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运动和力 /第5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三章 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4-15 浏览次数:29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A . 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 . 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 . 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 . 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 2. 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水平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 . 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 . 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 . 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 . 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 3.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 )

    A .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 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 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 4. (2020·柯桥模拟) 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均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B . 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 5. (2020·上城模拟) 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围棋讲座就会发现,棋子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可以移动,但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棋子不会掉落是因为(    )。
    A . 质量小,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B . 棋盘对它有很大的吸引力 C . 受到棋盘对它向上的磨擦力 D . 受到空气的浮力
  • 6. (2020·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质量均为m,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弹簧测力计通过一根细线竖直向上拉磁铁A,若弹簧测力计读数为mg,则B对A的支持力F1以及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分别为( )

    A . F1=0,F2=mg B . F1=mg,F2=0 C . F1>0,F2<mg D . F1>0,F2=mg
  • 7. (2020·桐乡模拟) 某同学用夹子把小刀和勺子固定成“八”字后,将牙签插到“八”的中间位置,再把牙签的中间部分搭在水杯口的边缘上。这时,在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小刀和勺子竟然在牙签上保持住了平衡。如果把夹子、小刀、勺子和牙签视为整体,牙签与杯口接触点为支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整体重心位于支点的正下方 B . 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小刀的一侧 C . 整体重心位于靠近勺子的一侧 D . 整体重心位于靠近杯口中心处
  • 8. (2020八上·杭州月考) 在事先已完成平衡调节的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各放大半杯水,天平仍平衡。然后在左盘的杯中放入一个空心铜球,在右盘的杯中放入一个空心铝球,结果铜球沉到杯底,铝球漂浮在水面上,并且两个杯中的水都没有溢出(水的质量不变)。若两球质量相等,则下列有(    )
    A . 天平仍平衡 B . 天平不平衡,左端下沉 C . 天平不平衡,右端下沉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天平是否仍平衡
  • 9. 如图所示,有四块相同的砖块,被A、D外两侧两块竖直的木板左右夹住,砖块处于静止状态,问此时B砖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

    A . 三个 B . 四个 C . 五个 D . 六个
  • 10. (2019七下·杭州期中) 如图所示,两个长方体物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处在静止状态。两物块的材料已在图中标明,四幅图中上下物块的质量均相等。对四幅图中两物块接触处的弹力大小和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大小情况,有下列判断:①乙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可能最大;②四幅图中的两物块间弹力一样大;③丁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最大;④四幅图中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样大;⑤乙、丁两图中两物块间的弹力一定相等(磁铁能吸引铁、钴、镍金属,磁铁之间有引力或者斥力)。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④ D . ①④⑤
  • 11.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今对小球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对小球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最后达到平衡。平衡后状态可能是图(   )

    A . B . C . D .
  • 12. (2018八上·宁波月考) 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1N,则弹簧秤 A 和 B 的示数分别为( )

    A . 1N,0 B . 0,1N C . 2N,1N D . 1N,1N
  • 13. (2018·慈溪模拟) 日本石头平衡大师Kokei Mikuni能以近乎不可能的角度将石头堆叠在一起保持静止。右图是他的一个作品的照片。下面对图中A、B两块石头说法正确的是(    )

    A . B对A作用力一定经过A的重心 B . B对A作用力就是A的重力 C . B对A的支持力大于A对B的压力 D . B与A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 1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B . 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C . 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D . 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
  • 15.

    图1中,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1丙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点后下落(如图1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一直做加速运动 B . 小球在A点处于静止状态 C . 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 D . 小球离开弹簧前,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
  • 16. 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 (1) 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数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
    2. (2) 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 (3) 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
    4. (4) 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
  • 17. 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s-t图像,在图示的OA、AB、BC、CD、DE几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的过程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过程是

  • 18. 在图甲、乙中,河里停着两只完全相同的小船,两船离岸的距离相等,船上各站着一个质量相等的人,河岸上也各站着一个人,现要使两船靠岸,甲图中只有岸上一人用力F收绳,乙图中岸上和船上的两人都用力F收绳,则(选填“甲船先”“乙船先”或“甲、乙两船同时”)靠岸。

  • 19. (2020·杭州模拟)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两串联的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N和N;若两人还是用4N的力拉这两并联的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N和N;

     

  • 20. (2019八上·浙江期中) 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水平桌面上的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向上缓慢提升,其示数F与上升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试解答下列问题。

    1. (1) 钩码所受的重力为N;
    2. (2) 当h=4cm时,桌面对钩码的支持力是N。
  • 21. (2019八上·宁波期中) 起重机吊装一个重为1000N的工件,当起重机以2m/s的速度吊着工件匀速直线上升时,忽略阻力,工件受到拉力的大小为N;当起重机以5m/s速度吊着工件匀速直线下降时,工件受到的拉力的方向为(填“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当起重机吊着工件以4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工件受到的拉力的大小为N。
  • 22. 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成正比,与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Sv2 , 其中k为比例常数。又已知球的体积公式:V=4/3πr3(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落地前最终都做匀速运动。
    1. (1) 雨滴落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与受到阻力之间的关系
    2. (2) 下图中能正确反应雨滴下落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A . B . C .    D .
    3. (3) 设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则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23. 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

  • 24. (2018八上·宁波月考) 马拉着载有 1000kg 货物的雪橇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橇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前 2 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 , 此 时 雪 橇 在 水 平 方 向 受 到 的 阻 力 是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 6 秒时,拉力大小与第 1 秒时相比较是拉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 25. (2020八上·杭州期中) 在北京某科技馆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如图所示)。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
    1. (1) 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7N,可以判定飞机受到了一个新的力。根据你的分析,飞机受到的该力大小为,方向为

    2. (2) 如表是某小组研究该力的大小与风速关系的实验数据。

      风速(m/s)

      5

      10

      15

      20

      25

      30

      35

      托盘测力计的示数(N)

      14.5

      13.0

      10.5

      7.0

      2.5

      0

      当风速达到30m/s以上,托盘测力计的示数为0,说明了什么

    3. (3) 如图乙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根据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 (4) 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Q1 , 而以8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Q2(Q1、Q2均小于15度)。请比较Q1、Q2的大小关系:
  • 26.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和丙所示。由图像可知:

    1. (1) 当t=1s时,物体处于(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状态。
    2. (2) 当t=3s时,物体受到的阻力为N,阻力的方向
    3. (3) 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推力和阻力是否为平衡力
  • 27. (2018七下·柯桥期中) 如图甲是小东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 (1) 小东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同或相反),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 (2)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东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3) 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

      小东下一步的操作是:

    4. (4) 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东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 . 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B . 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 . 减少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 小卡片容易扭转
四、解答题
  • 28. (2019九上·萧山月考) 如图所示,一气球与所挂物体的总质量为 5m,气球所受浮力始终保持 40N 不变,气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 f=kv(k 为常数),此时气球以 2m/s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减少所挂物体,使气球与剩余物体的总质量变为 3m, 经过一段时间后,气球恰好以 2m/s 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浮力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N/kg)

    1. (1) 画出气球与所挂物体以 2m/s 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示意图。
    2. (2) 计算出 m 的大小。
    3. (3) 若去掉所挂的所有物体,气球的质量为 m,则气球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