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2021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2)

更新时间:2021-01-21 浏览次数:2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古代思想学派中,与这种既有爱心也有同情心的思想基本一致的是( )
    A . 道家 B . 儒家 C . 法家 D . 墨家
  • 2. (2020·福建) 如图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 . 小篆 B . 楷书 C . 行书 D . 草书
  • 3. (2020·大兴安岭) 明朝著名将领戚继光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 . 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 . 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C . 西北地区遭受侵略 D . 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 4. (2020·巴中) 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该岛屿是(    )
    A . 香港岛 B . 台湾岛 C . 澎湖列岛 D . 库页岛
  • 5. “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辛亥革命( )
    A . 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 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 D .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 6. “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 .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 .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基础 D . 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 7. 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在这次会议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是( )
    A .   民主和科学 B . “民族”“民权”“民生” C .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民族纲领 D .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 8.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重大意义是( )
    A .   开辟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B . 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 9. (2020·绥化) 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变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皖南事变
  • 10.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是( )
    A .   加快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B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 .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 11.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 .   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 .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开展广泛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 .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12. (2019九上·潮阳期末)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这里的思想文化巨人有(    )
    A . 亚里士多德、达·芬奇、托勒密 B . 薄伽丘、达·芬奇、莎士比亚 C . 薄伽丘、彼特拉克、亚里士多德 D . 克洛维、薄伽丘、莎士比亚
  • 13. (2020·辽阳) 资本原始积累具有野蛮性和残酷性。无视生命的珍贵,将人作为商品出卖的事件是(   )
    A . 发现美洲新大陆 B . 新航路开辟 C . 三角贸易 D . 西进运动
  • 14.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这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是( )
    A . 减少了国家的财政开支 B . 阻碍了经济的长远发展 C .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 . 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 15. 某品牌轿车使用日本产发动机、德国的钢材、东南亚的橡胶,在中国组装。这反映了( )
    A . 美国霸权地位下降 B . 世界政治多极化加强 C . 知识经济到来 D .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16.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雍正时期的军机大臣,不过是传旨办事,对制定政策起的作用不大。雍正帝创立军机处,把它和奏折制度相结合,即以朱批谕旨答复臣下奏折,召见军机大臣授以政事机宜,天下庶务总归他一人处理。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
    2. (2) 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在秦朝时的具体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军机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军机处”的设置有何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设计的认识。
  • 17.
    中国共产党是没有特殊利益的政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政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

                                      

    图1  西安事变时的张学良、杨虎城        图2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

    材料三  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新的革命力量”指什么?“民主革命的转折”具体指什么转折?
    2. (2) 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对当时的中国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二中,图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中的场景?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赴重庆的目的是什么?
    4. (4) 材料三中,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得益于党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5. (5)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替代了。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地球村的概念由此产生,……地球村的概念也同样意味着全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而不只是两百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拼盘。

    请回答:

    1. (1)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领先的是哪些国家?说出这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2. (2) 概括材料一中分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二分析,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什么趋势?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
    4. (4) 在当今的国际经济形势中中国该如何应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