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本溪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1-09-29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壶长期烧水内壁上出现水垢 B .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 .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D . 绿色植物叶片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微粒
  • 2. 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Ag B . C . Cl D . 2C
  • 3.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B . 化学变化一定有明显的现象 C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D .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 4.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A . 硫酸铜 B . C . 二氧化碳 D . 空气
  •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 .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质量的 D .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 6.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产生的废液应倒入指定的容器内 B . 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C .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需垫石棉网 D .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先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 7. 小江用量筒量取液体,初次读数时仰视读数,读数为12mL,加入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读数为20mL,则实际加入量筒内的液体体积(   )
    A . 小于8mL B . 等于8mL C . 大于8mL D . 无法确定
  • 8. 如图为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钨原子的中子数为74 B . 钨的元素符号为W C . 钨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9. 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 . 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之和等于零 C . 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D .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 10. 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NO B . C . D .
  • 11. 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在银河系内发现了9颗中子星。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以下对中子星和中子的猜想错误的是(   )
    A . 中子星不显电性 B . 中子星上存在丰富的氢离子 C . 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 D . 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
  • 12.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类别观: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B . 元素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C . 微粒观: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 . 变化观: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 13. 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下列设想有可能通过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的(   )
    A . 将空气中的氦气分解生产氢气 B . 使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 C . 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生产氢气 D . 使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完全分解产生的氧气变多
  • 14.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或现象

    解释

    A

    给气球吹气,气球变大

    分子间隔变大

    B

    夏天钢轨间缝隙减小

    铁原子间隔变小

    C

    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2016九上·黄石期中) 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几乎不含(  )
    A . 氧元素 B . 氧分子 C . 氧原子 D . 氢分子
二、填空题
  • 16.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氦气;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个铵根离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 (2) 请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 17.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 (1)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向水中加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2) 家庭使用的直饮机采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
    3. (3) 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治水体污染的是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 (4) 请你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提出一条节水的实例
  • 18.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 (1) 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 张青莲

      B 门捷列夫

      C 拉瓦锡

    2. (2)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该周期共有种非金属元素;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上述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相同。

    3. (3) 图1为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图2表示的微粒中共有种元素,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1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防疫期间,我们要经常测量体温。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温度计内水银会上升的原因是
    2. (2)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是因为氮气
    3. (3) 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氧化物

    4. (4) 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可以用检验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以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20. 在宏观 微观 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一氧化碳燃烧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所示:

    依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 (2) 该反应前后未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3. (3) 甲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 21. 请根据有关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 (1)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要用酒精灯外焰,理由是
    2. (2)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 (3) 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导致的后果是
  • 22. 如图是初中常见的实验操作。

    1. (1) 图A实验中,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2. (2) 图B实验中有一处不正确,请改正:。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其原因可能是
  • 23. 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探究分子运动现象”(如图1)的实验后,查阅资料得知,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越小,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同学们用Y形管或Y形导管设计并完成了图2和图3所示实验。

    1. (1) 图2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可以证明具有挥发性。图2实验与图1实验对比,其优点是(答一点即可)。
    2. (2) 图3中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可观察到(填“a”或“b”)管中的滤纸条先变色,其原因是
三、综合题
  • 24. 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由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表示相邻的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B、C均为无色液体,D、E均为黑色固体且E常用作燃料;A为气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名称是
    2. (2) B→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C→A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 (3) E在A中燃烧的现象是
  • 25.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b
    2. (2) 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选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依据是
    3. (3) 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用D装置收集氢气,当观察到时证明氢气已集满。
四、计算题
  • 26. 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种钛原子的质量为7.951×10-26kg,则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保留整数);钛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则其核内中子数为;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等质量的金属钛和金属镁含有原子的数目关系:钛镁(填“>”或“=”或“<”)。
  • 27. 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人们经常使用75%乙醇溶液来进行消毒。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 (2) 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计算结果保留0.1%)。
    3. (3) 184g乙醇含有的碳元素与g二氧化碳含有的碳元素质量相等(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