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焦作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5 浏览次数: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门关既是丝绸之路重要关隘,也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题材和各种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唐代有关玉门关题材的诗歌有百余首,这些诗作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

    玉门关题材诗歌丰富了唐诗表现天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理空间。唐代玉门关题材诗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表现战争的诗歌;二是描写民族交流融合的诗歌;三是表现西北边塞风光的诗歌;四是反映边患给社会民生带来深广影响的诗歌。上述四方面都是唐代之前中国诗学涉之不深或未涉及的内容。如描写西北大漠风光的诗歌,唐代以前虽有乐府诗涉及,但多为虚写。有唐一代,西域山川、国度、物产大量出现在玉门关题材诗歌中。它们生动展现了玉门雄关的辽阔之景和西域的丰富物产、独特民俗,可视为民族志和民族文学的文本,无疑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内容,将中国文学地图向西北边疆拓展。

    玉门关题材诗歌有力地提升了唐诗的刚健气度。唐诗的刚健气度得益于巍峨雄关的激荡。唐王朝国力强大,玉门雄关是中原王朝开疆拓土与对外开放的坚强后盾,也滋养着大唐诗人刚健向上、彪悍勇武的精神力量:“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四)他们远赴玉关,效命沙场,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诗歌风貌,更使唐诗在对大漠雄关的歌唱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玉门关、阳关、铁门关等雄关峙立,构筑起以长城为核心的边防体系,保障着丝路畅通,大量城外文明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原。粗犷胡风的浸润,成为唐诗刚健气质形成的另一重要动因。

    玉门关将民族自信刻入中国文学的书写之中。作为护卫中原王朝的战略屏障,玉门关扼西域之咽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基之所在。“都护征兵日,将军破虏时。扬鞭玉关道,回首望旌旗。”(李华《奉使朔方赠郭都护》)唐人的民族自信跃然纸上。之所以有此,玉门关及其勇敢尚武品格乃是其力量之源。即使在晚唐日暮途穷的国运中,唐彦谦“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的歌唱,仍流淌着一腔激情锐气。

    玉门关地处边陲,地势高峻、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加之周围茫茫黄沙、大漠戈壁、蜿蜒长城、亭障烽燧、西域胡风,构成了一幅幅辽阔、粗犷、荒凉、壮美的边塞图景,具有一种“巨大的、野蛮的、粗犷的气魄”(狄德罗语),恰好与唐代诗人昂扬豪迈的人生理想相合拍。“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明月、天山、云海、玉关,意象极为阔大壮观,语言极富张力,给人以壮美辽阔之感。这些带有原始性、异质性、不同文明交流融合而特有的雄健气度,“就可能给中原文学输进一些新鲜的、不同于原来文明的新因子”(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玉门关题材诗歌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由此而获得呈现。

    (摘编自霍志军《玉门关上话唐诗》)

    1. (1) 下列有关玉门关题材的诗歌,不能体现出唐人刚健向上、彪悍勇武的精神力量的一项是(   )
      A . 玉关西路出临洮,风卷边沙人马毛。寺寺院中无竹树,家家壁上有弓刀。(朱庆馀《自萧关望临洮》) B .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C .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戎昱《塞下曲》) D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三段从雄关的激荡和胡风的浸润两方面,说明了唐诗刚健气度形成的原因。 B . 文章从丰富内容、提升气度、展示自信三方面闸述了玉门关题材诗歌独特的价值。 C . 文章最后引用狄德罗和杨义的话,印证了玉门关题材诗歌与唐代诗人人生理想的合拍。 D . 文中作者为阐明看法,多次以唐代诗人具体的玉门关题材诗歌为例,增强了说服力。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和唐代各种文化传播的集散地,玉门关在文化传播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B . 从唐代玉门关题材诗歌主要的四方面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的边塞诗可以看作是玉门关题材诗歌。 C . 唐代的玉门关题材诗歌不仅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内容,也可以当作研究民族志和民族文学的文本。 D . 玉门关有着重要地理位置,又有勇敢尚武品格,这都是唐人民族自信的力量之源,即使是晚唐文化也不乏激情锐气。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25日16时,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这既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个标志,也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奔向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此前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这份重要文件的主题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之策,也是开启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摘编自《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材料二:

    如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的问题。2020年3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2月,在贵州考察时,总书记指出,“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重要论述,为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接续支持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提供了根本遵循。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丝毫不亚于脱贫攻坚。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就一定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辉煌的成就,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摘编自李民圣《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材料三:

    民资安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历史性转移,首先源于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究成,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更夯实了“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根基,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我们进一步彰显了制度优势、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这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信心和底气。

    观察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征程不难发现,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政策实施、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脱贫成果不断巩固的重要原因。从党的十九大擘画乡村振兴战略,到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推动贫困地区步入发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唯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变成现实。

    (摘编自桂从路《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B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方向,主题词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就此作出总体部署。 C . 当前及今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体现了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 D . 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党的十九大开始擘画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制定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之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B .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只有持续奋斗,真抓实干,才能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辉煌的成就,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C . 制度优势和人民的精气神是我们做好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气,做好乡村振兴对巩固当前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D . 要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让农业、乡村、农民的目标变成现实,就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 (3) 我国实施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光

    鲁迅

    陈士成一见县考的榜,便先在十二张榜的圆图里细细地搜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凉风吹动他斑白的短发,初冬的太阳还是很温和的来晒他。但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考了秀才,上省去乡试……绅士们千方百计的来攀亲,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屋宇全新了,门口是旗杆和匾额……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又像受潮的糖塔一般,一时倒塌,只剩下一堆碎片了。他觉得涣散了身躯,惆惘的走向归家的路。

    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读书。“回去罢。”他迟疑了片时,这才悲惨的说。他们一溜烟跑走了。

    “这回又完了!”他大吃一惊,这分明就在耳边的话,回过头去却并没有什么人,仿佛听得嗡的敲了一声响,自己的嘴又说道:“这回又完了!”

    他屈指想,十一,十三回,连今年是十六回,竟没有一个考官懂得文章,有眼无珠,也是可怜的事,便不由嘻嘻的失了笑。然而他愤然了,蓦地从书包布底下抽出誊真的制艺和试帖 , 往外走,刚近院门,却看见满眼都明亮,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便禁不住心头突突的狂跳。

    别家的炊烟早消歇了,而陈士成还不去做饭。空中青碧到如一片海,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士成的全身。他还在房外的院子里徘徊,耳边似乎听到急促的低声说:“左弯右弯……”

    他耸然了,记得了。那时他不过是十岁有零的孩子,躺在竹楣上,祖母便坐在榻旁边给他讲有趣的故事。伊说是曾经听伊的祖母说,陈氏的祖宗是巨富的,这屋便是祖基,祖宗埋着无数的银子,有福气的子孙一定会得到的罢,然而至今还没有现。至于处所,那是藏在一个谜语的中间:“左弯右弯,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论斗。”

    今天铁镜的光罩住了陈士成,白光如一柄白团扇,摇摇摆摆的闪起在他房里了。“也终于在这里!”他说着,狮子似的走进那房里去,但不见了白光的影踪。他慢慢的再定睛,白光却分明的又起来了,这回更广大,而且在靠东墙的一张书桌下。陈士成不知怎的有些怕了,就张皇的点了灯。他移开桌子,极小心的,一锄一往下掘。然而深夜究竟太寂静了,尖铁触土的声音,总是钝重的不肯瞒人的发响。

    陈士成心里仿佛觉得空虚了。这其间,触着一种古的小东西了。他谨慎的挖起那东西来就灯光下仔细看时,那东西斑斑驳驳的像是烂骨头。他已经悟到这许是下巴骨了,而那下巴骨也便在他手里索索的动弹起来,而且笑吟吟的显出笑影,终于听得他开口道:“这回又完了!”

    他栗然的发了大冷,同时也放了手,便再不敢向那边看,但忽而耳朵边又听得窃窃的低声说:“这里没有……到山里去……”

    陈士成似乎记得白天在街上也曾听得有人说这种话,他不待再听完,已经恍然大悟了。他突然仰面向,月亮已向西高峰这方面隐去,远远离城三十五里的西高峰正在眼前,周围便放出浩大闪烁的白光来。他奔跑着,这白光又远远的在前面了。

    “是的,到山里去!

    他惨然的奔出去了。灯火结了灯花毕毕剥剥的炸了几声之后,便渐渐的缩小以至于无,那是残油已经烧尽了。

    第二天,有人在万流湖看见一具浮尸。那是一具男尸,五十多岁,浑身也没有什么衣裤。或者来说这就是陈士成,但邻居懒得去看,也并无尸亲认领,于是便由地保埋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改)

    (注)①民间传说,埋藏着珠宝金银约上方有时会有白光游移飘忽。这是封建迷信的说法。②圆图:科举时代县考初试公布的名榜,将每五十名考取者的姓名写成一个圆图。③制艺和试帖;科举考试规定的公式化的诗文。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通过只言片语就刻画出陈士成的心理,如“连一群鸡也正在笑他”一句反映了陈士成落榜后悲凉、绝望的心境。 B . 陈士成多次参加科考,却屡试不中,他认为是考官有眼无珠,不懂他的文章,其实主要在于他为人愚昧,学识低。 C . 小说围绕陈士成因落榜而产生白光的幻觉,最终为追逐白光落水而亡来构思,暗示陈士成的命运如同惨淡的白光。 D . 文章的结构精巧,把陈士成十六回应考不中的遭遇,集中在一天内体现,以陈士成的内心独白推动情节的发展。
    2. (2) 文章多次出现“这回又完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本文中的陈士成和《祝福》中的祥林嫂,两人有哪些相似点?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 , 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 , 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年少初学,专欲撞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节选自《史记·贾谊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B .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C .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D .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迁”指官职调动,“乔迁”可指祝贺别人升官,“累迁”指多次升迁,“超迁”指越级提拔。 B . “正朔”指农历正月十五。“正”即正月,“朔”即十五。文中指颁布新历法,定正朔。 C . “公卿”即三公九卿,泛指高官。“公”是古代五等爵位之首,“卿”是古代的高级官名。 D . 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被誉为“中华诗祖”。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贾谊少有才名,受到吴公赏识。他十八岁就以能诵诗善文闻名郡中,河南太守吴公对他非常器重,并向孝文帝举荐他。 B . 贾谊敢于进言,劝止皇帝封侯。他提议修订各项法令制度以代替秦制;不赞成封淮南厉王的儿子为列侯,但文帝未采纳。 C . 贾谊受到诽谤,故被文帝疏远。一些朝臣诋毁他年少学浅,想专权弄事,文帝不再重用他;他内心失意,过湘水时,作赋凭吊屈原。 D . 贾谊心存愧疚,过于感伤而亡。文帝欲用他做梁怀王太傅,便征召他回京,他因梁怀王之死而深深自责,三十三岁郁郁而终。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

      ②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杜位

    杜甫

    近闻宽法离新州 , 想见怀归尚百忧。

    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

    干戈况复尘随眼,鬓发还应雪满头。

    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①杜位,杜甫族弟,曾被贬新州。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名,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叙事,在杜位调离之时写下此诗。次句抒情,归期难料,难以相见。 B . 颔联以“已是十年流”强调杜位被贬时间长,族弟的遭际令人悲伤。 C . 尾联中“心绪乱”与首联中“尚百忧”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繁多。 D . 尾句想象两人过去同游曲江的快乐,表现了诗人对杜位即将归家的喜悦。
    2. (2) 颈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2. (2) 韩愈《师说》中“”两句,表明受门阀制度观念影响,当时士大夫对“从师”的错误认识。
    3. (3) 杜甫《登高》中的“”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都是诗人借猿声来表情达意。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你好,李焕英》从一个约15分钟的小品到一部2小时的电影,并非时间的拉伸和容量的         那么简单,如果不在守正创新上下足功夫,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从当前的票房、口碑来看,电影显然没有让观众失望,创作团队四年磨一剑的         , 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电影获得市场成功的诀窍。

    电影对小品最主要的继承,即沿用了小品的情节建构,然而电影从情感深化和主题拓展两个方面实现了对小品的超越。         , 《你好,李焕英》虽然跟从了“穿越时空”这种当下影视剧的潮流,(        )。一些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也常常以时空穿越、意识流、梦境、玄想等方式         , 比如《红楼梦》即以僧道论石、太虚幻境开篇。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截至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 B . 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左右,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 C . 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亚军。 D .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截止3月6日,电影《你好,李焕英》累计票房已超过50.4亿,成为中国影史亚军票房。
    2.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扩充        苦心孤诣        毋庸置疑        呈现 B . 扩大        苦心孤诣        毫无疑义        出现 C . 扩充        处心积虑        毋庸置疑        出现 D . 扩大        处心积虑        毫无疑义        呈现
    3. (3)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B . 却是为了方便剧情讲述 C . 但也只是一种艺术手法 D . 但仍然是现实主义的内容
八、语言表达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概括性善论和性恶论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其原因司马迁早有指出,《史记》将孟子与荀子合传,是有其充分考虑的。孟子生当战国前期,社会政治状况毕竟要好一些,使人感觉尚有药可救。而荀子生当战国末年,所感受到的社会环境的险恶,以及来自儒家统系的责任感和心理压力,在孟子之上。孟子讲仁义,把仁义概念建立在对人的心理分析之上。为了强调仁义,所以深自树立,高自标榜,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荀子讲仁礼,当时的情况已是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固不宣倡言心性之善,于是只有深明其悉,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直至向“法”过渡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它们的核心仍然是“仁”。

  • 9. 下面是某赞助商给河南省自行车队拟发的一封祝贺信的主体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河南省自行车队在今年的全国场地自行车联赛暨锦标赛上囊括了四枚金牌,充分展示了河南作为自行车运动强省的实力。贵公司对此感到十分震惊,对河南省自行车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惠赠一批体育用品,今后仍将善始善终地支持河南省自行车队。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段时间,我国科技成就非凡:“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动采样返回、“九章”量子计算机研发成功、世界最大最先进可控核聚变装置首次放电、“天问一号”即将登陆火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彰显出我国科学家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精神。

    对于我国科学家爱国、奉献、求实、创新的这四方面精神,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方面?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