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植物的蒸腾作用

更新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6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赤峰) 以下农业生产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种植高粱要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 . 收获的粮食入仓前晒干——抑制呼吸作用 C . 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D . 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促进呼吸作用
  • 2. (2021·营口) 苹果树在结果期间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  )
    A . 提高结实率 B . 光合作用 C . 呼吸作用 D . 蒸腾作用
  • 3. (2021·北京)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水可以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 B . 蒸腾作用为水和无机盐运输提供动力 C . 蒸腾作用有助于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D . 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蒸腾速率是相同的
  • 4. (2021·太原) 下列各种生产实践活动中,与植物蒸腾作用有关的是( )
    A . 中耕松土、及时排涝 B . 冬天在蔬菜大棚内燃烧煤球 C .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 D .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叶片
  • 5. (2021·太原) 在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时,应从多次切割所得到的薄片中选取( )
    A . 最大的一片 B . 最整齐的一片 C . 最薄的一片 D . 颜色最深的一片
  • 6. (2021·海南) 下图是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示意图(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 光照 B . 叶片 C . 温度 D . 湿度
  • 7. (2021·阜新)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 . B . C . D .
  • 8. (2021·晋中) 取同一植物相似的两个枝条,按如图所示进行处理。放在阳光下3-4小时后,观察到只有甲装置的塑料袋内表面布满水珠。这一实验说明(    )

    A . 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B . 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C . 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茎 D . 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
  • 9. (2021·贺州) 某天早晨,生物科代表在交作业时,惊奇的发现老师办公室桌面上的绿萝每片叶的叶尖都挂着一粒小水珠,他很好奇这些小水珠是如何产生的?请你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
    A . 绿萝通过呼吸作用吸收的 B . 小水珠的形成可能与绿萝的蒸腾作用及空气湿度有关 C . 绿萝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 D . 小水珠的形成与绿萝无关,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 10. (2021·资阳) 2020年资阳市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文明城市,在此过程中为给中心城区佩戴“绿色项链”种植了大量树木。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因主要是( )
    A .  增强树木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其成活 B . 移栽时往往需要去掉一 部分枝叶, 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C . 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且尽量在阴天或傍晚的时候移栽 D . 有利于运输和移栽树木,提高工人工作效率
  • 11. (2021·广东) 关于树木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蒸腾作用 B . 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根 C . “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提供无机盐 D . 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光合作用
  • 12. (2021·云南) 某市为绿化美化环境,在市中心公园移栽了一些树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移栽时根部带一个土坨有利于保护根毛 B . 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 C . 阴天移栽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 D . 移栽后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 13. (2021·新疆) 小红在观察叶片结构实验时,制作了叶片横切面的(    )
    A . 临时切片 B . 永久切片 C . 临时装片 D . 涂片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 17. (2021·江津)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图一示实验装置,图二示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三示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中澄清石灰水(选填“变浑浊”或“不变”)。若将两个塑料袋中的叶片摘下进行脱色、漂洗再滴加碘液检测,会变蓝的是(选填“透明”或“黑色”)塑料袋中的叶片。
    2. (2) 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主要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填结构名称)散失的。该结构是通过(填结构名称)来控制开闭。这个过程叫做
    3. (3) 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C的强度大于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有种。
  • 18. (2021·娄底)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为了解叶片上气孔的分布情况,请你完成探究过程。(提供电子秤、凡士林、新鲜枝条、试管、清水、植物油)
    1. (1) 提出问题:
    2. (2) 做出假设:
    3. (3) 设计实验:①取4支同一植物相同的新鲜枝条,将它们分别插入4支相同大小盛有等量清水的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BCD。在试管中滴加植物油,让油滴铺满水面;②对叶片进行处理:;③将 4 个装置称重后,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再称重,计算重量减少值分别为abcd。
    4. (4) 预期结果:
    5. (5) 实际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
  • 19. (2021·湘潭) 某校生物兴趣社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一氧平衡中的作用,在老师的带领下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图三表示该装置内植物叶肉细胞中的某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作答:

    1. (1) 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
    2. (2) 图三中丙代表氧气,则甲代表的能量转换器是(填细胞结构)。
    3. (3) 若图三中数字④和⑥所示的生理活动不发生时,对应的是图二曲线中的 段(填图中字母)。
    4. (4) 分析图二,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点(填图中字母)。
    5. (5) 若想利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则应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20. (2021·北部湾)  2020年是我国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帮助农户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农技专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及指导。如图A、B、C表示某植株叶片中三个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农作物栽种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农技专家建议多施用农家肥,以提供植株生长所需的 (填“无机盐”或“有机物”),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2) 图中B过程表示农作物的 作用,A过程进行的场所是
    3. (3) 在农业生产中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阴雨天,这是为了减弱 作用,从而提高移栽幼苗的成活率。
    4. (4) 为了探究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植株平均分成3组,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株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组

      1组

      2组

      3组

      实验处理

      相对湿度(%)

      17

      27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①从上述实验可以得知: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②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要提高该农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四、综合题
  • 21. (2021·赤峰) 袁隆平院士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并不断创造出水稻高产记录。目前,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多万公顷,赤峰市很多地区也在种植水稻。下图表示水稻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 (1) 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描述的是图一水稻的C作用。请写出该作用的反应式
    2. (2) 图二是某生物小组探究“水稻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请将图中的操作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 (3) 水稻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A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循环。
    4. (4) 遇到涝害时要及时给稻田排水,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在护绿、低碳上应该做些什么?。(回答一条即可)
  • 22. (2021·贵州) 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下图中A-D表示物质,①~⑤表示结构;乙是甲部分结构的放大,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提示:[    ]中填写字母或序号)

    1. (1) 写出下列各标号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C],[①],[③]
    2. (2) 图甲若表示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则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除了[B]水外,还要[]
    3. (3) 图乙中,表示气孔结构的是[]。
    4. (4) 在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23. (2021·长沙) 某兴趣小组利用移液管、吸管和矿泉水瓶设计了一个简易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用于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1. (1) 本实验使用了若干海桐枝条,这些枝条应长势一致,相同。根据图乙实验设计可知,起对照作用的是第组(填序号)。
    2. (2) 分析①、②、③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风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
    3. (3) 分析①、④、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4. (2021·张家界)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监控系统对大棚内的水分、二氧化碳、温度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甲图是二氧化碳发生器(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一种仪器),乙图表示大棚内某蔬菜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丙表是该蔬菜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的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2.35

    1. (1) 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
    2. (2) 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图乙的理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 . 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 . BC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 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D . AB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3. (3) 分析丙表可得出,温度控制在℃时,该蔬菜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4. (4) 请你运用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帮助农民提出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写两点即可)。
  • 25. (2021·聊城) 夏日炎炎,新鲜的西瓜是最受大家喜欢的降暑佳品,但正常培育西瓜的上市时间较晚且季节性较强。为了满足人们对西瓜的消费需求,瓜农会在大棚中种植西瓜。某生物兴趣小组对密闭大棚中的西瓜种植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并绘制了如下图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图为西瓜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叶片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叶片进行气体吸收和释放的结构是[,此结构同时也是叶片进行作用的“门户”。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由图中[运输至果实储存,该结构同时还可以运输
    2. (2) 乙图为密闭大棚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一昼夜变化曲线。由图分析可知:12时至18时,西瓜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示的24小时内,西瓜植株中有机物积累量在时左右最多,24时比0时的西瓜植株内有机物量
    3. (3) 丙图为夜间密闭大棚在不同温度下,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由曲线分析可知:若要进一步促进西瓜生长,可以在夜间采取的措施。
  • 26. (2021·恩施) 下图为植物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作答:
    1. (1) 图中数字代表绿色植物进行的主要生理活动,白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填图中序号)。其中,过程③能促进根部对的吸收和运输。
    2. (2) 中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即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相等。这个目标的实现,“是取决于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升级产业;二是要植树造林,修复生态,促进(填序号)表示的生理过程,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
    3. (3) 洞庭湖“碧螺春”名茶产区,茶农创造茶树与果树套种法,“茶沁花香、果窨茶味”,果、茶品质双双提升。生长在同块土地上的果树和茶树的种间关系是。小聪同学在研学中发现,周边的葡萄园、李子园等行间都长满了杂草,整理了如下研学笔记:①草与果树争水争肥;②果树为多年生、杂草多为一年生植物;③除草需消耗人力或喷洒除草制;④草死亡后可转化为有机肥;⑤杂草如被子覆于地面,避免土地裸露,能保持土壤水分;⑥杂草能避免果园物种单一。

      请你综合考量,是否拔除果园中的杂草?  。 ( 是/否)

    4. (4) 果农使用嫁接方法对李树进行改造,接穗为:果皮红色、基因型Aa;砧木为:果皮绿色、基因型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果枝自花传粉,李子成熟后随机抽查一个, 其果皮颜色是, 种子内胚芽基因型为
  • 27. (2021·昆明) 云南山茶花即滇山茶,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1983年被定为昆明市市花。与云南山茶花同属于山茶属的茶原产于中国,是最具世界性经济意义的作物之一,曾为“茶马古道文明”增姿添彩。如图①~③表示发生在云南山茶花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云南山茶花以花大繁茂、花色绚丽、品种多等观赏特性闻名于世,构建其花朵的有机物通过图中过程(填序号) 制造。
    2. (2) 云南山茶花不仅美化生活,还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在“碳中和”(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平衡)中发挥作用;云南山茶花还可通过[①]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3. (3) 茶通过(填名称)作用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为其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生产上为了保证此生理过程正常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有(答出1点即可)。
  • 28. (2021·广安) 西红柿因色彩鲜艳、酸甜可口而深受大家喜爱,是大棚种植有机蔬菜的首选品种。图一为西红柿生活史图;图二为夏季晴朗的一天,西红柿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图三为西红柿叶片进行的部分生理活动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一中,A发育成B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番茄酱是同学们喜爱的食品,它主要是用西红柿果肉做成的,西红柿果肉是由G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成。
    2. (2) 由图二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填字母)点开始的。
    3. (3) 结合图三,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建议:,以增强西红柿植株的生理过程A,从而提高产量。
    4. (4) 西红柿植株的叶片在烈日炎炎下未被灼伤,主要是因为其叶片进行的能使其有效地散热。
  • 29. (2021·衡阳) 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俗话说“种豆肥田”,为什么种植豆科植物能提高土壤肥力?
    2. (2) “食不言,寝不语”,为什么吃饭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
    3. (3)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好乘凉”的原因是
    4. (4) 青蛙是许多农业害虫的天敌,是庄稼的卫士。目前青蛙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请分析青蛙数量减少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 30. (2021·武威) 武威市民勤县日光充足,盛产“黄河蜜”,是闻名全国的瓜乡。下图A是黄河蜜的果实,图B是黄河蜜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 (1) 黄河蜜的果实属于器官。
    2. (2) 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通过[⑤]进入叶片内部,在叶肉细胞中合成有机物,释放
    3. (3) [①]和[④]合称为
    4. (4) [②]和[③]中,含有叶绿体较多的是[](填序号)。
    5. (5) 黄河蜜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的绝大部分水分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
  • 31. (2021·新疆) 图A、B、C表示植物生命活动过程,D表示遮光处理的叶片,请分析回答问题。

    1. (1) A过程表示作用,此过程在细胞的中进行。
    2. (2) B过程表示作用,此过程是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区。
    3. (3) C过程发生不可缺少的条件是。通过检验D叶片淀粉生成的情况,请你预测变蓝的是部位。(遮光或未遮光)
  • 32. (2021·泰安) 图1是被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运输方向,代码Ⅰ、Ⅱ、Ⅲ、Ⅳ表示物质,字母A、B、C、D表示结构。图2是甲、乙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在某一时间段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 (1) 图1中Ⅰ、Ⅳ表示的物质分别是,A、B表示的结构分别是,结构C中进行的能量转换是
    2. (2) 图2中6:00~20:00时间段,甲、乙两种植物合成图1中物质Ⅲ较多的是。乙植物在12:00左右光合速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为降低 ,D关闭,物质Ⅱ不能进入叶片造成的。图2中甲、乙两种植物叶片在16:00的光合速率关系是
    3. (3) 在一定浓度的物质Ⅱ和恒定温度条件下,把甲植物的叶片置于恒定光照条件下14小时,光合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合成a毫克物质Ⅲ,其余10小时置于黑暗中。已知叶片的平均呼吸速率为每小时每平方厘米叶面积分解b毫克物质Ⅲ,则甲植物在上述24小时内每平方厘米叶面积积累物质Ⅲ毫克(用算式表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