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1章 电与磁 /第2节 电生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一章 第2节 电生磁(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5-18 浏览次数:1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静止后,闭合开关S,滑片P向下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 B .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变弱 C .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所受摩擦力一直不变 D . 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条形磁铁可能静止,也可能向左运动
  • 2. 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条形磁铁,B是螺线管。闭合开关S,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将变阻器R的滑片缓慢向右滑动,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大 B . 表示数变大, 表示数变小 C .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 .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 3. 如图是一种磁悬浮地球仪的示意图,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内部有磁体的地球仪悬浮在空中。下列有关地球仪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想取下地球仪,应先切断电源 B . 这种装置是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来工作的 C . 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然要悬浮在空中,地球仪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 D . 换用一个质量较大的地球仪仍然要悬浮在空中,且距离不变,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就可以了
  • 4. 在治疗心脏疾病患者时,通常用一种被称为“血泵”的体外装置来代替心脏,以维持血液循环,其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软铁杆上,两者组成一个电磁铁,活塞筒在阀门S1、S2处与血管相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该装置工作中的某时刻,若电流从a端流进线圈,从b端流出线圈,则电磁铁受到左侧永磁体向左的作用力 B .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直流电源 C .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直流电源均可 D . 要使该装置能维持人体血液循环,线圈a、b间所接电源应为交流电源
  • 5. 下列关于电磁铁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和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B . 电磁铁能永久地保持磁性 C .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 .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S极出发,回到N极
  • 6.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通电螺线管M端放有一小磁针,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电螺线管M端为S极 B . 小磁针N极指向水平向右 C .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 D .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移动,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
  • 7. 如图所示,GMR是一个巨磁电阻,其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当闭合开关S1、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 B . 小磁针将顺时针旋转 C . 当P向左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指示灯变暗 D . 当P向右滑动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 8. 通电螺线管和磁体A磁极附近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处于静止。则( )

    A . 小磁针的b端为N极 B . 通电螺线管左端为N极 C . 电源“+”极为c端 D . 电源“+”极为d端
  • 9. 如图是奥斯特实验的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由小磁针的指向决定 B . 发生偏转的小磁针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C . 该实验电路可长时间连通 D . 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 10. (2020八下·温州期中) 如图,当通电后敲击塑料板,观察到铁粉分布情况是(图中“ ”为导线穿过塑料板的位置)( )

    A . B . C . D .
  • 11. (2019八下·余杭期末)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右端同定并保持水平,且与条形磁铁在同一平面和相同高度。当电路中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关S闭合后,电磁铁左端是S极 B . 开关S闭合后,条形磁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 . 滑片P向右移动时,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 开关S断开时,条形磁铁与电磁铁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 12. (2019八下·秀洲月考) 如上图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 B . 电源左端为“+”极 C . 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D . 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抽去电磁铁铁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增大
  • 13. (2019八下·乐清月考) 小明探究增强电磁铁的磁力时,在竖直弹簧上安装一个空心小铁块,上端放个带铁芯的螺线管,用一节电池供电,R 是滑动变阻器,可移动 P 改变 R 的阻值。若要弹簧的长度变长,下列操作中可行的是( )

    A . 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 B . 将P点向左移动 C . 抽出电磁铁内部铁芯 D . 把电池的正负极对调重新接入电路中
  • 14. (2018·绍兴模拟) 如图所示的A为电磁铁,B为铁芯,C为套在铁芯B上的绝缘磁环。现将A、B、C放置在天平的左盘上,当A中通有电流I时,C悬停在空中,天平保持平衡。当减少A中电流时,绝缘磁环C将向下运动。在绝缘磁环C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C与A还未碰撞),若不考虑摩擦及空气阻力,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天平仍保持平衡 B . 天平左盘先下降后上升 C . 天平左盘先上升后下降 D . 天平左盘一直下降至最低点
  • 15.

    如图所示,电磁铁的左下方有一铁块,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作直线运动,若铁块从电磁铁的左下方运动到正下方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上滑动,则(  )

     

    A . 电磁铁上端为S极 B . 铁块运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减弱 C . 铁块作匀速运动,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D . 铁块对地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 16. (2016八下·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为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通电螺线管对条形磁铁的斥力变大,则电源和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

    A . G接F,E接B,D接H B . G接F,E接A,D接H C . G接E,F接B,D接H D . G接E,F接A,D接H
  • 17.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彼得•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闭合S1、S2后,当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   )

    A . 电磁铁右端为N极 B . 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 .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增大 D .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减小
  • 18.

    如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D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 19.

    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与条形磁铁处于同一水平线放置,且左端固定,当开关S闭合,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下移动时,条形磁铁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

    A . 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B . 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C . 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 . 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 20.

    图中的两个线圈,套在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开关S闭合后,则(   )

    A . 两线圈左右分开 B . 两线圈向中间靠拢 C . 两线圈静止不动 D . 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二、解答题
  • 21. (2019八下·台州期末) 医学上对病人进行心脏手术时,病人的心肺功能由心肺机取代。心肺机的功能之一是用“电动泵”替代心脏推动血液循环。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电动泵”,电磁铁固定在电动泵的支架上,永久磁铁与活塞固定连接,活塞可以在左右一定的范围内往返运动,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 只能向外开、S2 只能向里开。工作时智能电源能产生周期性的电流(如图乙),使血液从S2 流向 S1。请说明电动泵的工作原理。

  • 22. (2019八下·绍兴期中) 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标出电源的“+”极和“﹣”极。

  • 23. (2019八下·杭州期中) 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 (1) 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 (2) 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3. (3) 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4. (4) 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 24. 如图所示,当给电磁铁M通电,发现弹簧开始被压缩,过一会儿,条形磁铁和弹簧重新处于静止。此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B端滑动,弹簧的长度逐渐变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弹簧在其弹性范围内)。

                 

  • 25. 如图所示,请将螺线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开关闭合后,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排斥,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会使斥力增大。

          

  • 26. 小明自制了一个带有电磁铁的木船模型,将它放入水中漂浮,闭合开关后,船头会向北方偏转。请在图上画出螺线管的绕线方法。

         

  • 27. 如图所示,请将螺线管、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开关闭合后,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排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上方弹簧的长度变短,并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

     

  • 28. (2017八下·萧山月考)

    为制作马蹄形电磁铁,将原本无磁性的软铁棒弯成“U”形,用导线在AB段绕几匝再跨到CD段绕几匝,然后将开关、电源、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电磁铁产生的磁性已用磁感线标出.画出导线在铁棒上的环绕情况并在棒的A、D端标明磁极.


  • 29. (2019八下·长兴期中) 小明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2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是小明通过实验测得的R1 , 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1. (1) 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 极(选填“N”或“S”)。
    2. (2) 当温度较低时,触点开关(选填“接通”或“断开”)。
    3. (3) 电磁继电器的电源两端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可不计,通过实验测得当电流为3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若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设定为150Ω时,恒温箱温度可达到℃。
    4. (4) 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90℃~150℃,可供选择的可变电阻器R2的电阻值有如下的几种,你选择    
      A . 0~100Ω B . 0~200Ω C . 0~1000Ω D . 0~1500Ω
  • 30. (2018八下·长兴月考) 如图甲所示,某恒温箱的加热电路由交流电源、电热丝等组成,其电路通断由控制电路控制,控制电路由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安装在恒温箱内)、可变电阻器R2、低压电源、开关等组成,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调节可变电阻器使得R2=110Ω,闭合开关,当恒温箱内温度升高到50℃时,由于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加热电路被断开,电池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忽略不计,请回答:

    1. (1) 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上端是 极。(选填“N”或“S”)
    2. (2) 恒温箱内温度不断升高时,电磁铁的磁性变,加热电路会因此被(选填“接通”或“断开”)
    3. (3) 调节可变电阻器使得R2′=170Ω,恒温箱内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加热电路被断开?
    4. (4) 整个装置在设计上有何不足之处?
三、实验探究题
  • 31. 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相似,其磁极可以用安培定则判定。

    1. (1) 图中螺线管A端是极。
    2. (2) 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圈组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因此应用安培定则也可以判断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极。现一单匝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其B端是极。
    3. (3) 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带电自转形成圆形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则形成圆形电流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选填“相同”或“相反”)。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那么地球带(选填“正”或“负”)电。
  • 32. (2019八下·黄岩期末)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 (1) 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 (2) 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3. (3) 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 , I2 , 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 33. (2019八下·秀洲月考) 如图所示,AB和CD是两根固定且平行的水平金属导轨,符号“×”表示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场的磁感线。现将空心簿铜管EF和GH垂直放在滑轨上,当拉动铜管GH使其向左移动时,发现铜管EF也立即运动起来。

    1. (1) 若拉动铜管EF使其向右移动时,则GH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
    2. (2) 当拉动铜管EF使其向右移动,GH紧跟着运动的过程中,导轨上的两根簿铜管可分别看作是电动机和发电机,其中铜管 可以看作电动机。
    3. (3) 本实验中EF和GH采用空心薄铜管而不采用铜棒的原因是
  • 34. (2019八下·乐清月考) 为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除了与是否带铁芯有关系之外,还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作了以下猜想:

    ①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电流大小有关;

    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度可能与    ▲    有关;

    小明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将猜测②的横线处补充完整
    2. (2) 小明在 A、B 两个铁钉的下方均匀地撒上铁屑,然后闭合开关观察到 A 吸引的铁屑要比B多,可以得出结论
    3. (3) 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另一个猜测
    4. (4) 像本实验这样将不易观察的磁场强弱通过观察比较吸引铁屑的数量来体现的方法称为转化法,下列实验中运用了相同方法的是  
      A . 研究分子的特性时,用黄豆和米粒混合实验; B . 研究电流的特点时,通过类比较水流帮助理解; C . 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
  • 35. (2019九下·温州竞赛)   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由于还没有发明电流表,欧姆做实验时,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仪器,在导线上方悬挂着扭力线磁针,它的旋转刻度越大表示导体中电流强度越大。实验电路图可简化为如图乙所示。

    1. (1) 开关闭合时,观浆到磁针能旋转,说明
    2. (2) 欧姆将几根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的铜导线分别接入电路(即乙图中的R),下表是实验测得的其中一组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导体长度/英寸

      2

      4

      6

      10

      18

      34

      66

      130

      磁针旋转刻度

      326.5

      300.75

      277.75

      238.25

      190.75

      134.5

      83.2

      48.5

    3. (3) 欧姆通过实验推导出公式:I=kU。公式中I代表通过导体的电流,U代表导体两端电压,欧姆将k命名为电导。请你写出电导与导体电阻的关系
  • 36. (2018八下·柯桥月考) 甲、乙两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平行地放一根直导线,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了。对于小磁针转动的原因,两同学有如下假设:

         

    甲:因为导线通电会发热,造成导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对流运动使磁针偏转。

    乙:因为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磁场对磁针产生了力的作用。

    请据此回答:

    1. (1) 没通电时,静止小磁针的N极总会指向地理的。(填“南方”或“北方”)   
    2. (2) 两同学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哪一个观点是正确的。他们调换电池的正负极,闭合开关,如果甲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预计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37. (2018八下·绍兴月考) 把超强磁铁分别吸附在干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制成电磁动力“小车”,并将它放入铜质螺线管中,如图甲,“小车”就能沿着螺线管运动。图乙是它的示意图。

    1. (1) 在图乙上画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 (2) 实验中发现,必须将“小车”全部推入螺线管,“小车”才能运动,“小车”运动的原因是
    3. (3) 进一步探究发现,“小车”运动的方向与电池正负极位置和超强磁铁的极性有关。将如图乙装配的小车放入螺线,则小车的运动方向是
    4. (4) 要使“小车”运动速度增大,请提出一种方法:
  • 38.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 (1) 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电磁铁磁性越强。
    2. (2) 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极;电磁铁 (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
    3. (3) 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电源

      电路的总电压/伏

      吸引大头针数量

      一个新电池

      1.5

      较多

      两个新电池串联

      3.0

      最多

      一新一旧电池串联

      1.3

      较少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的电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 39.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电路图。


    1. (1) 增大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 “右”)移动。

    2. (2) 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

      通电螺线管中有无铁芯

      无铁芯

      有铁芯

      线圈匝数

      50匝

      50匝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 / A

      0.8

      1.2

      1.5

      0.8

      1.2

      1.5

      吸引大头针的最多数目 /

      0

      0

      0

      3

      5

      8

      同学们发现无铁芯组实验中没有吸引起大头针,那么通电螺线管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了这几次都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 (3) 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时,另一组的同学提出一个新问题:“当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一定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是否还与线圈内的铁芯大小(粗细)有关?”现有大小不同的两根铁芯,请根据你的猜想并利用本题电路,写出你验证猜想的简要操作方案: 。

  • 40.

     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中,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1. (1) 当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 发生偏转(填“会”或“不会”),说明通电螺丝管与小磁针之间是通过 发生力的作用.

    2. (2) 用铁屑来做实验,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情形,它与 磁铁的磁场分布相似.为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 真实存在的.

    3. (3)

      为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性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对螺线管可能的电流方向和绕线方式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实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只与它的 有关,且这个关系可以用 判断.

    4. (4) 闭合开关S,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在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感线是从 极发出,最后回到 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