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09 浏览次数:10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宜昌) 据央视新闻报道,我国台湾省台中市一辆小客车,因车主将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上的防滑垫上,导致防滑垫起火(如图所示)。这瓶矿泉水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 . 平面镜 B . 三棱镜 C . 凸透镜 D . 凹透镜
  • 2. (2019·邵阳) 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
    A . 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的虚像 C . 倒立的实像 D . 放大的虚像
  • 3. (2019·宜昌) 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 . 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 . 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 . 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 . 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 4. (2019·铜仁)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 . 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 . 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 .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 5. (2019·内江)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 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有时还垂直于接触面 C . 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定存在摩擦力 D . 摩擦力的方向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6. (2019·成都) 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 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 . 马德堡半球实验
  • 7. (2020·石城模拟) 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 . 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 . 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 . 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2019·北京) 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 .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 .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 . 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 9. (2019·河南)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F、p、p表示,则(   )

    A . B . C . D .
  • 10. (2020八下·玉州期末)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 . 甲所受浮力更大 B . 乙所受浮力更大 C . 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 . 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 11. (2019·临沂)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下列剪刀,最适合剪开较硬物体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20八下·玉州期末) 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B . 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C . 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D . 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
二、填空题
  • 13. (2019·江西) 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像。
  • 14. 排球赛中,运动员将迎面而来的球扣向对方场地,如图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排球离开手后能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排球具有,排球上有许多花纹,是采用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

  • 15. 小华和同学们参加研学旅行,汽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时,小华发现窗帘从打开的窗户向(选填“内”或“外”)飘,这是因为窗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车行驶到山顶时,他发现密封的零食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因为山顶上的气压比山脚下的气压造成的。
  • 16. 如图所示,先将溢水杯装满水,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4N、体积为100cm3的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溢出的水全部收集到小空桶中,桶中水重为N。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7. 某实验小组研究滑轮的特点时按如图所示安装,该滑轮是滑轮.测得物体重10N,让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F3 . 这说明使用这种滑轮(选填“能”或“不能”)省力,(选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三、综合题
  • 18. 如图所示为一拉杆旅行箱的示意图。将其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BC为竖直方向,A为拉杆端点,已知箱重为250N,OA长为120cm,OC长为24cm。

    1. (1) 图中在A点沿图示方向施加动力F,箱子静止,则动力F的力臂为cm,F的大小为N;
    2. (2) 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为N;
    3. (3) 生活中,常把箱内较重物品靠近O点摆放,这样可使拉杆箱在图示位置静止的最小动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
  • 19. 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c是烛焰发出的三条光线,请作出a、b、c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 20. 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中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 21. (2019·宜昌) 如图所示,两个大小相等的物体浸没在水中,一个悬浮,一个下沉。请画出悬浮物体所受重力示意图;画出下沉物体所受浮力、重力示意图。(注意:整个作图过程中大小相等的力线段长度相等,大小不同的力用线段长短区别)


五、实验题
  •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按照图甲所示操作,测出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 (2) 接着小华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
    3. (3) 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当向右移动蜡烛时,应该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 (4)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仍然不变,小华继续向右移动蜡烛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发现(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为了观察到这时所成的像,眼睛和蜡烛应该在凸透镜的(填“同”或“异”)侧。
  • 23. (2019·鄂州)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 (1) 实验中用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 (2) 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比较丙图和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3) 本实验还采用了的研究方法。
  • 24. (2019·阜新)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将一个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器材。

    b.向空烧杯中缓慢注入清水,直到没过金属体一段距离(烧杯未加满水),如图乙中①~⑤所示,待示数稳定后分别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5。

    c.如图乙中⑥所示,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直至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为F6。

    1. (1) 图乙中(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在图⑤中,金属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用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2. (2) 图乙中(选填①~⑥序号)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金属体的体积V=(用已知量ρ水、g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3. (3) 因为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可知图⑤、⑥中,F5F6(选填“>、=、<”),图⑥中盐水密度:ρ盐水=(用已知量ρ水和测量器的字母来表示)。
六、计算题
  • 25.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行驶在其中一段长15km的直桥上。已知汽车的总质量为1.5t(包括车、车上的人和物品等),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2m2 , 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的这一路段,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900N。

    1. (1) 汽车静止在水平桥面上时对桥面的压强;
    2. (2) 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 26. (2019·天津)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重为450N的物体以0.1m/s的速度匀速向上提起2m,拉力F为200N.求:

    1.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2) 拉力F的功率。
  • 27. (2020八下·西安期末)

    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g取10N/kg).

    1. (1) 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2. (2) 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 (3) 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