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1-10-15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角神

    中国古典方形木构建筑檐下四角,或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往往设置力士、神兽负重的形象,谓之“角神”或“扛坐神”。角神姿态多作奋力托举状,有双臂并举者,有以肩扛顶者,仿佛千钧之重集于一身。它既有支撑屋宇或台座结构的作用,又是传统建筑中少见的具象写实构件之一,兼具功能性与审美性,殊有意趣。

    角神表现千钧之力聚集于四隅的设计手法,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以四柱支起屋顶的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正所谓“四隅之阿,四柱复屋”。同时,角神的产生又与中国古典神话不无关系。《全后汉文》言:“四岳阿鲧,绩用不成。”“岳阿”即四极之山,战国铜镜多有四山的形象,可能描绘了四山对天盖的支撑。又如临淄齐墓出土漆盘与长沙楚墓出土帛书图形的四角都绘有四颗树,当代表古代神话中的神树。对角隅支撑物的特别关注,是促成建筑“角神”出现的重要因素。

    较早的角神实例见于洛阳金村东周天子陵出土的器物中,将器脚设计为神人、神兽托举造型。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钱瓦当上描绘了当时屋宇的简化图形,屋檐下有一托举屋盖的人形,双臂上举,可谓建筑角神的直接实例。由此可知,作为承重功能的艺术化表达,神兽或力士形象的角神已出现在战国建筑之上。另外,角神的设置还与汉代流行的以神兽“坐镇”空间四角的习俗意蕴相通。彼时人尚席居,室中铺筵席以坐,为避免滑动,席的四角往往以重物压住,今谓之“席镇”。

    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亦设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形象。汉末三国时期,建筑角隅设置神兽的做法可见于南京上坊、安徽当涂两处东吴大墓。南北朝时期表现“托举”功能的力士、神兽造型也有若干实例留存至今。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石棺床床脚部雕刻有力士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件北朝石椁则以浮雕形式表现了屋形石椁四角侍立的武士,浮雕武士本身虽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却表现了建筑空间功能上的镇守意义,虽无角神之形体,却有角神之意蕴。

    隋唐时期,角神逐渐定型为力士形象,其实例首推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宋辽以降木构建筑角神存留的实例逐渐增多。宋金以降木角神仍流行于山陕一带的庙宇建筑中,并且出现了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有以角神骑坐于昂上者,形象多为裸身力士,宋青莲寺正殿与藏经阁即属此类。青莲寺角神已为泥塑,头顶与角梁接触面积减小,淡化承重受力之感。明清时期的神像台座或陵墓棺床,形制以束莲居多,扛坐神韵使用已不普遍。然而在古风犹存的晋东南一带,仍继续存在着优秀的扛坐神作品。       

    (选自《力擎桁梧辨角神》,有删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角神的位置是在古代建筑的屋檐下四角、室内神佛造像的台座腰部,形象是力士、神兽等,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的特征。 B . 汉代人比较崇尚的是铺席而坐,他们为了避免席的滑动,就会在四角压以重物,角神的形成就起源于这种席镇。 C . 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结构特点是用四根柱子支起屋顶,这个特点体现在角神设计上就是角神聚集于建筑屋檐下的四角。 D . 明清时期,角神虽然已不多见,但也并没有绝迹,比如在晋东南地区,人们在建筑或神佛造像中仍然使用角神的形象。
    2.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角神是建筑或造像中承重功能的艺术表达,作用是支撑屋字或台座,姿态多是托举状态,有用双臂的,也有肩膀扛顶的。 B . 古代建筑上角神与古代人认为天的四角有山或树的支撑关系密切,他们对角隅支撑物的关注促成了建筑物中角神的出现。 C . 战国时我国已.经出现了角神,其直接证据就是秦雍城遗址出土的一件瓦当,图像中有屋檐下托举屋盖的双臂上举的人形。 D . 现存国家博物馆中的一件北朝石椁上的浮雕武士因为游离于建筑结构之外,就没有了角神的作用,但还具有镇守的意义。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被认为比较早的角神实例不是在建筑上的,而是在出土于洛阳的东周天子陵的器物上,其器脚有神人、神兽托举器物的设计。 B . 陕西唐乾陵“述圣纪碑”上所存石雕角神能够证明隋唐时期角神的形象特征,宋金以来山陕一带的角神出现一些造型奇特的作品。 C . 角神的位置、造型和功能因朝代不同而不同,如汉代建筑,不但角部铺作设置角神,柱上或柱脚也有托举状的神人、神兽。 D . 文章以角神发展为线索,按照朝代先后解说角神的起源、变化等,并用现存建筑、造像和文字记载、出土文物等佐证观点。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它与当前我们日常正在使用的人民币纸钞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态,也就是我们手中人民币纸钞的数字化版本。

    法定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相比,两者最关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国家信用背书,能否保证币值稳定。就拿比特币来说,币值无法保持稳定,价格大幅波动是常事。

    脸书此前计划推出的天秤币与数字人民币等法定数字货币的性质也不相同。天秤币通过与法定货币“挂钩”成为一种稳定币,其计划成为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但在信用货币时代,天秤币如何让人信任并使用是一大问题。

    与比特币、天秤币不同的是,我国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是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数字人民币与纸钞、硬币等价,纸钞能买的东西,数字人民币都能买;纸钞能兑换的外币,数字人民币也能兑换。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究竟是什么》,《经济日报》2020年11月19日)

    材料二:

    当前,全球多个国家都将数字货币的研发和测试提上了日程。国际清算银行近期发布的报告称,截至2020年7月中旬,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为什么世界各国都在枳极推进数字货币呢?

    首先是维护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发行权。比特币、天秤币等数字货币的出现,可能对国家金融体系形成冲击;其次是提高支付体系效率,支付即结算的特性可提高企业和个人的资金周转效率;此外,数字货币也能弥补传统纸币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降低纸钞从发行到储蓄过程中的高额成本。而且,数字人民币采用可控匿名机制,可以加强对洗钱、恐怖犯罪等非法活动的监控和追踪,同时保证使用者的隐私。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到底是个啥?》,《金桥》2021年1月)

    材料三:

    作为“新生事物”的数字人民币一出现,就引起了各方关注。

    穆长春: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最近被人们屡屡提及,数字货币将成为专属于数字时代的货币新形态,这也是移动支付领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实,由于互联网、计算机及通讯等技术不断进步,经济运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涌现了许多新业态。未来,数字资产规模将越来越大,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交易、计价、清算支付等活活动,是跟经济的数字化相匹配的。

    董希淼: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它们的发行不是靠行政强制来实现,而是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进行。只要老百姓有使用纸钞的需求,纸钞就不会被停止供应。当然,针对贫困地区和“数字弱势群体”应该大力研发和提供普惠性的、使用方便的数字化央行货币,以避免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

    常琛:数字人民币试点刚刚开始,市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看来,和纸钞时代一样,数字人民币也面临着防伪和防假的问题。可相对于传统纸钞防假防伪办法,数字人民币在降低防假防伪成本的同时,更要便于老百姓的识别,特别是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老人或一些特殊人群都需要兼顾。

    (摘编自《数字人民币改变生活》,《工会博览》2020年12月)

    材料四:

    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仅是一种移动支付工具,两者本质不同。有分析称,微信支付、支付宝使用场景已经很丰富,数字人民币推出的必要性不大。这样的看法,并没有清晰认识到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作为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对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或不存在冲击与否的问题。数字人民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能够相提并论的。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发行,安全性更高;不用绑定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还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使用范围也更广。而且,数字人民币可以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之间无法进行转账。

    (摘编自《破除对数字人民币的四个误解》,《当代金融家》2020年12期)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人民币的本质是法定货币,如果单从法定货币这个角度来看,它和纸钞、硬币等传统货币没有区别,是等价的。 B . 数字人民币作为货币在数字时代的新形态,是跟由互联网、计算机等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数字化的新形势相匹配的。 C . 虽然在可预见的将来数字人民币和纸钞将长期并存,但是随着数字资产规模越来越大,数字人民币最终将取代纸钞。 D . 或许并不存在数字人民币会否对微信支付等造成冲击的问题,因为数字人民币的效力不是微信支付等能相提并论的。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发行数字人民币,可以维护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发行权,同时也可以应对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冲击。 B . 如何避免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针对贫困地区和数字弱势群体提供普惠便捷的数字人民币是数字人民币时代所要面对的新问题。 C . 随着数字人民币的进一步推广,市场上将会出现假冒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和纸钞时代一样,数字人民币也面临着防伪的问题。 D . 把数字人民币和微信支付等无现金支付等同起来并质疑其推出的必要性,是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数字人民币本质的表现。
    3. (3) 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纸钞等传统货币和支付宝等非银行支付方式相比,有什么优点。请结合材料分别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亮归来

    张抗抗

    那一刻女儿在人群中,突然冒出一句话。这声音直捣他的耳膜,心猛地颤了颤,紧接着身上一阵燥热,低头就看见自己手上的青筋都鼓暴起来。

    咱们走吧。女儿扭扭身子甩开他的手。自从他们在公园湖边发现了那些小野鸭子,整整半点钟,女儿守着草滩一动不动。

    他扳住女儿的肩膀,晃了晃,想催她走。女儿转过脸来,冲着他又一遍大声地重复了那句要命的话:爸爸,你是不是说过,你吃过天鹅肉,是真正会飞的天鹅,这是真的,对吧?

    你胡说些什么呀!他吼起来。一把将女儿拎出了人群。他觉得自己从脖颈到脚跟都在发烧,怕是连脚趾都红透了。

    他半蹲在女儿面前,严肃地说:记住,以后再不要对别人讲爸爸吃过天鹅肉的事了,好吗?对那些曾经很骄傲的知青往事,突然连他自己也怀疑起它的价值。

    故事中的他和“战友”们,都是英勇无敌的“好汉”,单调的业余生活中唯一的刺激就是打猎。一次,他和老四悄没声息地潜入苇荡深处,守到傍晚时分,两只雪白的大鸟,如同玉盘似的满月以及月的倒影蓦然降临,两道银色的亮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

    他听见枪响,听见有东西重重地坠在地上的声音。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它们就倒在他的脚边。

    那天晚上宿舍里萦绕着他从未闻到过的香味,所有人都喝醉了。第二天中午,他昏昏沉沉地醒来,眼前闪过那白色的大鸟临死前忧伤的眼神,一片银灰色的细绒毛如幽灵般飞近他的嘴唇,他突然觉得有些恶心。后来的许多年里,他老有一种被什么东西卡住喉咙的感觉。这种感觉最初曾使他骄傲,在骄傲和炫耀的状态里,他给妻子女儿讲那个射落月亮的故事。然而更多的时候,他开始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

    为什么?爸爸为什么不要对人说你吃过天鹅……

    快走快走!他突然粗暴地一把拉起女儿就走。他觉得自己的心情坏透了。

    酒醒之后,有人说,苇滩里可能还有天鹅蛋。几天后果然有人兜回来几只晶莹洁白的天鹅蛋。它的外形比鹅蛋更大,像一朵刚刚钻出水面的白莲花苞,婷婷玉立,纤尘不染。有人从卫生所借出注射针管,把壳中的蛋液吸净,用玻璃粘成个小方盒子,底座垫上大红绒布,最后把那冷艳照人的空蛋壳摆放上去,一片红光衬托着白玉,流溢出一种奇异而悲壮的美。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被这种天才的创作迷住了。

    他的那只天鹅蛋盒如今就放在家里的写字台上。

    一天他下班回家,女儿惊慌地告诉他桌子上的天鹅蛋标本突然不见了。

    他定了定神,嗯嗯地敷衍着。他说那也许是小天鹅从蛋壳里钻了出来,飞走了。

    女儿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问他,难道它是带着那只玻璃盒一块儿飞的么?

    他不知道该怎么对女儿说。曾经,他眉飞色舞地讲述那只天鹅蛋的来历,是由于他的部分脑子被针管抽空。但当那部分脑子又重新长出来后,他发现这只盒子有时竟然使他感到毛骨悚然。

    你什么时候再带我去看小鸭子呢?女儿又问。

    其实,自从那次发现野鸭栖息的草滩后,他几乎天天都去看望它们。一天他看见几个孩子拿着长长的树枝,追赶着那些小鸭子。他忍不住大声吼叫,走过去一把夺下了孩子手中的树枝,狠狠地撅成几段踩在脚下。

    撅断的树枝在他脚边变成了一根长长的套马杆,猛然抽在他的肩头……

    那年春天,青黄不接,大家饿得脸色铁青。老四不知从哪牵来几匹马,外加几根套马杆。老四说,草甸子里的小鸭子,如今都已长得半大,那肉又嫩又鲜,只要敢干,今晚就开荤。

    没有人反对,也绝不会有人反对。当晚他们就偷袭了草滩上栖息的野鸭,受惊的野鸭子纷纷飞起来,但那些半大的野鸭羽毛未丰,飞不高也飞不快,大伙挥舞起手中的套马杆,噼里啪拉一阵乱打,草滩上便落满了受伤的小鸭子。他,和他们,把一只只击昏过去的小野鸭子随手捡起。归途上一路唱着意气风发的歌,在歌声的间隙中,他听见从马背上鼓鼓囊囊的口袋里,传来小鸭子唧唧的呻吟……

    他不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负于这个世界。

    星期天他带女儿去看小鸭子。那一天风很柔和,他们沿着湖岸走了很久,但也没发现小鸭子的影子。女儿揪住他的衣角要他回答,那些小鸭子到底是到哪里去了。

    他蹲下来,望着女儿的眼睛说,小野鸭子已经长大了,跟着鸭妈妈飞到一个更美丽的地方去了。明年春天,它们还会再来。

    你骗人!女儿垂下头。我知道,它们是让人吃掉了!他们说,野鸭子肉很好吃。

    他打了一个寒噤。似乎就在这一刻,他明白应该把那只锁入箱底的玻璃盒拿出来,依然放回它的老地方,他必须面对自己。

    他说我们回去吧,野鸭子真的是飞到别的地方去了。

    那么别的地方的天鹅会不会飞到这儿来呢?女儿突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他转身回望湖面。轻风荡起丝丝灰白色的涟漪,如同一只大鸟丰满滑润的羽毛。近处漂浮着几片硕大的荷叶,像是大鸟忧郁而期待的眼睛。他说,当然。在以后,不仅会有野鸭,还会有天鹅。当天鹅飞来落脚的时候,就像一弯银色的上弦月,从黑暗的夜空升起。有月亮的夜晚,人就不再孤独。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把美好纯洁的天鹅比喻为月亮,射落月亮表现了主人公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期盼月亮归来则展现了他内心的变化。 B . 小说对天鹅蛋标本的制作进行了细致描绘,表现了主人公对晶莹洁白的天鹅蛋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这天才创作的赞叹。 C . 小说中的画线句,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冉现了主人公思想情感前后的巨大变化,有助于引发读者的理性思考。 D . 小说最后-段的环境描写,通过想象巧妙地将湖面与大鸟联系起来,营造出宁静而忧郁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公的心理。
    2. (2) 文中女儿就吃天鹅肉、天鹅蛋标本消失、天鹅是否飞来等提出疑问,请简要概括主人公面对这些质疑时的心理状态。
    3. (3) 小说情节内容在现实与过去之间不断转换,这样叙述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选自《论语·为政篇第二》)

    (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B .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C .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D .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礼,尧舜时期已然出现,西周开始全面革新、完善和推行,春秋后期礼崩乐坏,二儒家作为三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和接受者,“守礼”“复礼”,后世更是崇尚“礼”。 B . 子夏,擅长文典,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和德行突出的颜回,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口才比较突出的宰予,子贡;精通政事的子路,冉有;擅长文献典籍的子游并称“孔门十哲”。 C . 寡人,天下没有能够与之并列的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沿袭了诸侯寡人的谦称,晋人喜欢以之自称,唐朝以后,只准皇帝用寡人作谦称。 D . 孝悌忠信,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是孔子德育的精髓,也是人生“八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悌忠义,礼义廉耻”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精神命脉。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中,孔子认为孝顺父母就是要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如果父母有错,也只能稍微规劝,即使规劝无效,仍应该和颜悦色恭顺他们,不能把怒气挂在脸上。 B . 乙文中,孟子分析了梁惠王丧师失子,兵挫地削而施暴政,并论述了用棍棒和刀子杀人,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是无效的,借此来劝其施行“仁政”。 C . 乙文的论证由小及大,从举例入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排比的句式,全文逻辑谨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成为后世典范。 D . 通过甲、乙两篇文章不难看出,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孝敬父母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都是合乎“礼”的要求,这是“仁政”带来的好处。
    4.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②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

    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

    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

    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

    【注释】①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②撚:同“捻”,揉搓。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 B . 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 C . 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轮钩映出的月光,“络纬声”指丝线抛出时发出的声音。 D . 颈联上下旬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
    2. (2) 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借舆马舟楫作比,从而得出结论:
    2. (2) 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
    3. (3) 杜甫《登高》中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句子是:
七、选择题
  •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工作中出现些小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这些小问题而不思改变,时间久了,就可能积羽沉舟 , 悔之晚矣。

    ②感动中国的马帮邮递员王顺友,几十年如一日,独自行走在木里县山高水低的峡谷中,艰难环境与寂寞孤独,都不能阻止他前行的脚步。

    ③不好好用功,名校毕业生也可能被无情淘汰;而只要努力,普通院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很快在职场站稳脚跟。请相信,用人单位是不会有眼不识泰山的。

    ④去年10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终于在哈利波特迷引颈企盼中露出庐山真面目

    ⑤刘老爹死了还不到一年,刘家三兄弟就为了争房产而闹得天翻地覆 , 最后还是法院的工作人员介入,才解决了纠纷。

    ⑥家长虽然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家长替老师上岗其实就是越俎代庖

    A . ①⑤⑥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 8. (2017·新邵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B .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的遗物中,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 C . 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 D . “假”字当选为台湾2016年度代表字,由于缺少“正能量”,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
  • 9. 下列协议书的一些条款,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甲乙双方不得终止协议,否则,由终止方按《工矿产品购销条例》负责全部经济损失。 B . 甲方对乙方经营负责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乙方在经营方面如果存在困难的话,甲方要不吝赐教。 C . 此协议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有效期限3年,自签订之日起,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 D . 本协议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做出补充性规定,该补充性规定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八、语言表达
  • 10. 试从下面的材料中归纳出著名绘画大师林风眠先生写于20年代末的《致全国艺术界书》一文的三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2个字)。

    首先是。其时林先生不过27岁,面对封建军阀混战纷争、传统关系盘根错节的现实,他虽全无政治经验,但热血奔突,跳荡着生猛、率直的真性情,“我入地狱”的信誓和出自真我内哀的血色剖白处处可见。

    第二是。在这篇长文中,林先生不仅控诉了军阀割据、外敌入侵的现实,而且怒斥了传统势力对艺术创造精神的压制,抨击了恶势力压制之下艺术上呈现的因循守旧的致命倾向,在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这种无畏的批判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第三是。文章辞采重于考据,抒情胜于直叙,满纸有热血激情和狂飚突进精神,似乎不像正规的美术学论文,但同时,林先生又牢牢把握层层推进的理论框架,脉络清晰地守住学理的核心,舒卷自如地吐纳理性的分析。

  • 11. 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指出图片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其寓意。

九、材料作文
  •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古以来,人们以书为伴,以书为乐,以书为精神的依托。宋人尤袤对读书之乐有更形象的比喻:“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于谦在《观书》中这样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古人无论是穷困潦倒之时,还是仕途顺畅之际;无论是隐居于山林,还是宦居于朝堂,都以读书为乐。然而现代人好像与书渐行渐远,在精神上少了停泊的地方。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