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道德与法治七下4.10.2《我们与法律同行》同步测试

更新时间:2021-04-01 浏览次数:2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2. 2018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政府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社会,青少年应该( )

    ①尊法守法学法用法

    ②自觉了解法律程序规定

    ③依法办事,公正司法

    ④积极参与制定法律法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3. (2020八上·吴江期中) 每年度的CCTV年度法治人物颁奖都将“弘扬宪法的精神、传递法治的力量”作为主题,展现和诠释在中国法治进程中砥砺前行的代表,聚焦在平凡岗位上“接地气、敢担当”的基层法律工作者。可见,年度法治人物的评选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学习他们,敢于斗争,既“见义智为”更“见义勇为”

    ②只有与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树立法治观念,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公民

    ④维护法律尊严,勇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0八上·江阴期中) “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    )
    A . 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B . 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 . 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D . 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 5. (2020九上·福州月考) “依靠法律来护航,一言一行记心上,谦和恭让莫逞强,二虎相争双受伤。学法用法记心上,百年树人做栋梁,千里之堤防蚁溃,万家平安万年长。”这首法律歌谣启示我们中学生应该 (    )
    A . 善待他人,讲哥们儿义气 B . 提高品格修养和法治意识,防微杜渐 C . 封闭自我,避免不良诱惑 D . 摆脱法律的束缚,追求无约束的自由
  • 6. (2020七下·杭州期末) 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对此,我们每个公民应该( )

    ①宣传法律    ②知法懂法    ③信法守法    ④参与立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20七下·奉化期末)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华因看不惯李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老板每年主动交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小红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 8. (2020八上·路北开学考) 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此说法说明(    )

    ①道德比法律更加有效

    ②法治社会,道德没有什么作用

    ③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更具权威性

    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0八上·路北开学考) 小莫在社区商店里购买了辣条,食用后感觉腹痛难忍,医生诊断其为食物中毒。后来,小莫找到商店,与商家协商获得了赔偿。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该受到特殊保护

    ②小莫的做法是依法办事的表现

    ③通过法治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

    ④小莫通过法治方式解决了问题

    A . ②③④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0. (2020八上·路北开学考) 七年级小亮私自将家里的电动车改装,擅自调高速度。私自改装的电动车在路上违章行驶,会威胁行人安全,扰乱交通秩序。对此,我们应这样劝说小亮(    )

    ①坚持自己的改装,这是动手能力强的表现

    ②在行动之前,要想一想“是否可以做,有什么后果”

    ③我们要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做合格公民

    ④未成年人年龄小,受到特殊保护,违法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1. (2020八上·湛江开学考)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树立法律信仰是被迫尊崇法律、捍卫法律 B . 法律的实施是以社会强制力作保障的 C . 法治精神已经铭刻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D .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 12. (2020·济宁) 下侧图片警示我们要(    )

    ①学习法律,知道违法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

    ②胆大心细,抛物时要看清是否有行人

    ③依法办事,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珍视生命,不做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事

    A . ①③④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0·呼伦贝尔) 某市各中小学校开展的“体验式”法治教育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参加此类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①运用法律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所有问题

    ②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学会用一切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掌握自救自护的方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2020·呼和浩特) 法律作用的大小,主要是由立法、普法质量的高低和执法效力的大小所决定的。下面的内容分别与普法、执法相对应的是(    )

    ①如果法律没有恐惧支撑,他绝不能生效

    ②法律职业者地位的高低,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③法律是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

    ④人人皆知法,不做违法事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2020八上·保山开学考)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法办事,这就要求我们(    )

    ①放弃自身利益,维护他人和集体的权益

    ②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③采取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合法的诉求

    ④通过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利

    A . 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16. (2020八上·保山开学考) 据报道,2020年4月15日,“大衣哥”朱之文的两名粉丝酒后强行瑞开他家大门引发关注。4月18日,当地方发布通告称,该案中的两名肇事男于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十日,这启示我们(    )
    A . 崇星追星很重要,规则意识可抛掉 B . 自觉遵纪守法,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C . 法不可违,违法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D . 追星可以无底线,文明行为可不践
  • 17. (2020七下·凤凰期末) 将法律信仰落实到行动中就要依法办事,这就要我们:(    )

    ①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只需增强法治意识,不用提高道德水平

    ③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④用合法的方式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2020八上·开学考) 北京市海区某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王某在离高考还有两天的关键时刻,因时冲动,打架失手伤人被依法送农场强迫劳教2年。这一事实说明(   )
    A . 青少年时期的行为需要法律约束 B . 青少年打架就会被劳动教养 C . 司法部门应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D . 青少年不分是非、美丑
  • 19. (2020八下·黑龙江期末) 青少年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培养守法精神,就应该(    )

    ①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程序规定

    ②自觉遵守法律,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③作为公民,首先要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

    ④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0. (2020七下·莲湖期末) 下列生活情境中,没有体现法治思想、法治生活的是(    )
    A . 爸爸带小明参加朋友聚会,小酌了几杯准备开车回家,小明劝爸爸不要酒后驾车 B . 李鑫岳积极履行课代表职责,帮助老师收发作业,为同学们服务 C . 小雪放学回家时,根据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依序通行 D . 李帅看到有人打架斗殴,及时拨打了110报警
二、辨析题
  • 21. 开学后,老师举办了一场关于“法律”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在辩论会上的观点:

    同学甲:我认为法律是不可取的,它限制了我们的行为,给我们带来许多的不便。

    同学乙:我认为法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拥有了法律,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才能使我们的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没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请你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分析题
  • 22.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事件回顾

    2019年3月12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有学生家长反映,学校食堂的食品发霉变质,网友曝光的图片触目惊心,事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

    各方跟进

    ◆国务院领导批示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品安全事件。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成都市公安局、市场监管部门、教育局等部门迅速开展调查,依法严查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

    事件后续

    据成都市公安机关调查,网络上流传的部分霉变食品图片及报道为虚假信息。发布者梁某的行为引发社会恐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涉嫌违反《刑法》第293条,被公安机关以寻衅滋事罪予以刑事拘留。

    1. (1) “各方跟进”中的做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保护?
    2. (2) 运用“法律作用”相关知识,谈谈“事件后续”中公安机关做法的必要性。
    3. (3) 我们与法律同行。生活在法治时代,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依法办事?
四、综合题
  • 23. (2018七下·廉江期末)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为此,某校决定以“学法、用法、守法,让法常驻心中”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假设你是该校一名学生,请你参与进来。

    1. (1) 为了营造“学法、用法、守法,让法常驻心中”的良好校园分为,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 (2) “学法、用法、守法”要求我们做到正确维护权利。你认为中学生应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3. (3) 根据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从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来看:32%的学生表示通过学校获得,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但是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

      针对上述情况,请你就如何在中学生中普及法律常识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