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2017·贵港)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电灯发光 B . 轮胎爆炸 C . 玻璃破碎 D . 葡萄酿酒
  • 2.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量变少的是( )
    A . 氧气 B . 水蒸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 3.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为减轻毒性,最好服用下列物质中的( )
    A . 盐水 B . 蛋清 C . 肥皂水 D . 糖水
  • 4. (2018九上·崇明期末) 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 N2 B . NO2 C . NH3 D . SO2
  • 5. 下列物质的顺序依一定规律排列:HCl、Cl2、NaClO、M、Cl2O5、HCl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M是(   )
    A . Cl2O7 B . KClO3 C . NaClO2 D . MgCl2
  • 6. (2020九下·铁西月考)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的pH B . 读出液体的体积 C . 稀释浓硫酸 D . 移走蒸发皿
  • 7.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多吃蔬菜、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B . 用含有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 .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多吃无妨 D . 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控制用量
  • 8. (2018九上·石家庄月考)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铝制品表面应常用钢刷擦洗 B . 可用铁桶盛装农药波尔多液 C . 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低,常用来焊接金属 D . 钢因为比生铁的含碳量高,所以应用范围更广
  • 9. (2019九上·德江月考) 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粒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 ②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 D . ①③都容易失去电子
  • 10. 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S→SO2→H2SO4 B . CO2→Na2CO3→NaOH C . Cu→CuSO4→Cu(OH)2 D . Fe→FeCl3→Fe(OH)3
  • 11. (2018·随州)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最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 . 碱溶液的pH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12. 爱国科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方法是将CO2和NH3通入饱和的NaCl溶液中充分反应,其中的一步反应是( )NH4HCO3+NaCl=NaHCO3↓+NH4C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B .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都是盐 C . 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NaHCO3 D . 反应后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NaCl
  • 13. 下列离子组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  Ba2+  Cl- B . Na+      C . Al3+ Na+     D . Cu2+  Ba2+  Cl-
  • 14. (2019·达州)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 B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 . 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锌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D . 在密闭容器中,引燃镁条
二、填空题
  • 15.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2个锡原子
    2. (2) 碘酒溶液中的溶质
    3. (3) 电子数为10带负电的原子团
    4. (4)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6.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贵港滨临郁江,将郁江水净化处理可成为居民生活用水。
    1. (1) 自来水厂抽取河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可加入除去水中的异味。
    2. (2) 将硬水通过如图所示的阳离子交换柱后可变成软水(图中阴离子未画出),交换后的水仍然呈电中性。

      ①一个Ca2+可以交换出个Na+

      ②阳离子交换柱长时间使用后,Na+变少,失去硬水软化功能而失效。利用生活中常见物质检验阳离子交换柱已失效的方法是

    3. (3) 用二氧化氯用于消毒杀菌,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如果使用漂白粉作为水源消毒剂,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其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很不稳定,遇水就生成氢氧化钙和次氯酸。请写出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图中“-”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

    1. (1) 戊的用途:
    2. (2) 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且甲与乙含有不同元素,则甲的化学式为。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且甲含有四种元素,写出上述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乙→丙且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 18.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北斗导航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从化学视角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卫星制造使用了黄金、钛合金,其中用作天线的是。使用黄金制作卫星的电子元件,利用了金的什么化学性质?填序号。

      A.光泽好        B.耐磨、易加工        C.容易导电 D.很难被氧化

    2. (2) 卫星的太阳能电池帆板用先进的砷化镓主板和铝合金边框制成,砷(A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其中X=。铝合金比纯铝具有的优势是(写出1条即可)。

    3. (3) 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N2O4作氧化剂。火箭发射时,燃料与氧化剂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两种氧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是
  • 19.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NaOH、NaCl、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所组成。为了确定它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 (1) 生成气体的化学式为;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有
    2. (2) 这包固体粉末中没有确定的物质是
    3. (3) 下列有关上述无色溶液和白色固体的设想中,合理的是______。
      A . 鉴别MgCl2溶液和BaCl2溶液:取样,滴加无色滤液b B . 除去CaCl2溶液中含有的HCl:加入适量的白色固体甲或乙 C . 检验NaCl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取样,滴加无色溶液a
  • 20. 实验室利用下列仪器和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

    1.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除了选用仪器A、B,还需选用的仪器是填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用甲装置制取二氧化硫,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用乙装置收集二氧化硫时,填(“a”或“b”)端管口与c管口相连,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1. 某同学在蒸发浓缩FeCl3溶液时,闻到刺激性气味且观察到溶液逐渐变为红色浑浊,经过滤、洗涤和低温干燥,得Fe(OH)3固体。

    (猜测)浓缩时出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①HCl;②Cl2;HCl和Cl2混合物。

    资料1:① ,HClO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②Cl2和KI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实验)

    1. (1) 将气体通入淀粉和足量KI的混合溶液(无色),溶液未变蓝色猜测(填序号)不成立。
    2. (2) 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填现象),猜测①成立。

      (结论)蒸发浓缩FeCl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资料2:在某温度时蒸发浓缩FeCl3溶液,可得到碱式氯化铁固体[Fe2(OH) x Cly·nH2O],其不溶于水,充分加热分解为Fe2O3、HCl和H2O。浓硫酸不吸收HCl。

      为确定Fe2(OH) x Cly·n H2O的组成,取该固体30.5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选填“甲”或“乙”)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实验数据:a.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16.0g。b.浓NaOH溶液增重7.30g。实验中,浓硫酸增重为

    4. (4) (延伸)将该Fe2(OH) x Cly·n H2O长期浸泡在浓NaOH溶液中,固体全部转化为Fe(OH)3。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计算题
  • 22. 为测定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的变质程度,某化学活动小组称取该固体样品13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溶解,配成100g溶液,再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的部分实验数据和锥形瓶中溶液质量变化的图象如表所示: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80

    130

    150

    产生气体的质量/g

    2.2

    4.4

    4.4

    1. (1) 13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结果精确至0.1%)
    2. (2) 以上三次的实验数据中,只有一次加入的稀硫酸与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①如图图象中a的数值是

      ②求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