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市九龙坡区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更新时间:2021-03-24 浏览次数:1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 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2 分)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重庆正成为一个网红城市,下列“重庆造”物品的制作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大足石刻 B . 武隆根雕  C . 江津白酒 D . 谭木匠木梳
  • 2. 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高的海水 B .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 .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 为节约用水,农业上应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 3.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酒精检测仪”可检测司机酒驾车。当红色的CrO3试剂遇到酒精时就会生成绿色的Cr2(SO4)3  ,请判断Cr2(SO4)3 中Cr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3 C .   +4 D .   +5
  • 4. 金属钛广泛用于人造骨骼,被誉为“亲生物金属”。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8,质子数为 22,则钛原子的电子数是(   )
    A . 70 B . 48 C . 26 D . 22
  •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是(   )
    A . 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B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得的液氧 D . 人呼出的气体
  • 6. 下列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
    A . 气体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B . 滤液能通过滤纸 C . 海绵吸水 D . 黄豆中混入大米
  •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 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用水扑灭 B . 用规格为 10mL 的量筒量取 8.65mL 氯化钠溶液 C . 滴瓶中的胶头滴管用完后无需清洗,直接放回 D . 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 8.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 二氧化碳通入酚酞溶液中,溶液变红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大量热
  • 9.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 其化学式为C3H6S,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 B . 硫化丙烯由3个碳元素、6个氢元素、1个硫元素组成 C . 硫化丙烯相对分子质量为74 D . 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
  • 10. 野外生存课上,某同学设计了集中获得饮用水的方法,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 融化积雪,煮沸后使用 B . 收集雨水,煮沸后使用 C . 过滤泥水,煮沸后使用 D . 用沙子和木炭处理海水,煮沸后使用
  •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B .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霓虹灯 C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袋内以延长食品保质期 D .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用于装饰品
  • 12. 工业上常用下列反应制取水煤气(H2和CO混合气),H2O(气)+C CO+H2 , 在这个反应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碳作还原剂 B . 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 . 点燃水煤气之前应检验其纯度 D . 水煤气具有还原性
  • 13. 如图是四种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c由乙原子和丙原子构成 B . 物质d可能是氧化物 C . 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 14.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B . 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化合反应一定只有一种生成物
  • 15.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 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 / g

    待测

    24

    8

    23

    A . 待测值为0 B .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 C . 物质Y 、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1:9 D . 反应前Z的质量再增加16g,反应后Y仍为24g
  • 16. 在高温的条件下,木炭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20 分)
  • 17.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 (2) 2 个铵根离子
    3. (3) 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 18.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 m=14,则该粒子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为
    2. (2) 若 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3. (3)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则其对应的化学符号为
    4. (4) 若该粒子是原子,且化学性质与氟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则 m=
  • 19.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 (1) 用图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管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

      检验b气体所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组成的.

    2. (2) 目前大多农村地区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杀死灭菌.

       

    3. (3) 净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杀菌消毒;⑤活性炭吸附.

      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请将所选用的方法按净化过程排序(填序号)

  • 20.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写出下列生活场景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1. (1) 自热火锅常使用生石灰(CaO)来加热。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热。
    2. (2)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硝石(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和硫粉。受撞击爆炸生成硫化钾和空气中的两种气体。
  • 21. 初中化学七种物质A、B、C、D、E、F、G有如图所示的相互转化关系。常温下,单质甲、化合物乙均为黑色的固体,F为红色的固体单质,A、C、D、E、G均为无色气体,且A气体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它们的质量比为3:1。1个A分子共有5个原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E、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2. (2) 写出C+甲→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 2 个小题,共 12 分)
  • 2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 (2)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获得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3. (3) 若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应对该装置如何改进 ,

      可以用检验生成的气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

      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发生炸裂,你认为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如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气体应从 (填“a”或

      “b”)端管口通入。

    5. (5) 小红对C装置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改进,这样改进后的好处是
  •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 (1) 镁条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小夏在实验的过程中观察到大量白烟。他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燃烧产物的质量应大于反应的镁条的质量。但是称量后却发现石棉网上燃烧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质量,可能原因是
    3. (3) 小雨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却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是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向烧杯A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有Mg3N2

      [拓展延伸]: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所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6 分)
  • 24. 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

    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200g

    12g

    207.6g

    1. (1)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 (2) 求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