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1-01-14 浏览次数:10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济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016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折戟沉沙,张艺谋         。而令,张艺谋         历四年之久打造出的《影》已经公映。上映以来,影片票房多少有些        , 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于围棋的世界。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始终     , 由此营造出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水墨意境”;影片中的斗争也如围棋般烧脑。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自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这与电影中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韫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 )。

        《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蔓学,这无疑是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改编自澎湃新闻网作者:阿树树)

    1. (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B .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C .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D .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昕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2. (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对立的,也是转化的 B .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 C .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非对立的,亦非转化的 D .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是对立的,而非转化的
    3.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孚众望    处心积虑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B . 深孚众望    呕心沥血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 C . 深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 D . 不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二、现代文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牛郎织女》传说的蕴含与流传的广泛性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中孕育时间最久,产生时代最早,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在海内外影响最大的一个。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说,这在世界民间传说中都是少见的。说它孕育时间最久,因为它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名称和身份特征分别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秦人和周人的两个祖先;说它产生时代最早,因为它的故事产生于秦汉之际,定形于汉代末年;说它最集中而典型的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因为故事的两个人物牛郎、织女事实上是我国从史前时代直至近代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中国长久的农业经济在世界上是比较典型的,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正反映了这一特征;故事中的王母或玉帝既是家长的象征,又是国家政府的象征,又是神灵的象征,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宗祠、支祠以至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三)阎罗天子、城隍庙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那么,《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玉帝或王母,便是政权、族权、神权的代表,是中国农民几千年中所受压迫力量的象征。

    相对来说,夫权的统治在广大劳动人民中不象上层统治阶级中那样突出,因为在农业劳动中男女双方都从事劳动,因而在家中也都有发言权。而且,劳动人民是热爱自由的,所以在这个故事中,不但没有男子对妇女的压迫、歧视的情节,而是表现出他们共同为争取自由幸福的生活进行不懈努力的状况,反映出对爱情的无限忠贞。这种精神,同大量民歌中所反映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这个传说还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所谓“门当户对”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的批判;作为农民形象代表的牛郎以王母的孙女为妻,也反映了上层社会中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诚爱情,因而青年妇女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中深层的问题,已涉及对整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批判。

    说它是我国民间传说故事中流传最广的一个,因为它不仅在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广大地区,包括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他们的流传版本,同时在日本、韩国、越南、东南亚地区也广泛流传。比如日本不但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且有不少诗歌作品歌唱这个故事,据我们初步掌握,就有100多首。而且,在日本的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带动了仙台的旅游文化。说它影响最大,因为它形成了流传两千多年,涉及好几个国家的“七夕节”。由此产生了无法统计的诗、词、曲、赋和小说、曲艺、戏剧等。历代咏牛郎织女的诗作数不胜数,我国的各个剧种中也都有《天河配》、《牛郎织女》的剧目。

     (选自《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

    1. (1) 对“最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特征”的依据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 . 牛郎、织女是我国农业经济社会中男耕女织的社会特征的代表 B . 故事中的王母和玉帝象征了家长,也象征着国家,更象征了神灵。 C . 故事反映了上层社会中青年妇女没有地位,男子对女子缺乏真爱,而青年妇女更希望与淳朴的农民为妻的实际状况。 D . 它在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南方的苗、瑶 等少数民族中也有流传版本。
    2. (2)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 牛郎织女的传说孕育于原始社会末期秦人与周人的两个祖先,产生于秦汉之际,定形于汉代末年。 B . 中国的农业经济是世界上比较典型而长久的。 C . 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对所谓“门当户对”的门阀制度和门第观念的批判。 D . 《牛郎织女》所表现出的对爱情的无限忠贞是中国古代民歌共同的主题。
    3.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牛郎织女》的故事中没有男子对妇女的压迫、歧视的情节,这表明,夫权的统治在上层统治阶级中比在劳动人民中相对突出。 B . 在日本仙台,七月七日是一个十分盛大的节日,它带动了当地的中国文化旅游。 C .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广泛流传,甚至出现不少歌唱这个故事的诗歌。 D . 农业社会中,男子的社会地位受到了同样从事劳动的妇女的挑战。
  • 3. (2020·太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特色小镇”作为新兴概念与传统小镇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在梳理特色小镇概念时,应当严格划分特色产业小镇与特色旅游小镇。特色产业小镇是以鲜明的产业为支撑,形成宜居宜业为特征的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并使其产品具有国际化的市场竞争力,或占有国内较大市场份额的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小镇。特色产业小镇不同于以产业为主体、主要作为发展工具和空间载体的产业园区,而是以居民为主体,具有多元的功能、完善的服务、社区的认同、浓郁的生活氛围。而依托优美自然环境、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民族风情等要素构成的特色文化旅游小镇,则是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竞争力,吸纳外来游客在地消费为特征的另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特色产业小镇与特色旅游小镇在本质上存在巨大差异,是不相融的,但在一定的条件背景下可以相互影响,因此“产业与旅游双轮驱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色文化是特色小镇的核心内容,特色小镇建设的根本是以特色文化为内涵、资源整合打造出特色产品。

    (摘编自王丹《实现特色小镇旅游和产业双轮驱动》)

    材料二:

        特色小镇的类型主要有工业发展型、历史文化型、旅游发展型、民族聚居型、农业服务型和商贸流通型。从有关数据来看,国家可能更支持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的特色小镇,申报旅游发展型和历史文化型可能更容易申报成功。

    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类别分布

    (摘编自《2018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材料三:

        浙江特色小镇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备相应的要素和产业基础。科学把握浙江经验的可复制和不可复制内容,合理借鉴其理念方法、精神实质和创新精神,避免脱离实际照搬照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要从实际出发,科学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布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专的发展之路,避免盲目发展、过度追求数量目标和投资规模。

    (摘编自四部委《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

    材料四:

        在保持特色小镇宜居尺度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小尺度开放式街坊住区。应以开放式街坊住区为主,尺度宜为100一150米,延续小镇居民原有的邻里关系,避免照搬城市居住小区模式。

         (二)营造宜人街巷空间。保持和修复传统街区的街巷空间,新建生活型道路的高宽比宜为1:1至2:1,绿地以建设贴近生活、贴近工作的街头绿地为主,充分营造小镇居民易于交往的空间。严禁建设不便民、造价高、图形象的宽马路、大广场、大公园。

         (三)适宜的建筑高度和体量。新建住宅应为低层、多层,建筑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0米,单体建筑面宽不宜超过40米,避免建设与整体环境不协调的高层或大体量建筑。

    摘编自住建部《关于保持和彰显特色小镇特色若干问题的通知》

    1. (1) 下列特色小镇中不属于特色产业小镇的一项是(    )
      A .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镇 B . 山西省吕梁市汾阳杏花镇 C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小镇 D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未来网络小镇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特色产业小镇虽然以鲜明的产业为支撑,但它的主体并不是产业,而是居民,它是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宜居小镇。 B . 国家级特色小镇类别分布数据反映了2018年中国特色小镇的建设现状,对于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申报更容易成功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C . 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不属于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其占比较低,意味着它的文化特色和产品特色这两方面不够突出的写。 D . 四部委认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浙江落后,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方面不宜完全照搬浙江经验,过度追求数量和投资规模。
    3. (3) 结合材料四,比较说明特色小镇居住环境与一般城市居住小区的不同。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惊蛰过后很长一段日子,尽管节令也已经又越过了春分,但连绵的黄土高原依然是冬天的面貌。山野里草木枯黑,一片荒凉。只是夜晚的时间倒是明显地缩短了。

    清明以后紧接着的几天,气候突然转暖了人们惊异地发现,街头和河岸边的柳树不知不觉地抽出了绿丝;桃树杏树的枝头也已经缀满了粉红的花蕾。如果留心细看,那向阳山坡的枯草间,已经冒出了一些青草的嫩芽。同时,还有些别的树木的枝条也开始泛出鲜亮的活色,鼓起了青春的芭蕾,像刚开始发有的姑娘一样令人悦目。

    孙少平的日子过得和往常差不多:吃黑高粱面馍;看借来的课外书:在城里的各个地方转悠。时间长了一些,班上同学之间也开始变得熟悉起来。他和乡里来的一些较贫困的学生初步建立起了某种友谊关系。由于他读书多,许多人很爱听他讲书中的故事。这一点使孙少平非常高兴,觉得自己并不是什么都低人一等。加上气候变暖,校园里已经桃红柳绿,他的心情开朗了许多。而且他的单衣薄裳现在穿起来倒也正合适,不冷不热。除过肚子照样填不饱外,其它方面应该说相当令人满意了。

    这天下午劳动,全班学生在学校后面的一条拐沟里挖他们班种的地。不到一个小时,孙少平就感到饿得头晕眼花。他有气无力地抡着锻头,尽量使自己不落在别人的后面。

    好不容易熬到快要收工的时候,他们村的润生突然来到他眼前,说:“少平,我姐中午来找我,说让我把你带上,下午到我二爸家去一下。她说有个事要给你说,我姐还说让你下午别在学校灶上吃,到我二爸家去吃饭……。

    孙少平一下子被这意外的邀请弄得不知所措。

    润生的姐姐叫他有什么事呢?而且还叫他到她二爸家去!

    这使他感到惶恐不安——润生他二爸是县革委会的副主任,在县上可是一个大人物。有时他二爸路过回村子,坐的都是吉普车呢。记得当时他常常想走近去看看停在公路边的小车,都吓得不敢去,何况现在要叫他去他们家吃饭呢!

    按说,润叶姐要求他的事,他都应该按她说的做。但现在叫他到她二爸家去吃饭,他倒的确有点惶恐和为难了。他想到他穿这么一身破烂衣服,要跑到尊贵的县领导家里去作客,由不得一阵阵心跳耳热。

    一直到收工回了宿舍,学校马上要开饭的时候,孙少平还是拿不定主意。他想他如果不去,就太对不起润叶姐了,况且润叶姐还有话要对他说呢;他不去,说不定还会误了润叶姐的什么事。如果去,他又感到有点惧怕。他长这么大,还没到这么大的领导家里去过,更不要说还要在人家家里吃饭。另外,他感到他的这身衣服也太丢人了。

    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先不去润叶姐二爸家吃饭。等他在学校吃完饭后过一段时间,他直接到城关小学去找润叶。这样既见了润叶姐,又可以不去她二爸家。至于城关小学,他知道就在中学下面不远的地方,他前一段瞎转悠的时候还到这小学的操场上去过。

    他这样决定以后。又想到润生说不定马上就要叫他来了,此不能呆在宿舍里得找个地方去躲一躲

    他很快出了宿舍,来到院子里。

    到哪里去呢?现在还没开饭——就是开了饭,他也要等别人吃完以后才去。这期间还有一段时间,反正总得找个去处。

    他于是出了南边总务处旁边的一个小门。来到学校围墙外面。他沿着墙根向西面的一个小沟岔走去。

    孙少平在这小山沟里消磨了一阵时间,并且还折了一枝发绿的柳枝,做了一只哨子,噙在嘴里吹着——他身上显然还有些孩子气。

    他约摸别人已经打完饭后,才从那个小门进了校园,来到饭场上。他走到馍筐前,看见里面只留了两个黑面馍—这说明郝红梅已经把自己的两个拿走了。

    他取了这两个黑馍,向宿舍走去。他想,等他吃完这两个馍,再喝一点开水,就去小学找润叶姐呀:也许那时润叶姐还没从她二爸家返回学校,但这不要紧,他可以在她门外等一等。

    孙少平这样想着,拿着两个黑馍走到了他宿舍的门口。

    他在门口一下子愣住了:他看见润叶姐正坐在他宿舍的炕边沿上,望着他发笑——显然在等他回来。

    少平一下子连话也说不出来了。倒是润叶姐走上前来,仍然笑着说:“我让润生叫你到我二爸家去,你怎么不来呢?”“我…”他不知说什么才对。

    润叶姐敏捷地一把从他手里夺过那两个黑馍,问:“哪个是你的碗?他指了指自己的碗。

    她把馍放在他碗里,说:“走,跟我吃饭去!”“我…”润叶已经过来,批着他的袖口拉他了。

    现在没办法拒绝了,少平只好跟着润叶姐起身了。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尽管孙少平的日子过得和往常差不多,但他的心情变得很开朗,这来自于天气转暖带来的盎然生机。 B . 孙少平饿得头晕眼花,还继续抡着镢头不愿落在别人的后面,这说明他有很强的自尊心和意志力。 C . 孙少平在这小山沟里消磨时间时,写他折柳枝做哨子吹的孩子气,这一细节让这一形象更立体可感。 D . 从让人捎话叫少平去到主动去宿舍坐等少平,既交代了润叶没有等到少平,又体现了润叶的细腻体贴。
    2. (2) 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富有特色,请进行赏析。
    3. (3) 孙少平被意外的邀请弄得不知所措,请你探究他的心理原因,并作出评价。
三、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 .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2. (2) 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 大王来何操? C . 夫晋,何厌之有? D . 何陋之有?
    3. (3) 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烛之武不仅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对秦伯晓之以弊,诱之以利,而且还胁迫秦伯与郑国结盟,助郑防晋。 B . 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满腹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首先检讨自己,进而再以国家利益去打动烛之武。 C . 晋、秦两个强国进攻郑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为下文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D . 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此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
    4. (4)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初到黄州

    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1] , 诗人例作水曹郎[2]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3]

    【注释】[1]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2]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子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3]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

    1.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最后两句反话正说,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 B . 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 C . 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D . 三四两句宕开一笔,描绘初到黄州,风尘仆仆之中,见江波而思鱼美,望修竹而羡笋香,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2. (2) 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五、情景默写
  • 7. 请把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补充完整。
    1. (1) 《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
    2. (2) 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指出,若衰亡民族一直默无声息,就只有两种结果:
    3. (3) 在《荆轲刺秦王》“易水决别”这一场景中,荆轲高歌“!”表达自己的决绝之情。
六、语言表达
七、材料作文
  • 10. (2020高二下·合肥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片曾经丰饶的土地逐渐变得贫瘠,许多动物陆续离开了这里。

        小鸟对蚯蚓说:“我也要走了,你不走吗?”蚯蚓说:“我还是想留在这里。”小鸟拍拍翅膀,依依不舍地飞走了。蚯蚓看了看小鸟的背影,继续埋头松土。

        甲虫从远方赶来,和蚯蚓一起忙碌起来。

        几年之后,小鸟回来了,带着一群伙伴,它们嘴里衔着各种各样的种子。小鸟惊讶地发现,这片土地已经变得松软,还长出了小草。蚯蚓说:“你离开的这段时间,甲虫和我一起翻土堆肥,这里渐渐变好了。”

        小鸟和伙伴们把种子播撒在大地上。大地上开满了鲜花,蝴蝶和蜜蜂也来了。

    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