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

更新时间:2021-09-13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21·宝安一模) 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 . 京剧艺术地位提高 B . 人民当家作主  C . 土地改革完成 D . 百年国耻洗雪
  • 2. 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对联写到:“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两次分地的本质区别是(   )
    A . 土地所有权 B . 土地承包经营权 C . 土地使用权 D . 土地抵押权
  • 3. (2021八下·克山期末) 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  

    A . 西藏解放 B . 抗美援朝 C . 香港回归 D . 澳门回归
  • 4. 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 . 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
  • 5. (2021·砀山模拟)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高频率语汇最可能出现在1949年~1956年的是:(    )
    A . 解放军、美帝国主义、三大改造、和平共处 B . 新中国、侵略、家庭联产承包、三大改造 C . 志愿军、和平共处、人民公社、五年计划 D . 中国、美帝国主义、五年计划、改革开放
  • 6. (2021八下·河源月考) 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周恩来讲话:“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周恩来谈论的是(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朝鲜战争 D . 越南战争
  • 7. (2021·宝安模拟) “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因此,我国开展了(    )
    A . 土地改革 B . 社会主义改造 C . 一五计划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 8. (2021·广东一模) 下表为“‘一五’计划期间中、英、美三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表”(单位:%)。此表最能说明(   )

    国家

    工业生产指数

    生铁

    原煤

    发电量

    中国

    18.0

    31.7

    25.2

    14.4

    21.6

    英国

    4.1

    5.7

    5.9

    下降

    7.8

    美国

    2.8

    3.9

    5.0

    7.8

    9.1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 . 我国工业底子薄发展速度快 C . 工业不合理布局得到初步改善 D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成就显著
  • 9. (2021·平泉一模) 2020年6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逝世,她参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到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列情景与她参加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符的是(   )
    A .   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 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10. (2021八下·九台月考)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沈阳飞机厂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1. (2021八下·九台月考)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通过建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的行业是(    )
    A . 农业、手工业 B . 农业、私营工商业 C .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 手工业、私营工商业
  • 12. (2021·潮阳模拟) 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已是1.27万亿元,增长了210倍。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 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浦东“三十而立”主要得益于( )
    A .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D . 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 13. (2021八下·九台月考) “两弹功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共同体现出的、需要我们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
    A .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 . 保家卫国,不怕牺牲 C . 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D .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 14. (2021八下·九台月考)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
    A . 农业合作化 B . 手工业合作化要 C . 赎买政策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
  • 15. (2021八下·高州月考) 观察下面的两幅图片,其相关事件的内在联系是(    )

    A . 三大改造为“一五计划”奠定了制度基础 B . 土地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保证了工业化成就的取得 D . 土地改革为社会主义法制成就的取得提供了经济基础
  • 16. (2021八下·高州月考) 1953年,河南安阳县某社社长对当地农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这里的“社”指的是(    )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人民公社 C .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 乡镇企业
  • 17. (2021·云县一模) 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伟大构想是(    )
    A . 新发展理念 B . “一国两制” 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 . 西部大开发
  • 18. (2021八下·滨州月考)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的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
    A . 建立人民公社 B . 建立合作社 C . 实行赎买政策 D . 实施公私合营
  • 19. (2021·大庆模拟) 邓小平说,特区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下列城市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 厦门 B . 大连 C . 深圳 D . 珠海
  • 20. (2021·砀山模拟) 对联是人们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变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A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 . 放开肚皮吃饱饭,一亩能产万千粮 C . 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 . 联产承包展新貌,自主经营显生机
  • 21. 下面是李小花同学进行主题式复习时整理的图片。据此判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农民向毛泽东报喜

    吃饭不花钱    努力搞生产农村分田包产到户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会议 C . 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 . 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
  • 22. (2021八下·乐陵月考)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又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历史原因是(    )
    A . 日本割占台湾岛 B .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 . “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 23. 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B . 中美建交 C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 . 中法建交,友谊长久
  • 24. 2020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2周年,习近平指出:“周恩来同志的人生历程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到取得崇高国际威望整个历史进程的一个生动缩影。”下列与周恩来相关的外交活动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万隆会议   ② 出访印度

    会见美国乒乓球队员 ④ 欢迎尼克松访华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②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4个大题,共52分)
  • 25.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新生】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保家卫国】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工业起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民主法治】

    材料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制度确立】

    材料五:

    图一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 图二递交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申请 图三上海资本家接受公私合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盛典?它有何标志性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出兵朝鲜的目的是什么?这支部队之所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哪些高尚精神?
    3. (3) 为了改变了材料三中的落后现象,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请写出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成就两例。
    4. (4) 这部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它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5. (5) 材料五中的三张图片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事件?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 26.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力低下,假如任由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小明的爷爷今年62岁了,办了好几个工厂,是定陶有名的企业家,捐资修建了 好几所学校。作为千万富翁的他非常节俭,最看不得人浪费,他常说:“我六岁那年,全村开始大规模炼钢铁……我们陈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的口号。唉,我怎么看都有些不对劲呢?”

    材料三:

    材料四: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就农村问题发表重要谈话时指出:“农村政策放开后,一些适于搞包干到户的地方搞包干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邓小平扭转了乾坤》

    材料五: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中共十四大报告

    1. (1) 据材料一,回答国家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而采取什么措施?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哪两大失误?有什么启示?
    3. (3) 分析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长征途中的一次会议,另一次则于B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包干到户”是指在农村推行的哪一项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大包干”最早从哪里开始?
    5. (5) 根据材料五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邓小平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 27. 积极维护民族团结、推进国家统一是我国的重大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除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

    材料二: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材料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台湾)《国殇》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的时间和历史事件。
    2. (2) 结合材料二回答香港得以回归的原因有哪些?
    3. (3) 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出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 28.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以下一组图片反映了中国现代以来的外交历程。

    材料三: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了哪一外交政策?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一中 1954 年周总理与印度、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倡导的处理国与国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 (3) 图二的照片《乔的笑》应该拍摄于哪一年?图中的乔冠华为什么开怀大笑?
    4. (4) 图三《历史性的握手》表明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5) 新中国外交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