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期初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27 浏览次数:5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所记青铜合金成分表,据材料可知当时(    )

    类别

    原文

    铜%

    锡%

    钟鼎之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6/7

    1/7

    85.71

    14.29

    斧斤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5/6

    1/6

    83.33

    16.67

    戈戢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

    4/5

    1/5

    80.00

    20.00

    大刃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

    3/4

    1/4

    75.00

    25.00

    削杀之矢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

    5/7

    2/7

    71.43

    28.57

    鉴燧之齐

    金锡半

    1/2

    1/2

    50.00

    50.00

    A . 中国金属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 . 青铜制造是最重要的手工业行业 C . 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 . “工商食官”政策受到重大冲击
  • 2. 汉代官吏任用,有一限制,地方长官定要由中央派,太守如是,县令也如是。但郡县掾属,必得本地人充当。不过辟用掾属的权,则在长官手里,这叫做“辟署”。材料表明了(    )
    A .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B .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 分权制衡,中央权力至上 D . 权力分割,中央地方配合
  • 3.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主张“人为天地之灵秀”,人要不断的修养自己,有所作为;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这一思想(    )
    A . 继承发展了西方的人文主义 B . 凸显了人的价值和作用 C . 推动了儒学的哲学化思辨化 D . 重建新的儒学价值体系
  • 4. 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精通各种理论知识,多年实践经验使他发现古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记载存在许多矛盾或错误,历经42年的探索和实践,他完成了巨著《医林改错》。材料反映了(    )
    A . 古代医书的价值值得商榷 B . 中医发展受制于当时的环境 C . 医学研究应重实践轻理论 D . 置疑精神推动传统医学发展
  • 5. 1864年,总理衙门刊印丁韪良译著的《万国律例》。是年普鲁士与丹麦战争,普鲁士兵船在大沽口扣留丹麦商船,总署援引该书,责其侵犯中国领海,普使认错。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司法主权进一步丧失 B . 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C . 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 D .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6. 1919年,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阐释空谈主义的危险性。李大钊则针对胡适“少谈些主义”的主张明确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如果不宣传主义,没有多数人参加,不管你怎样研究,社会问题永远也没有解决的希望。”问题与主义之争(    )
    A .   导致新文化运动阵营分裂 B . 奠定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C . 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 . 指明未来中国发展之路
  • 7. (2021高一下·定远月考) 1933年,日本向中国东北进行移民,移民低价在中国购买土地并进行垦荒。1936年日本军部又提出20年内向伪满洲国移民百万户的计划,并对移民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日本移民的根本目的是(   )
    A .   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B . 输出国内过剩人口 C . 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D . 长期殖民东北地区
  • 8. 1981年的中国没有一部法典能避免那种绝大部分投入的资金由国家分配而不是由市场自由获得的经济体制的不确定性。可是,香港对大陆的直接投资却是最多的,而且其投资主要投向是广东省。这反映了中国当时(    )
    A .  对外开放的进步性 B . 法治化建设的必要性 C . 血缘文化认同的稳定性 D . “引进来”政策的优越性
  • 9. 393年,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随后,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废止奥运会;426年,狄奥多西二世以基督教的名义,放火烧毁了奥林匹克的部分建筑。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体育竞争导致罗马帝国分裂 B . 奥运理念与基督教教旨相悖 C . 社会矛盾尖锐致使难以举办 D . 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政治冲击
  • 10. 1830年,英国曼斯菲尔德伯爵在反对圈占汉普斯特德荒野的议案时说,它作为“城市之肺”之一,对伦敦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最终该议案因牺牲公众利益而被挫败。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 .   贵族操纵政治生活 B . 城市理念发生变化 C .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D . 城市发展空间受限
  • 11. 1793年,卢浮宫正式作为法国国家博物馆对公民开放,开放之初,里面的藏品多以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为主,如《网球场宣言》、《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这反映了(    )
    A .   卢浮宫成为新国家对外宣传的工具 B . 巴黎公社革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C . 公民权利观念和共和意识逐渐增强 D . 启蒙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12. 核武器是威慑武器,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核大国与核小国的区别,而信息技术如同核技术一样,在国际社会中具有“均衡器”的作用。据此可知,新科技革命(    )
    A . 消除了世界性大战的爆发 B . 改变了各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C . 推动了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D .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民法直接来源于明代民法,继承了唐宋以来民事法律规范与民事诉讼中的若干制度。民法散见于《大清律例》、《大清会典》、《户部则例》、《六部则例》及其它法规。清代民法中,不仅雇工、佃户、手工业者、商人都具有较完整的民事权利,即使改变身份的贱民也作为主体参加民事活动,这是清朝以前所不曾有的。清代民法一方面沿袭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注意维护封建的家族主义,作为族内法的家法族规,成为国法的重要补充。

    ——摘编自张晋藩《清代民法综论》

    材料二:中国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康有为提出建立法制局,他认为,外国人在中国自治其民,不受中国法律约束,“实为非常国耻”。光绪三十三年(1907)命参酌外国法律制定民律,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分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共三十七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1979年,我国再次起草民法典,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法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民法典制定的原因。
    3. (3)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制定民法典的启示。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大世界历史事件的两种观点,约公元500—1900年(节选)

    欧洲中心论

    反欧洲中心论

    600—1000年

    欧洲开创了中世纪的农业革命。

    公元前400—公元500年

    中国开创了诸多技术发明,促进了欧洲18、19世纪的农业革命。

    约1000年

    意大利人开创了远距离贸易及早期资本主义,意大利成为全球主导力量。

    约800年

    意大利人加入了亚非主导的全球经济。东方全球化导致了“东方”“资源组合”的传播,从而促进了落后西方的发展。

    1434年

    中国从世界退出留下的真空很快被优越的西方填补。

    1434—1800/1839年

    中国保持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和生产国的优越地位,能够抵御西方的侵入以及支配欧洲商人。

    1455年

    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

    1040/1403年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1040);朝鲜人首先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1403)。

    1492年后

    欧洲的“大发现时代”和早期西方全球化的出现。

    约500—1500/1800年

    亚非的“大发现时代”;东方缔造并维持全球经济(以及主导了东方全球化),中国选择不实行帝国主义。

    1700—1850

    英国工业化是内部的或自生变革的成功。

    1700—1850年

    “非欧洲世界”(特别是非洲)为英国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后者对其诸多资源的搜取和剥削。

    19世纪20年代

    英国扭转了对中国的贸易赤字。

    19世纪20年代

    英国只是通过向中国推销鸦片才扭转了贸易赤字。

    1839—1858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以武力打开并挽救了中国落后的经济。

    约850—1911年

    中国保持对世界贸易的开放,并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西方文明的东方源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基本税制: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建立以前,国民党反动派制定的苛捐杂税达数百种之多。毛泽东认识到必须废除国民党税收旧制,建立苏维埃政权领导的税收制度。因此首先提出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建立统一累进税制的思想。

    (二)根本原则:毛泽东在领导中央苏区税收建设中,坚持对剥削富裕阶级征收重税,对劳苦群众阶层减免税收的原则,将纳税重担放在剥削阶级和富裕者身上,这种按阶级区别征税的思想在中央苏区的农业税中体现尤为突出。

    (三)主要职能:随着革命战争不断深入,军政人员的扩大,苏区财政供给日渐困难。1933年,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和经济包围,临时中央颁布《关税条例》、《关税税率表》、《关税征收细则》,根据苏区需要的程度,对进出口货物按不同的税率征收关税。关税制度的建立有效调剂了苏区的物质供需,对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保证军民的物质供应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苏区开展对敌斗争的重要工具。通过一系列税收工作,1934年中央苏区税收收入已占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成为苏区最主要的财政来源之一,为巩固红色政权和战争胜利提供了财力保证。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税收思想基本内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税收思想体现的特点与原则。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税收思想的重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