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3 *囚绿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课《囚绿记》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9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记(zhā)    琐(xiè)    入(cuān)   囚(xì) B . 及(lěi)    锢(jīn)    住(júe)    回(sù) C . (jiè)    帖(yù)     绵(gèn)    永(juàn) D . 咒(xǔ)     漫(ní)     守(kè)     渎(xiè)
  •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移徙   骄弱   缘引   视同至宝 B . 绿州   攀缘   脉络   幽囚小鸟 C . 葱笼   孔隙   开释   茁出芽苗 D . 珍重   渡越   爱抚   烽烟四逼
  • 3.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意 , 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B . 陆蠡是台州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他正直的品格、博爱的胸怀、质朴的感情、缜密的思绪、清丽的文风,流露在字里行间,凝成一篇篇现代散文史上的杰作。 C . 考前一个月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点前的冲刺,许多同学余勇可贾 , 应抓住这段时间,奋力拼搏。 D . 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 B . 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C .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D . NEC通讯市场总监对记者说:“借助中秋晚会的平台,不但NEC通讯可以向所有的中国人带去节日的祝福,同时也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久久地凝目审视那绿萝修长的藤蔓,绿蓬蓬一簇簇地攀绕在花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着一股不达理想境地誓不罢休的毅力和精神。

    ①似龙蛇般抖擞的头颈

    ②枝蔓青瘦而坚挺,叶片柔嫩而坚韧

    ③又好像在欢快地鸣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

    ④在微风的轻抚下,它们似乎在向你招手

    ⑤生机勃勃地向前攀缘

    ⑥它那坚韧的身躯

    A . ④③②⑤⑥① B . ②④③⑥①⑤ C . ⑤⑥①④③② D . ②⑤①④③⑥
  • 6. 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囚绿记》 陆蠡 散文 B . 《包身工》 夏衍 报告文学 C . 《游褒禅山记》 苏轼 山水游记 D . 《离骚》 屈原 诗歌
  • 7. 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具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荟萃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沧浪亭、拙政园、网师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 . 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给世界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阴影。 C . 专家提醒,油梨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大家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 D . 一年来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成见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先秦两汉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有纪传体的《史记》《汉书》等。 B . 《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稻香村,被鸳鸯插了一头菊花。在潇湘馆布满苍苔的小路上刘姥姥滑了一跤,还把潇湘馆误以为是公子书房。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引起了大观园里史无前例的大笑。在缀锦阁午饭,席间行酒令,刘姥姥插科打诨,藏精于拙,博取一笑。 C . 小说的结构是一个“容器”,意思是作家在构思一篇小说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找到一样东西,让人物和情节围绕这样东西来表现和行进,如《牲畜林》中的“牲畜林”,《半张纸》中的“半张纸”等。 D . 我国的现当代散文名篇不胜枚举,有巴金的《小狗包弟》、陆蠡的《囚绿记》、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等。
  • 9.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文中所说的被囚之绿,实际上就是一株常春藤。 B . 文中对窗前的常春藤的称呼是不断变化的,先称其为“绿色”,然后又称其为“绿友”、“绿囚”,称谓的变化暗示着作者情感的变化。 C . “我”因为心中魔念作怪,所以囚住了常春藤,这个魔念实际上对绿的一种挚爱。 D . 文中写到“我”从前住乡下时,一个友人剪除了自己不忍剪除的杂草,“我”当面批评了友人,怪他多事。
  • 10. 选出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无误的一组(    )

    ①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②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光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③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A . ①拟人、比喻 ②比喻 ③拟人、反问、反问 B . ①拟人、拟人 ②比喻 ③拟人、反问、反问 C . ①拟人、暗喻 ②比喻 ③拟人、设问、反问 D . ①拟人、暗喻 ②拟人 ③拟人、反问、反问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②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③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⑤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1. (1) ①段中作者用了个比喻句来表达自己“自私的念头”,你认为是哪一句?
    2. (2) ②段写作者回忆从前的一段经历,在记叙顺序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3) ③段作者为何说常春藤“固执”?这表现了常春藤什么精神品质?
    4. (4) ④段中作者一方面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另一方面却又称“魔念在我心中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矛盾的心情?请你写出来。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绿之歌

    冰心

        我的童年是在大海之滨度过的,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湛蓝的大海,身后是一抹浅黄的田地。

        那时,我的大半个世界是蓝色的。蓝色对于我,永远象征着阔大,深远,庄严……

        我很少注意到或想到其他颜色。

        离开海边,进入城市,说是“目迷五色”也好,但我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

        我开始向往一大片的红色,来振奋我的精神。

        我到西山去寻找枫林的红叶,但眼前这一闪光艳,是秋天的“临去秋波”,很快的便被朔风吹落了。

        在怅惆迷茫之中,我凝视着满山满谷的吹落的红叶,而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将在春泥中融化,来滋润培养它新的一代。这时,在我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春意迎人的图画!那是有一年的冬天,我回到我的故乡去,坐汽车从公路进入祖国的南疆。小车在层峦叠嶂中穿行,两旁是密密层层的参天绿树:苍绿的是松柏,翠绿的是竹子,中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色调深浅不同的绿树。衬以遍地的萋萋的芳草。“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绿”象征着:浓郁的春天,蓬勃的青春,崇高的理想,热切的希望……

        绿,是人生中的青年时代。

        个人、社会、国家、民族、人类都有其生命中的青年时代。

        我愿以这支“绿之歌”献给生活在青年时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青年们!

    1.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
      A . “我”离开海边,进人城市后,“看到的只是杂色的黯淡的一切”,这里暗指城市色彩的驳杂,与辽阔大海—片湛蓝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B . 作者先写大海的蓝色、城市的五彩色、枫林的红色,目的是为了衬托后面的绿色,突出后面的绿色。 C . 文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引自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下句是“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的“红”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冰心在文中与龚自珍在诗中所指代的对象是一致的。 D . 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分别赋予蓝色、红色和绿色以象征之意,使一般的色彩具有了耐人寻味的深刻意蕴。 E . 文章最后几段是作者对“绿”的感悟和联想,表达了作者对“绿”的赞美和对青年们的热切期望。
    2. (2) 文中作者用“临去秋波”比喻,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3. (3) 文中写“向前看的思路,却把我的心情渐渐引得欢畅起来”,这里“向前看的思路”是指。(摘录原文回答)
    4. (4) “绿,把我包围起来了,我从惊喜而汇入恬静,静默地、欢悦地陶醉在这铺天盖地的绿色之中”,作者见到“绿”,为什么从“惊喜”到“恬静”进而“陶醉”其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一谈你对绿色的理解
四、语言表达
  • 14. 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简明、得体。

    新年将要莅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的时候,编辑部格外热闹。不少读者通过热线电话送来了感人的祝福,也有读者寄来了贺卡,写下了如火的诗句。编辑部全体成员感同身受,在此,发自肺腑衷心地感谢各位朋友。同时,还想惠赠各位朋友一份新年礼物,这就是编辑部办好刊物的三条承诺:全方位扫描,零距离贴近,无障碍阅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