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5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

更新时间:2021-02-25 浏览次数:21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沈阳) 19世纪40年代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在其影响下国内出现了一系列报纸和出版机构。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
    名称地位
    《申报》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新闻报》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商务印书馆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新华书店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A .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B . 经济的变化 C . 外交事业的发展 D . 科技的进步
  • 2. (2020·盐城)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近代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的艺术家是(   )
    A . 聂耳 B . 冼星海 C . 齐白石 D . 徐悲鸿
  • 3. (2020·重庆) 全国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机关报坚持“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站在宣传抗日的第一线。该机关报是(    )
    A . 《新蜀报》 B . 《友声》 C . 《新华日报》 D . 《巴声》
  • 4. (2020·滨州) 某导演筹拍电影《1912年北京故事》,反映中华民国的新气象。以下场景能够入选的是(    )
    A . 徐先生到东交民巷看望父母 B . 一男子因为剪掉辫子遭到抓捕 C . 人们相见大多行握手鞠躬礼 D . 进京赶考的学子在读《新青年》
  • 5. (2020·遵义) 图一是中国某一时期政府倡导的社会生活习俗新风尚,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中华民国时期 D . 改革开放新时期
  • 6. (2020·铜仁)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
    A . 张謇 B . 邓世昌 C . 荣宗敬 D . 卢作孚
  • 7. (2020·新疆) 在鲁迅的小说中,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是(   )
    A . 《子夜》 B . 《狂人日记》 C . 《阿Q正传》 D . 《骆驼祥子》
  • 8. (2020·广东) 题16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 . 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 . 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C . 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D . 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 9. (2020·绥化) 鲁迅无情批判吃人封建礼教的白话小说是(    )
    A . 《狂人日记》 B . 《子夜》 C . 《雷雨》 D . 《骆驼祥子》
  • 10. (2020·龙东地区)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作品是(    )
    A . 《黄河大合唱》 B . 《英雄交响曲》 C . 《义勇军进行曲》 D . 《毕业歌》
  • 11. (2020·南京) 下列场景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不断求新求变的是(    )
    A . 行握手礼 B . 参加科举考试 C . 凭布票买衣服 D . 乘坐高铁出行
  • 12. (2020·东营) 观察如图,指出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设工厂 B . 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C . 列强忙于战事,暂时放松侵略 D .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 13. (2020·丹东) 19世纪末,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状元实业家是(   )
    A . 张謇 B . 卢作孚 C . 侯德榜 D . 荣德生
  • 14. (2020·张家界) 民国以后,“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些变化体现了(   )
    A . 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B . 交通通讯新变化 C . 休闲生活方式新变化 D . 自由平等新风尚
  • 15. (2020·南县) 导致图中1916年—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B .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 .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D .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16. (2020·昆明) 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
    A .   《毕业歌》 B . 《黄河大合唱》 C . 《渔光曲》 D . 《义勇军进行曲》
  • 17. (2020·宜宾)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旗袍率先吸收欧美服装特点,由传统的宽松肥大、线条平直向窄腰短袖、时髦适体变化。这一变化表明上海(    )
    A . 观念开放,崇洋逐新 B . 政治改良,革除陋习 C . 洋布流行,土布淘汰 D . 全盘西化,倡导民主
  • 18. (2020·宜宾) 1905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由京剧名家谭鑫培主演,京剧这一艺术表现形式(    )
    A .  乾隆时期正式形成 B . 剧目单一脱离现实 C . 具有北京地方特色 D . 仅受统治阶层喜爱
  • 19. (2020·荆门) 下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数量统计表。该表说明了(    )

    时间

    注册工厂数(家)

    1913﹣﹣1915

    124

    1916﹣﹣1919

    375

    A . 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 . 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 .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
  • 20. (2020·黄冈) 20世纪30﹣40年代初期,著名画作《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在全国传播;优秀歌曲《毕业歌》《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传唱;“国人爱国,请用国货”“挽回利权,振我中华”等成为商业广告炙手可热的用语。这些(    )
    A . 反映商业和文艺空前发展和繁荣 B . 表明实业救国开始成为主流 C . 说明广告策划和营销有新的创意 D . 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 21. (2020·福建) 鸦片战争后,西服零星地出现在通商口岸。民国初年,新式服装除了西装,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改良的旗袍。这反映了(    )
    A . 民主政治确立 B . 纺织技术改进 C . 社会生活变迁 D . 开埠范围扩大
  • 22. (2020·鄂尔多斯) 1902年清政府有学堂35787所,1906年猛增到59117所。近代学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 . 废除了科举制 C . 民族危机日益加重 D . 传统思想盛行
  • 23. (2020·鄂尔多斯) 下图中,中国民院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B .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C .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D .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24. (2020·雅安) 清代有一名状元不热衷于做官,而是辞官回乡办实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位状元指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        ”。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张之洞 C . 张謇 D . 詹天佑
二、辨析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7. (2020·广东) 教科书是课程的承载,不同时期的教科书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

    ——摘自《同文馆题名录》

    题32-1表

    材料二:亚细亚洲,占全球全陆三分之一,其面积之广大,为五大洲冠……然多分属政洲诸国,主权丧尽,其号称独立自主者,只我中国及日本、逼罗、波斯诸国而已。

    ——摘自《最新地理教科书》(1905年)

    材料三:

    1931~1945年教科书部分章目

    教科书

    部分章目

    《复兴历史教科书》

    国耻和民族复兴运动

    《新修正标准初中本国史》

    日军的暴行

    《初级小学补充教材》

    战时儿童应有的态度与责任、抗日的民族团结、汉奸的下场

    《战时补充教材》

    战时常识、国防算术、国民防空必读

    ——摘编自《民国历史教科书研究》等

    题32-2表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京师同文馆所译书目的特点。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需求?
    2. (2) 根据材料二,与传统的“天朝”观念相比,《最新地理教科书》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用材料中的信息加以说明。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类教科书的时代意义。
    4. (4)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教科书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