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沪教版物理2021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1)

更新时间:2021-05-07 浏览次数:13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八下·柳州期末) 如图所示的滑轮中作为动滑轮使用的是( )
    A . B . C . D .
  • 2. (2017·江都模拟) 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有长方形木块C,恰好使木块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有水平力F由A向B缓慢匀速推动,在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 )

    A . 大小不变 B . 逐渐增大 C . 逐渐减小 D . 先增加后减小
  • 3. (2020九上·通榆月考) 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 . 盛夏时,吃雪糕解暑 B . 搓手时,手感到热 C . 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 D . 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 4. (2020九上·自贡开学考) 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大小为40N的拉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升。已知滑轮上升的速度为0.2m/s,不计滑轮和绳重及轮与绳间的摩擦,则物体A的重力及上升速度是(   )

    A . 40N 0.2m/s B . 40N 0.1m/s C . 20N 0.4m/s D . 20N 0.1m/s
  • 5. 如图所示,木块沿光滑斜面从顶端下滑的过程中,木块的(   )

    A . 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B . 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C .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 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 6. 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上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量最小为(g取10N/kg)(  )

    A . 15N B . 6N C . 3N D . 1.5N
  • 7. (2017·城中模拟) 当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开动进行洒水作业时,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析正确的是(   )
    A .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B .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 . 动能、重力势能都减小 D . 动能、重力势能都增大
  • 8.

    身高相同的兄弟二人用一根重力不计的均匀扁担抬起一个900N的重物.已知扁担长为1.8m,重物悬挂点与哥哥的肩之间的距离OA=0.8m,如图所示.则(  )

    A . 以哥哥的肩A为支点,可计算出弟弟承担的压力为600N B .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4:9 C . 以O为支点,可计算出兄弟二人承担的压力之比为9:5 D . 以弟弟的肩B为支点,可计算出哥哥承担的压力为500N
  • 9. 工人们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入厂房,他们设计了如图 所示的四种方案( 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 B . C . D .
  • 10.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到两液体的比热容(  )

     

    A . 甲液体的比热容大 B . 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C . 甲、乙两液体的比热容一样大 D . 无法判断
  • 11. (2019九上·高州月考) 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 .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 D .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 12. (2018九上·鱼台期中)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物体,A的比热容大些,当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再立即把它们相互接触,不计热量损失和物态变化。则( )
    A .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 B向A传递热量 C . A向B传递热量 D . 无法确定
  • 13. (2017九上·宝鸡月考) 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   )

    A . 甲液体吸热本领小于于乙液体 B . 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C .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 . 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 14. (2020九上·广东开学考) 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从A点到B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B . 从B点到C点运动员减速下落 C . C点时运动员动能最大 D . 从A-B-C运动员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 15. (2018九上·无锡期中) 干泥沙的比热容是水的 , 干泥沙与水的质量之比是2: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5:4,则水和干泥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 1:8 B . 8:1 C . 8:25 D . 5:8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 25. (2019九上·兴宾期中)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物体的吸热及放热情况,他们把10kg的水从20℃加热到70℃;接着把一根质量约为10g的铁钉,从825℃的高温炉中取出,冷却至25℃。(c=0.46×103J/(kg·℃),c=4.2×103J/(kg·℃))求:
    1. (1) 水吸收的热量;
    2. (2) 铁钉放出的热量。
  • 26. (2021八下·浦东新月考) 小王爸爸骑着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功率200瓦匀速直线行驶,速度为5米/秒,求:
    1. (1) 该车在600秒内行驶的路程;
    2. (2) 该车在600秒内牵引力所做的功;
    3. (3) 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
  • 27. (2020八上·上海期末) 如图所示,用质量分布均匀的刚性板AB做成杠杆,O为支点,OA=OB=2m,地面上一质量为2kg,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铁块M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系于OB的中点C处,此时AB恰好静止于水平位置,且细线恰好被拉直,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4N。现将小滑块P(小滑块的大小不计)放在O点的正上方的板上,对P施加F=2N的水平向左的推力,使P沿O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得小滑块P向左移动0.4m时,绳子对C点的拉力为8N。(g=10N/kg)求:

    1. (1) 小滑块P的质量。
    2. (2) 小滑块P向左移动过程中推力最多做多少功?
四、作图题
五、实验探究题
  • 30. (2018九上·鸡泽月考) 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 (1)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 (2) 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 (3)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4. (4) 该实验所用主要研究方法
  • 31. (2017九上·锡山期中)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甲、乙所示.

    1. (1) 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2. (2) 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
    3. (3) 如图乙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选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F2(选填“<”“=”或“>”).

    4. (4) 乙同学用图丙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当杠杆水平平衡时,与甲同学得出的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可能的原因是:.

  • 32. (2020八下·上海月考) 某小组同学为了探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从实验室借取了弹射器、纸盒、质量与形状不同的物体(已知m=m<m=m),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实验。实验中,纸盒的初始位置始终相同,利用弹射器控制每次物体弹出时的速度相同。实验过程与结果如图(a)、(b)、(c)、(d)所示。

    1. (1) 本实验通过观察来比较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
    2. (2) 图(a)、(c)或图(b)、(d)是在研究运动物体做功本领的大小与的关系。
    3. (3) 他们分析比较图(a)、(b)或图(c)、(d)后认为:质量、速度相同的不同物体,球形的物体比方形的物体做功本领更大。您他们的观点(选填“赞同”或“不赞同”),您的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