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香坊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9-17 浏览次数:1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哈尔滨市北门街高架桥正在建设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建高架桥用的钢筋属于金属材料 B . 高架桥建成后,交通将更加便捷 C . 桥两边铁栏杆上刷漆可以起到防锈的作用 D . 桥上路灯照明时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2.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钢轨锈蚀 B . 燃放烟花 C . 冰山融化 D . 火力发电
  • 3.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读取液体体积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D . 检验氢气纯度
  •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氧化碳燃烧:无色气体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B .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C . 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D . 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 5. 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聚乙烯用作电线外皮 B . 钛合金用来制造人造骨 C . 氧气用于气焊 D . 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 6. 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 蚊虫叮咬后涂抹氢氧化钠溶液止痒 B . 用钢丝球擦拭铝制品表面使之光亮 C .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门窗大声呼救 D .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 7. 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
    A . 高炉炼铁: 还原反应 B . 检验二氧化碳:  复分解反应 C . 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置换反应 D . 酒精燃烧:  氧化反应
  • 8.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 B . 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 C . 人体内碘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 . 人体胃液正常的pH范围是0.9~1.5
  • 9.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有关甲基苯丙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构成 B . 甲基苯丙胺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 甲基苯丙胺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核 D . 甲基苯丙胺中碳、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0:15:1
  • 10. 下列有关资源或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B . 空气中稀有气体的质量分数约为0.96% C .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 D .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 11. 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盐酸和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溶液中含有氢元素

    B

    氯化钠溶液导电

    溶液中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子

    C

    有机物的性质有很大差异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CO有毒性,而CO2无毒

    原子结构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实验室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神实验方案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黄金和18K黄金

    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

    碳酸氢铵和尿素

    硬水和软水

    第一方案

    灼烧

    伸入燃着的木条

    闻气味

    观察颜色

    第二方案

    观察颜色

    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

    加入肥皂水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2019·广州模拟)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 . 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 .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 . 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 1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足量氧化铜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CaO(Ca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

    C

    KCl(KClO3

    少量二氧化锰

    加热

    D

    CuO(C)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向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g含硫元素6.4%的溶液,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24g固体,则原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32% B . 20% C . 40% D . 60%
二、填空题
  • 16. “端午节”吃粽子、吃鸡蛋。包粽子需要准备:糯米、瘦肉、红枣、红豆等食材。请回答问题:

    1. (1) 鸡蛋和瘦肉富含的营养素(水除外)的作用:是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的主要原料。
    2. (2) 粽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粽叶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施加氮肥,氮肥有促进植物,叶色浓绿,提高植物含量的作用。
    3. (3) 家庭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天然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从柴草、树木到煤,再到天然气,家庭燃料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的发展。为了节约燃料、减少污染,人们将煤制成蜂窝煤,增大了,从而达到使煤充分燃烧的目的。
  • 17.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搭载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升空。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是我国首型“一级半”火箭,它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和煤油作为推进剂。请回答问题:

    1. (1) 煤油是炼制出的一种产品,炼制时利用各成分沸点不同将各成分分离,该过程属于变化。
    2. (2) 火箭整流罩一般为“蚌壳式”结构,整流罩各部件用到了铝合金、不锈钢、玻璃钢等,其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在功能不变的前提下,火箭的某些部件最大化的使用铝合金代替玻璃钢,减轻了火箭自身重量,由此信息可知,铝合金具有的一点优良性能是(填字母)。

      A.抗腐蚀性强             B.密度小          C.硬度大

    3. (3) 工业上通过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得金属铝,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8.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图一是某反应中固体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图二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问题:

    1. (1) 符合图一的化学反应是______(填字母)。
      A . 2Mg+O2 2MgO B . Fe+CuSO4=FeSO4+Cu C . 2Cu+O2 2CuO
    2. (2) 在图二中将C图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3. (3) 图二中B到C变化的微观实质是,该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
  • 19.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 (1) 设计化学实验时除了考虑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外,还要考虑“实验安全、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药品”等因素。据此,我们可以将实验A与实验(填字母)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A.在通风橱中进行

      B.将试管换成白瓷板

      C.集气瓶底部铺水

      D.装置右侧加一个酒精灯

    2. (2) 已知氨水(NH3·H2O)是一种可溶性碱,在水中能解离出 和OH-。请写出氨水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氨水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20.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
    2. (2) 写出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制取氧气时,首先要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仪器,将浸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到,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是:手握试管,试管内,大于外界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产生上述现象。
    4. (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装置是(填字母),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常混有少量水蒸气,可选用F装置除去水蒸气,则F装置中盛装的药品名称是,气体应从F装置的口(填“b”或“c”)通入。
  • 21.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分别为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一种。其中A为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波尔多液,A与C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沉淀,E为红棕色固体,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相连的两种物质 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问题:

    1. (1) 写出C、E的化学式:C,E
    2. (2) 足量D与粉末状B反应的实验现象
    3. (3) 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22. 为了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质量分数19.6%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与水的质量比为
    3. (3)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50g这种黄铜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X)的比例式
    4. (4) 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5. (5) 向反应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6) 若工业上用100t含Cu2S74%的辉铜矿炼制该黄铜,则理论上能炼制出该黄铜的质量为
  • 23. 中考三项测试中,有一道化学测试题“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纯碱溶液”,现将两种溶液分别标记为A和B,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1. (1) (收集证据)甲同学实验中,装有A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乙同学的实验中,装有B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两位同学都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实验后他们将四只试管内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发现废液缸底部仍有白色沉淀。同学们对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成分进一步探究:
    2. (2) (提出问题)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甲的猜想:Na+、Cl-     乙的猜想:Na+、Cl-

      丙的猜想: Na+、Cl- 、H+丁的猜想:

      以上三位同学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同学的猜想。

    3. (3) (实验与探究)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Cl-

      大家一致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能够得出符合题意结论。

    4. (4) (总结与提升)通过上述探究可知,对几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成分做出猜想时,可以对混合前进行分析: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一定存在,的离子不能同时存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