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

更新时间:2017-11-10 浏览次数:735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填充题</b>
  • 1. 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石油分馏 B . 光合作用 C . 钢铁生锈 D . 食物腐败
  • 2. (2017·苏州模拟)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加热液体
  • 3. 某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的是( )
    A . K2CO3 B . CO(NH2)2 C . KNO3 D . Ca(H2PO4)2
  • 4. 立夏粥是一种节气美食,它是用大米作主料,以精肉、香椿的嫩芽、红枣等十几种为辅料熬制而成。下面有关立夏粥熬制原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香椿的嫩芽富含油脂 B . 大米中主要含有糖类物质 C . 红枣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D . 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 5. “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 单宁酸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C . 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 6.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夏天室外的铝导线会变长

    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

    B

    一氧化碳能燃烧和二氧化碳不能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

    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铁钉浸泡在食盐水中生锈速度加快

    食盐是铁生锈的催化剂

    A . A    B . B    C . C    D . D
  • 7.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 . 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 C . 蛋清溶液中滴加浓硝酸,微热,产生黄色沉淀 D . 在马铃薯片上滴几滴碘水,马铃薯片表面变成蓝色
  • 8. 在一个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增加 B . 该反应所属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 . 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 9.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有错误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MnO2

    K2MnO4

    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B

    MgCl2溶液

    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C

    CaO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D

    Cu

    Fe

    用磁铁充分吸引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A中的溶质有2种 B . Ⅰ、Ⅱ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C . 溶液A的质量大于溶液B D . 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二、<b >信息分析题</b>
  • 11.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氦气
    2. (2) 最简单的有机物
    3. (3) 标出硝酸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2. 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1. (1) 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含有(填一种微粒符号)较多的水称为硬水。
    2. (2)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蒸馏水中,不断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填序号)。
      A . 硫酸铜 B . 粉笔灰 C . 蔗糖 D . 食用油
    3. (3) 下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

      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氯气和一种强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X+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3. 下图是某燃气热水器的内部构造示意图。

    1. (1) 热值是指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常见三种燃料的热值及1kg燃料燃烧产生的CO2和SO2的质量如下表。

      燃料

      热值kJ/kg

      燃烧产物的质量/g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汽油

      约48000

      2900

      5.0

      天然气

      约56000

      2500

      0.1

      约33000

      2500

      11.0

      结合上表数据分析:以上三种燃料中最清洁高效的能源是,理由是

    2. (2) 当“空气进气孔”部分堵塞,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有毒的气体;燃气热水器中的热交换器采用了回形管结构,它的优点是
三、<b >简答题</b>
  • 14. 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下面三幅图分别描述的是古人炼铁、炼铜和炼锌的场景。

    1. (1) 图1中,古人将木炭与铁矿石堆入炉内,并鼓入空气,利用生成的CO将Fe2O3转化为铁单质。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图1中,为了保持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原因是
    3. (3) 图2中,古人将铁片放入富含硫酸铜的小溪中,获取铜单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4. (4) 图3中,古人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木炭一起密封在泥罐中,在下面垫上煤炭加热,冶炼锌单质。泥罐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ZnCO3 ZnO+CO2↑ CO2+C 2CO  ZnO+CO Zn(气态)+CO2

      其中,用泥罐密封是炼锌的关键,请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其原因

  • 15. (2018·通州模拟) 可以利用手持技术较准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P/分别是反应结束时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1. (1) 红磷燃烧的方程式为
    2. (2) 为什么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请说明原因
    3. (3) 能否用木炭来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请结合图进行说明
  • 16. 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 (1)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g 。
    2. (2) 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 (3) 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CaCl2的质量分数。
四、<b >探究题</b>
  •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明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 , 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2. (2) 小海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实验时发现氧气流很不平稳,小涛提出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上图中的 装置(填字母序号)。
  • 18. 实验小组同学用完全相同的4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验证CO2的化学性质。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实验

    操作

    现象

    向瓶①内倒入20mL体积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瓶子均变瘪,变瘪程度依次为

    ①<②<④<③

    向瓶②内倒入20mL体积饱和石灰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向瓶③内倒入20mL体积5%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向瓶④内倒入约8mL体积氢氧化钠固体,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1. (1) 根据实验1的现象能否证明二氧化碳_填:能或否)与水反应,你的理由是
    2. (2) 实验2除了观察到瓶子变瘪之外,你还会观察到_现象。
    3. (3) 上述4个实验中,可以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的实验是          (填序号)。
      A . 实验1和实验2 B . 实验1和实验3 C . 实验2和实验3 D . 实验4
  • 19.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下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2 Na2O2+ 2 CO2=" 2" Na2CO3+ O2

    2 Na2O2+ 2 H2O =" 4" NaOH + 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的作用是
    2. (2) 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3. (3)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NaOH 猜想三: Na2CO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4. (4)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5. (5)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试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6. (6)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