的血液与⑥内的血液相比,减少的成分主要是。⑤内的血液比②内的血液成分增加的是
    2. (2) 人体通过生理过程 1,使气体a 进入肺,随后进入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心脏的(填字母)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3. (3) 淀粉消化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图中 4 表示某糖尿病病人小肠里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则该病人的一部分葡萄糖最终会通过(填序号)途径排出体外,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可能是
  • 30. 将一氧化碳气体通入装有 10 g 氧化铁粉末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为 7.6 g,求剩余物质中铁的质量。
  • 31. 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破冰船自身质量约为 10000 吨,雪龙号在普通海域最大航速为 10 m/s,在 1 m 厚冰层海域破冰最大航速为 3.6 km/h,所受阻力为 1.5×107 N,雪龙号在两种海域航行时,牵引力的功率相等,请你计算:

    1. (1) 雪龙号在 1 m 厚冰层海域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 20 min,克服阻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 (2) 雪龙号在普通海域以最大航速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大小是多少?
  • 32. 如图所示是调温型电熨斗的简化电路图,它的工作电压为 220 V。R1 和 R2 均为电熨斗底板中的加热元件,R2 的阻值为 61.6 Ω,只闭合S1 时为低温挡,电功率为 440 W.同时闭合 S1 和 S2 时为高温挡,试求:

    1. (1) 低温挡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
    2. (2) 电阻 R1 的阻值是多少?
    3. (3) 高温挡的电功率是多少?
  • 33. 往 200 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 pH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 (1) 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反应到c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3. (3) c→d 段溶液的 pH 大于 7 的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