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专题17 古代诗歌阅读之...

更新时间:2017-11-29 浏览次数:577 类型:一轮复习
一、诗歌鉴赏
  • 1. (2016高三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奉寄韦太守陟①

    (唐)王维②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①韦太守陟曾任吴郡、襄阳等地太守。②王维在边关写此诗。③高馆:驿馆。④岁方晏:一年将尽。

    1. (1) 本诗前六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2.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 2. (2017高三下·银川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阙题

    刘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人简介:刘眘(shèn)虚,唐代诗人。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注】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 . “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孤寂生活。 C . “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 . “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E . 三,四两句写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2. (2) 这首诗中的写水之句堪称妙笔,其中“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最为突出。请结合全诗对此二句作简要赏析。

  • 3.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小题。

                                          生查子

                                              晏几道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 (1) 请对“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中的“长”和“少”二字的表达效果加以赏析。

    2. (2) 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②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当三峡之口。

    1. (1) 诗中虚实结合手法较突出,请结合首联与颈联,分别找出其中实写与虚写内容。

    2. (2) 诗人在送别两位被贬的友人时,感情较复杂,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5. (2016高三上·厦门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奉陪郑驸马韦曲【1】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释:【1】韦曲:唐代长安游赏胜地,杜甫作此诗时,久住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 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园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该尽情饮酒。 C . ”白发好禁春”头发花白了更要好好享受这美丽的春色。 D . 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写出寻春过程中的曲折。
    2. (2)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2017高一下·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 , 高处独从容。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①碧霄:隐净山有碧霄泉。②鼍:鼍龙,扬子鳄。③匕箸:羹匙和筷子。

    1. (1) 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B . “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 . “电掣”句用金蛇、灵鼍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 . “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E .
    2. (2) 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 7. (2017高一下·南昌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芳草渡

    【宋】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撚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①,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 B . 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C . 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D . 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描写、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E . 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2. (2) 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 8.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 (1) 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
    2. (2) 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 9. (2017高三下·江苏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疏帘淡月·秋思

    张辑

        梧桐雨细,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润逼衣篝①,线袅蕙炉②沉水③。悠悠岁月天涯醉。一分秋、一分憔悴。紫箫吹断,素笺恨切,夜寒鸿起。

        又何苦、凄凉客里。负草堂春绿,竹溪空翠。落叶西风,吹老几番尘世。从前谙尽江湖味。听商歌、归兴千里。露侵宿酒,疏帘淡月,照人无寐。

    【注】①衣篝:熏衣用的竹熏笼。②线袅蕙炉:香炉中的烟雾呈线状缓缓升起。③沉水,一种名贵的香料。

    1. (1) 有人评价张词“一分秋、一分憔悴”一句“看似平淡,实经熔炼,读来意蕴沉厚,耐人回味”,这句诗妙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 (2) 秋夜静思,词人因为哪些愁绪而“无寐”?请结合全词分析鉴赏。
  •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秋 思

    【宋】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注】①本诗写于嘉泰三年,这年陆游七十九岁,居住在山阴故乡。②元龙:陈元龙,即陈登,三国时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1.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 . “江湖浪迹一沙鸥”中的“沙鸥”这一意象和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天地一沙鸥”中的“沙鸥”特征相同。 B . 诗歌的颔联写到“事大如天醉亦休”,可见诗人整天惦记国家大事,有时甚至借酒浇愁,以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C . “砧杵敲残深巷月”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将妇女的砧杵捣衣之声与月亮的残缺之形结合,表现了诗人落寞的心境。 D . 诗歌的尾联,借陈元龙的典故,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闲居在家却又欲获高位而不得。 E . 诗歌的颈联借助“砧杵”“残月”“梧桐落叶”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景象,借景抒情表达内心的孤寂之情。
    2. (2) 此诗写秋日所感,表现了作者过着闲适生活但又不安的矛盾心情,试结合全诗做具体的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