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07-22 浏览次数:18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植物的许多部位可以食用,下列食物中属于果实的是( )。
    A . 西红柿 B . 土豆 C . 莲藕
  • 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仰视读温度计示数 B . 沿水平方向拉动测量摩擦力 C . 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3. 轻轻地往100mL水里放人几滴高锰酸钾,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下列情况与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相似的是( )。
    A . 沙在水中 B . 面粉在水中 C . 红糖在水中
  • 4. 在白米粥中滴加碘酒会变成蓝色,说明粥里含有( )。
    A . 淀粉 B . 蛋白质 C . 脂肪
  • 5. 下面三个斜面推动小球,最省力的是( )。
    A . B . C .
  • 6. 如图,铅笔所用的材料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A . 木材、石墨 B . 石墨、金属 C . 木材、橡皮
  • 7. 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重新测量“身高”。近些年,珠穆朗玛峰仍在升高,珠穆朗玛峰升高的原因是( )
    A . 火山喷发 B . 大地震 C . 大陆板块碰撞挤压
  • 8. 如图所示,把铜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棒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烛油沾上一根火柴杆,用酒精灯对铜棒的一端加热,过一会儿,可以看到火柴杆掉落的顺序是( )。

    A . 从1到5 B . 从5到1 C . 同时掉落
  •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产生阻碍运动的摩擦力。下列现象中,摩擦力使足球( )
    A . 踢到空中 B . 在空中下落 C . 在地面滚动后停止
  • 10. 下面各图中所示的摆的摆速最慢的是( )
    A . B . C .
  • 11. 靠动物传播的果实或种子具有的特点是( )。
    A . 味美多汁或有刺 B . 有翅或有毛 C . 能浮在水面
  • 12. 如图所示,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

    A . 北极星 B . 北斗七星 C . 金星
  • 13. 按照垃圾分类的标准,饮料瓶应该投入的垃圾桶是( )。
    A . 有害垃圾 B . 不可回收垃圾 C . 可回收垃圾
  • 14.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曾出现许多谣言,我们要运用科学知识,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些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多洗热水澡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 B . 回家后及时洗手,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 C . 直接饮用高度白酒可以杀死病毒
  • 15.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 年抗击“非典”中,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做出重要贡献。2020年以84岁高龄奔赴武汉,再次带领团队抗击疫情。这位科学家是( )。
    A . 李兰娟 B . 屠呦呦 C . 钟南山
二、判断题
三、读图画图题
  • 26. 火神山医院建筑工地

    2020年,武汉疫情告急,急需建设临时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1月24日开工建设, 2月2日建成交付使用,历时10天,再次创造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请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火神山医院建筑采用框架式箱式板房,如图,是板房墙面材料的截面图。钢板的形状是,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

    2. (2) 施工现场使用了许多大型吊车。如右图,是一台工作中的吊车。吊车的吊臂是一个杠杆,液压机推动吊臂抬高。请在图中标出杠杆的阻力点和支点。这个杠杆的类型是杠杆。

    3. (3) 吊车上安装了滑轮组,其使用效果是( )。
      A . 省力 B . 改变力的方向 C . 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
  • 27. 磁吸式门禁锁

    磁吸式门禁锁是一种新型门锁,门框上的“锁”有强力电磁铁,门对应位置安装铁块。

    1. (1) 电磁铁是由构成的装置。
    2. (2) 关门时,电磁铁通电产生,吸住铁块,起到锁门门]的作用。
    3. (3) 电磁铁通电时,用手很难把门门]拉开。这个强力电磁铁比我们自制的电磁铁强得多,原因可能是:。(写一点即可)
  • 28. 自制防护口罩

    新冠病毒主要以飞沫传播,佩戴口罩是重要的防疫措施。口罩可以阻挡有害气体、粉尘、飞沫, 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疫情初期口罩短缺,请你设计一个材料简单、制作方便、有一定防护效果的口罩。在表格中画出你的设计图,写出所需材料和设计意图。

    所需材料

    设计草图(请画出设计图,并标明设计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 29. 微小世界

    如图,图中像王冠的物体是一种冠状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的个头非常小,直径约为60~220纳米(1纳米等于1千万分之一厘米)。

    1. (1) 科学家观察病毒时,使用的工具是( )。
      A . 放大镜 B . 电子显微镜 C . 光学显微镜
    2. (2) 病毒内部有被称为RNA的遗传物质,但是不具备细胞结构。除病毒外,自然界中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下列图片中的物体属于细胞的是( )。(多选题)
      A . B . C . D .
    3. (3)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A . 安放——上片——对光——调焦——观察 B . 上片——安放——对光——调焦——观察 C .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4. (4)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请根据功能将下列细胞的序号填入气泡图。

      A.血红细胞

      B.白细胞

      C.叶肉细胞

      D.肌细胞

      E.卵细胞

  • 30. 寻踪二氧化碳

    在科学课上,我们曾多次提到过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我们一起来回顾二氧化碳的踪迹。

    1. (1) 当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时,发生化学变化,会产生大量;杯子摸起来比原来凉,说明伴随着热量。
    2. (2) 人们吃食物后,身体热起来了,这是因为身体在进行呼吸作用,使食物中的能转化为能。呼吸作用的过程可以表示成:糖类+氧气→二氧化碳+水

      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比较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发现二氧化碳含量,说明人体的呼吸作用属于变化。

    3. (3)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则是温室效应引起的。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大量燃烧煤、石油等能源物质来获得能量,这个过程中同时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74℃,而在北极地区上升了约7℃。为控制全球变暖,应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以下能源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石油和潮汐能 B . 太阳能和风能 C . 天然气和沼气
    4. (4)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除了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我们还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至少写出两点)
五、综合运用题
  • 31. 探索宇宙

    2019年12月26日,发生了日食,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日偏食,兴起了一波天文观测的热潮。

    1. (1) 观测日食,科学的方法是( )。
      A . 肉眼观测 B . 望远镜直接观测 C . 用装滤光镜的望远镜观测
    2. (2) 日食与月球的运动有关。日食这一天,太阳、月球和地球三者间的位置是( )。
      A . B . C .
    3. (3) 日食通常发生在农历初一,初一之后月相每天都会发生变化。2020年6月25日,五月初五的月相可能是( )
      A . B . C .
    4. (4)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完成首次飞行任务,成功将搭载的载人飞船试验船和货物送人预定轨道,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驱动火箭飞行的动力是( )。
      A . 重力 B . 弹力 C . 反冲力
    5. (5)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 反射面由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总面积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能看见更遥远暗弱的天体。从调试至今已发现102颗脉冲星。你认为未来探索宇宙会有什么新发现?这些发现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 32. 地球生命共同体

    资料一: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2019一nCoV )”。这是继2003年SARS事件后,又一起因人类“食用野味”,与带病毒的野生动物接触、感染,而引发的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资料二: 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SARS事件后被证明来自中华菊头蝠,果子狸与它们接触、感染后,再将病毒传染给食用它们的人类。

    资料三: 2019 年下半年,澳大利亚多地遭野火肆虐,造成至少33人死亡,约10亿野生动物丧命。

    资料四: 2020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日”,今年的主题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请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资料,推测2003年SARS病毒的传播路径可能是( )。
      A . 果子狸→人→蝙蝠 B . 蝙蝠→果子狸→人 C . 蝙蝠→人→果子狸
    2. (2) 蝙蝠的前肢指骨间有膜翼,运动方式是 ,但蝙蝠不是鸟类。它的繁殖方式是直接生小蝙蝠,并用乳汁哺育下一代,所以蝙蝠属于动物。
    3. (3) 澳大利亚大火造成大量野生动物的死亡,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除了大火之外,威胁野生动物生存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
    4. (4)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规定了禁止交易和食用的野生动物名录。你知道食用野生动物可能有什么危害吗?
    5. (5) 通过这场疫情,我们认识到地球上的生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生命共同体”。你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好的建议?(至少写两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