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12 浏览次数:1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二、填空题
  • 16. 自然界中的水广泛用于在生产、生活中,但使用前通常需经过处理。
    1. (1) 河水通过沉淀、过滤可除去其中的杂质;加入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2. (2) 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起到的作用。
  • 17.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
    1. (1) 在氯化氢、硅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 (2) “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 (3) 图为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氟和氯两种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一个电子,有相似的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

  • 18.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 (1)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用一氧化碳和含有Fe2O3的赤铁矿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为。生铁炼钢主要是降低生铁中元素的含量。将生铁在炉火中灼烧后,趁热反复锤打,生成了钢,其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 (2) 写出防止铁制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
  • 19.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1. (1) 石油主要含有两种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可将其分离得到等产品。
    2. (2)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使煤充分燃烧的一种具体方法是
    3. (3)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人们正在开发和使用的新能源之一是
  • 20. 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 (1) 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2. (2) 氯化钾粉末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提取氯化钾应采用的方法是
    3. (3) 要使氯化钾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加水之外的方法是
    4. (4) t℃时,将60g氯化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是(填“饱和”、“不饱和”)溶液。
三、综合题
  • 21. 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

    1.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 (2) 用装置B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的作用是,用装置C收集氧气是利用氧气的性质,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2. 某实验小组利用收集的一瓶氧气和两瓶二氧化碳探究铁丝和镁条的燃烧情况。

    实验Ⅰ:将螺旋状的细铁丝下端系上一根火柴棍,在空气中点燃火柴棍,待火柴棍快燃尽时,将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瓶中,铁丝剧烈燃烧,一会儿火星消失,铁丝剩余。

    实验Ⅱ: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并生成黑色炭粒和白色固体氧化镁。

    实验Ⅲ:如图,验证铁丝能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1. (1) 实验Ⅰ中,火柴棍的作用是
    2. (2) 写出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通过实验Ⅰ、实验Ⅱ的现象和事实分析,你对燃烧条件新的认识是
    4. (4) 实验Ⅲ中,X应为(填“火柴棍”或“镁条”),理由是
  • 23. 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铁、木炭粉、氧化亚铁(FeO)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下列实验。

    (资料:氧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2价亚铁盐和水)

    步骤Ⅰ:取一定量的样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将固体倒出,发现黑色固体粉末中有红色粉末。

    步骤Ⅱ:向步骤Ⅰ所得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溶液和红色固体粉末。

    1. (1) 通过上述实验推断步骤Ⅰ得到的固体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2. (2) 能证明铁和铜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事实是
    3. (3)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对于原黑色粉末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请你设计实验确定,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 24.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抽取一瓶久置的氧化钙试剂,对该瓶试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步骤Ⅰ:取少量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用酒精灯烘烤一段时间,试管口处有少量水珠生成。

    步骤Ⅱ:另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变红。再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有气泡产生,沉淀消失。

    1. (1) 由步骤Ⅰ推断这瓶试剂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通过上述实验可确定该试剂中固体的成分是
    2. (2) 甲同学认为,步骤Ⅱ中通过测定某些量,还能确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需要测定的物质的量是
    3. (3) 乙同学认为,步骤Ⅱ中若选择加入一种其他类别物质的溶液代替稀盐酸,也能确定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选择的溶液是,为达成此目的,写出实验操作及推断过程。
四、计算题
  • 25. 在制碱工业的实际生产中,产品碳酸钠中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有该样品混合物20.4g,将其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向其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至刚好不产生气泡时,共滴加该稀盐酸的质量100g。计算:
    1. (1) 该样品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 (2) 烧杯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