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6节 透镜和视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二章 第6节透镜和视觉(基础巩固)

更新时间:2021-03-12 浏览次数:2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过马路看见红灯停下脚步时,正常眼球结构中,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
    A . 瞳孔 B . 晶状体 C . 视网膜 D . 玻璃体
  • 2. 形成假性近视的原因是( )
    A .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 . 眼球的前后径过短 C . 晶状体的弹性小 D . 用眼过度或光线不足,造成晶状体的凸度增大
  • 3. 看书一小时后,向远处眺望一会儿,可以预防近视眼。其主要原因是( )
    A . 使调节瞳孔的神经休息 B . 使调节晶状体的肌肉放松 C . 使视神经得到休息 D . 使视觉中枢得到休息
  • 4. (2020八上·柯桥开学考)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恰好在屏上能看到烛焰缩小的像,由此可判定凸透镜的焦距( )

    A . 小于9厘米 B . 大于9厘米 C . 等于9厘米 D . 大于9厘米而小于18厘米
  • 5. (2020·上城模拟) 停课不停学,但长时间线上学习容易使眼睛和大脑疲劳,因此学校建议学生做眼保健操、适时远眺、对眼睛适度冷敷等。对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护眼建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产生视疲劳的原因是角膜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B . 做眼保健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改善眼部疲劳 C . 远眺时睫状肌放松,能有效缓解视疲劳 D . 冷敷可以使眼睛及周围组织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 6. (2019七下·绍兴期中)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 C . 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
  • 7. (2019七下·长兴期中)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 8. (2019七下·温州月考) 小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并将它丢进垃圾桶,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 它相当于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 . 它相当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9. 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 . 视网膜、视网膜 B .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 . 视网膜、大脑皮层 D . 大脑皮层、视网膜
  • 10. 如图所示,是王爷爷小孙女的照片,王爷爷用放大镜贴近照片所看到的像是(   )
    A . B . C . D .
  • 11. 下图为眼球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结构1能调节瞳孔大小 B . 结构2过度变凸,则看不清近处物体 C . 结构3是物像形成的部位 D . 结构4是视觉形成的部位
  • 12. 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16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3. (2020·台州)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人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 . 近视眼,镜片Ⅰ B . 近视眼,镜片Ⅱ C . 远视眼,镜片I D . 远视眼,镜片Ⅱ
  • 14. (2020七下·越城期末)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 . 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 . 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 . 只有一个虚像 D . 只有一个实像
  • 15. (2020·杭州) 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对应右图,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B .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 C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D .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
二、填空题
  • 16. 如图是眼球成像原理图,图中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一个镜,请写出成像原理与该图相同的一种仪器

  • 17. (2018七下·柯桥期中) 谷歌公司推出了一款“谷歌眼镜”,它是一个戴在眼睛上的微型电脑,如图所示,使用时要盯着眼前12mm处的镜片屏幕,上网阅读、观看视频等,它的推出让人惊叹科技的进步。但由于靠眼睛太近,长期使用易导致眼(选填“近视”或“远视”),患这种眼病的人需要配戴(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 18. (2016·余姚模拟)

    “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镜,所成的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填“实”或“虚”);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 19. 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很广,爷爷戴的老花镜是镜,鱼眼的晶状体比人眼晶状体要凸,其折射光的能力(填“强”或“弱”)一些。

  • 20. 当我们看一个物体时,来自该物体的光线经过角膜、和玻璃体,最后到达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像。

  • 21. 中间厚、边缘薄,这类透镜叫做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f)。中间薄、边缘厚,这类透镜叫做透镜。而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 22.

     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用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三、解答题
四、实验探究题
  • 28.

    小明学习了《透镜及其应用》后,了解了透镜的一些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 (2) 通过凸透镜能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如图甲所示,此时凸透镜与邮票间的距离 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光屏上有一个烛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对调蜡烛和光屏的位置,(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烛焰清晰的像.

  • 29.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 (1)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 (2) 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
    3. (3) 在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 3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 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 cm刻度处时,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 当把蜡烛移到35 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