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开学摸底考试试卷(全国卷)

更新时间:2021-10-29 浏览次数:79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资源的共同滋养。其中,“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其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又兼容了不同文化类型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才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而这一精神与“和而不同”共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也绝不希望用中国这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敦煌文化具有特殊的表达形态,主要因为敦煌曾处于古丝绸之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B . 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因为他们不认可“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 C .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另一种表达,此二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 . 自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世界上各种文明都可以借此来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背景下阐述“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 B . 文章通过与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的鲜明对比,论证了敦煌文化具有世界性这一特点。 C . 作者从敦煌文化的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具有“通而不统”特点的原因,并阐释了其特点。 D . 文章论述了“通而不统”与“和而不同”的异同,突出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敦煌文化形成于开放的文化环境,从而具有了世界性,说明越开放越能造就优秀的文化。 B . 有世界性特点的敦煌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它不属于中国文化的观点很偏狭。 C . 敦煌文化如果不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那么它就可能会被外来文明如佛教文化异化。 D . 相较于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作者认为兼具独立性和兼容性的敦煌文化更具国际比较意义。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

    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所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

    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等。

    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

    (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材料二:

    当NBA、CPI、GDP、 ATM等244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9月)

    材料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44条字母词,表明字母词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字母词是汉语和外语在语言接触当中产生的一种很自然的现象,人们外语水平的提高、外语热的影响、国际交流的需要等因素都促使字母词不断进入汉语词汇系统,一些典型的字母词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表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IT、DVD、CEO”等。

    不过,在当前我国公开的中文出版物、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外来语嵌入中文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广电总局于2010年对各广播影视机构下发了通知,提示各个部门,在非必要的情况下,非外语频道要尽量避免使用外语以及外语缩写词,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要在后面加上中文解释。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文字符号体系,我们应该保持它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此外,还有许多原本只在特定场合使用的字母词现在常常出现在媒体上,这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新闻媒体有喜欢使用宇母词的习惯,以“江苏TD网络正式建成开通”“安徽芜湖致力打造国内高端LED产业园”为标题,而其中“TD、LED”这些字母词无疑人为地在广大读者面前设置了一道语言屏障。所以,字母词固然有诸多优势,但我们在接纳它的同时也要对它的使用进行规范,避免滥用。

    (摘编自寇春娟《论字母词及其规范》)

    1.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 B . 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C . 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材料二则是对相关新闻的评论,力求反映现实生活。 D . 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接受的态度,认为有其合理性;材料三则持否定的态度,反对字母词的滥用。
    2.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通过严谨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表达则更有弹性,允许不同观点的提出。 B . 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特点进行分析,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展开分析,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C . 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而材料二和材料三选取论据更看重其是否贴近日常生活。 D . 材料一语言准确、逻辑严密,材料二、三的语言相对通俗,因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没有参考价值。
    3. (3) 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自身的发展有何影响?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合同

    [美国]罗伯特·伯顿·罗宾森

    我把车开进了“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的停车场。

    “你想好了吗,伙计?”我问。

    马克咧嘴笑了。“当然想好了。距离我上次献血已经有六十天了,我终于可以再去啦!”

    “你不觉得这地方有点儿让人瘆得慌吗?”

    “一点也没有啊,”马克说,“这种献血方式很好!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不是吗?这是在鼓励我们帮助自己的同胞。”

    “在帮助同胞的时候还琢磨着要赢一千块!”我说。

    “兄弟,你也可以来玩玩啊,先献一点儿血,然后再赢一点儿钱。赔率是一比五十,这可比一般的彩票好玩多了。上一次我从这里出来的时候,口袋里多了一千块。一千块现金。”

    办公桌后面的年轻女子对马克说:“先生,根据规定,我要问您这个问题:您是否已经完整、仔细地看过合同,而且理解您即将认可的那些条款?”

    “是的,我认可。”马克说。

    “那请您在这里签字就行了

    马克拿起电子笔,在平板电脑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托尼,他可以进去了。”

    “请这边走,两位先生。”托尼领着我们走进一个大约三米见方的房间。

    马克在真皮躺椅上坐了下来。

    托尼将游戏机移过来,在马克前面摆好。

    马克立即按了一下“开始”,但游戏机上什么动静也没有。

    “等一会儿,”托尼说,“我们首先要把你身上的管子接好才行。”

    “哦,对呀。”

    托尼在马克手臂上扎了一根针,用胶布固定好。躺椅旁边有一台看上去很沉的机器,机身上贴着“有限抽血电子设备”标签。托尼在机器上按了几下按钮。

    “好啦,马克,都给你弄好了。你每按一下‘开始’,就会获得一次中奖的机会,同时也捐出了一盎司的血。”

    “知道啦,”马克说,“谢谢。”他按了“开始”,游戏机屏幕上的三个转盘亮了,继而开始旋转。“加油!加油!我要中一千块的大奖!快!快!”

    第一只转盘停在了“猫”的图案上,第二只转盘也停在了“猫”的图案上。

    “太棒了,伙计!”马克说,“来了!”

    第三只转盘停在了“狗”的图案上。

    “他妈的!”马克说,“差一点就中奖了!”

    “有限抽血电子设备”嗡嗡地响着。根据机器上的读数,它刚刚从马克的手臂上抽了一盎司的血。

    “没事儿,”马克说,“我真的觉得我运气很好。”他又按了“开始”。

    这次是两条“狗”,一只“猫”。

    我站了起来。“好啦,马克,该收手了。”

    “不,不,还不到时候呢。我好几回都快赢了。我在血管里都能感觉到我的好运就快到了。”

    “哎,那是你的血——你的血正从血管里流走。你看,马克,”我指着“有限抽血电子设备”上的读数说,“你已经捐了五十盎司啦,伙计。”

    “但我感觉挺好啊。”

    “嗯,你的脸色不太好。”

    “我就要赢了,再试几回吧。”

    他按了“开始”,大喊道:“来吧!”

    我在一旁不停地劝他别玩了,但没用。

    这时,马克不作声了。我看了一眼读数:六十八盎司。已经超过四个献血单位啦!

    “马克?”

    他没有动弹。

    “马克,醒醒!”

    还是没有动弹。

    我连忙跑到门口。门锁上了。我用力拍门。“来人啊,救命!”

    很快托尼就打开门进来了。

    托尼按了一下墙上的按钮。“我在十二号房间,需要担架床。”

    我站到托尼跟前,盯着他问:“你们想把他带到哪里去?”

    “请向后退,先生。我们只是在按照合同上的条款办事。”

    “合同条款?什么条款?”

    两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男子推着担架床走了进来。

    “请后退,先生。”一名男子说。他们一起动手,将马克抬到了担架床上。

    我尖声说:“我要求你们必须现在告诉我,你们准备对我朋友干什么。”

    一名男子从担架床旁边挂着的塑料袋里掏出一只信封递给我。“你自己看合同上的条款吧。”

    我打开信封,扫视着马克签的那份合同。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如果献血者失去知觉,本合同的第三部分立即生效。

    我赶忙找到合同的第三部分。

    我,献血者,同意将我全部的身体捐献给“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该公司可以全权处理捐赠者的身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该身体的可用器官将被采摘下来,在公开的市场上出售……

    我飞快地朝我的汽车跑去。

    我跳上车,疯狂地逃离了那里。我没有时间系安全带。我冲出了停车场,却又一头撞在了一辆路过的垃圾车上。

    两天后,我从头到脚缠满了绷带,在一家医院的病房中醒来。

    一名护士满面春风地走了进来。“啊,太棒了!您醒了!”

    “现在别急着说话,您的喉部在事故中受伤了。”

    她走到病房里的桌子旁,指着上面摆放着的一束美丽的鲜花。

    “您看见了吗?多漂亮的鲜花啊!”

    我想点头,结果只有眉毛动了动。

    她打开花束上的卡片。“好像是一张信用卡,卡上写着:您可以来‘献血+玩彩票有限公司’,前面十次摇奖免费!”

    我浑身剧烈颤抖起来。

    “先生!先生!您没事儿吧?”

    不!我有事儿!

    一切像潮水般涌上心头。

    我的朋友马克。

    彩票游戏。

    “有限抽血电子设备”。

    担架床。

    还有——

    那份合同!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轻率地在合同上签字,一拿到游戏机就立即按了一下“开始”,马克的动作表明他已经被赢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后面失去控制是理所当然。 B . 小说中“我”的紧张疑心和马克的满不在乎构成了鲜明对比,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也突出了小说警示人们不可轻信的主旨。 C . 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写人,读者仅能看到“我”视野之内的事物,这就制造了悬念,同时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也更为亲切自然真实。 D . “合同”既是小说的题目,又是贯穿小说的线索,它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有利于揭示主旨。
    2. (2) 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3. (3) 这篇小说“虚拟”与“现实”交织,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这一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谔,字士恢,赵郡人也。好学,解属文。仕齐为中书舍人,有口辩,每接对陈使。周武帝平齐,拜天官都上士。谔见高祖有奇表,深自结纳。及高祖为丞相,甚见亲待,访以得失。于时兵革屡动,国用虚耗,谔上《重谷论》以讽焉。高祖深纳之。及受禅,历比部、考功二曹侍郎,赐爵。谔性公方,明达世务,为时论所推。上谓群臣曰:“朕昔为大司马,荷重任,每求外职。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赐物二千段。

    谔见礼教凋弊,公卿薨亡,其爱妾侍婢,子孙辄嫁卖之,遂成风俗。谔上书曰:“臣闻追远慎终,民德归厚,三年无改,方称为孝。如闻朝臣之内,有父祖亡没,日月未久,子孙无赖,便分其妓妾,嫁卖取财,有一于兹,实损风化。复有朝廷重臣,位望通贵,平生交旧,情若弟兄。及其亡没,杳同行路,朝闻其死,夕规其妾,方便求娉,以得为限。 五品以上妻妾不得改醮,始于此也。

    谔又以属文之家,体尚轻薄,递相师效,流宕忘反,于是上书。上以谔前后所奏颁示天下,四海靡然向风,深革其弊。谔在职数年,务存大体,不尚严猛,由是无刚謇之誉,而潜有匡正多矣。

    邳公苏威以临道店舍,乃求利之徒,曷若明告天下,事业污杂,非敦本之义。遂奏高祖,约遣归农,有愿依旧者,所在州县录附市籍,仍撤毁旧店,并令远道,限以时日。正值冬寒,莫敢陈诉。谔因别使,见其如此,以为四民有业,各附所安。逆旅之与旗亭,自古非同一概,即附市籍,于理不可。且行旅之所依托,岂容一朝而废,徒为劳扰,于事非宜,遂专决之,并令依旧。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以年老,出拜通州刺史,甚有惠政,民夷悦服。后三岁,卒官。     

    (选自《隋书∙李谔传》,有删节)

    1. (1) 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B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C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D . 无廉耻之心/弃友朋之义/且居家理治/可移于官/既不正私/何能赞务/上览而嘉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字,又称表字,是另取的一个与本名意思有某种关系的别名。在我国古代,男女都可有表字。 B .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 . 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D . 诸侯死称薨,天子死称崩,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称死。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鄂喜欢学习,善写文章。曾在北齐担任中书舍人,经常接待和应对陈朝的使者。曾写作《重谷论》讽刺国家耗竭财用。 B . 李谔重视礼教,讲究孝道。他反对公卿子孙嫁卖祖父、父亲死后留下的妓妾奴婢获取钱财的行为。 C . 李谔注重文风,为官有功。针对当时轻薄之风,他先后上奏,建议革除文风之弊。四海之内,闻风仰慕。 D . 李鄂体察民情,造福百姓。苏威撤除毁掉路边的旅店,李鄂认为这种做法不合道理,只能徒然造成骚扰烦劳,让路边的旅店依然保留。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李谔陈十二策,苦劝不许,庶于国事有济。今此事业,谔之力也。

      ②使还朝阙,然后奏闻。高祖善之曰:“体国之臣,当如此矣。”

  • 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片前两句直抒怨情,后两句借物喻情,篆香形状回环如篆,恰如人的回肠百转。 B . 古人鸿雁传书,下片写独倚高楼的女子读着远人的书信,字字句句,触目成愁。 C .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这长敛的黛蛾,却是任凭春风吹拂,也不能使它舒展,足见愁恨的深重。 D . 全词出语凝重,显出沉郁顿挫的风格,读来愁肠百结,抑扬分明,有强烈的起伏跌宕之感。
    2. (2)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展现周瑜指挥若定、轻松胜敌的风采。
    2. (2) 中国传统文化对积累十分重视,并用行路来加以形象化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
    3. (3)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___________,维护国家安全是国际法赋予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世界上许多主权国家都有国安法,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常态。筑牢织密香港___________国家安全的防线,国家层面立法迈出了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外界看来,国家经月余努力推出港区国安法,堪称高效。但从历史的维度看,这条国安立法之路,香港整整跑了23年的马拉松。国家主导下的港区国安法利剑出鞘,无疑是___________的有效之举。对于被外在___________、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群体,以及对“一国两制”存在困惑或者误读的香港社会,港区国安法起到了活血化瘀的功效。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以法治为遵循、以完全为保障,香港一定能变乱为治,续写繁荣与辉煌。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俾众周知     维持     悬崖勒马     裹挟 B . 众所周知     维护     亡羊补牢     裹挟 C . 众所周知     维持     悬崖勒马     裹胁 D . 俾众周知     维护     亡羊补牢     裹胁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B .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C . 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有力推动香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也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 D . 通过这部法律的实施,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提供了强大支撑,不仅将成为香港居民权利和自由的坚实保障,也将有力推动香港重回正轨、重新出发。
    3. (3)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意。 B . 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 .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 .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 8. 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棉花按纤维的长短,。我国除了新疆之外,其它地区产的棉花均为细绒棉。经相关检测,新疆长绒棉的各项指标都远高于国家标准。尤其是吐鲁番所产的棉花,不仅,较一般的细绒棉多1000余米/克,而且洁白、光亮、有弹性。采用新疆长绒棉生产出的纯棉毛巾,质地柔软,色彩鲜艳,吸水性好。其品质远优于其他普通细绒棉毛巾。据统计,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达516.1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87.3%,目前新疆农民纯收入的30%来自棉花产业。因此,别有用心之人对新疆棉花的抹黑是一场针对新疆的"非传统战争"是要让新疆失去经济造血能力,威胁新疆乃至

  • 9. 根据以下文字,请给“非虚构散文”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0个字。

        产生于新世纪的“非虚构散文”是一种新的写作形态。长篇“非虚构”散文《大地上的亲人》从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叙述三个村庄亲人真实而复杂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处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命运和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但是有一些打着“非虚构写作”旗号的作品,缺乏散文文体应有的优美语言、修辞、文气、情采、格调、氛围,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从嘉兴南湖的开天辟地,到天安门城楼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后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远大理想,铸就民族辉煌。2003年“非典”肆虐,2008年汶川地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一次次灾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屈不挠,终能力挽狂澜。从“人民功臣”到“人民公仆”,退役老兵张富清深藏功名,无言奉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为了国家需要,不计个人得失,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钟扬,不畏艰险,跋山涉水,为人类储存下绵延后世的植物基因宝藏……一个个共产党人恪尽职守,成为民族脊梁。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校团委举行“坚定信念,开创未来”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