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1-01-15 浏览次数:15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 取量液体 B . 取液时挤入空气 C . 两人合作滴加液体 D . 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 2. 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24cm、2.43cm、2.42cm、2.44cm、2.64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 . 2.42cm B . 2.428cm C . 2.43cm D . 2.47cm
  • 3. “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小麦

    大豆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A . 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B . 三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 . 亲缘关系较近的是小麦和大豆 D . 花、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 4. (2010·湖州) 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物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A .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 . 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 .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D . 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 5. 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 西经30o , 北纬30o B . 西经10o , 北纬10o C . 东经170o , 南纬30o D . 东经175o , 北纬10o
  • 6. 依据图①--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的 B . 图示生物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 C . 图示生物①②③都具有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D . 图示生物①②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
  • 7. 关于地图上识别方向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B . 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 . 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D .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 8. 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柯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较合适的是(  )

    选   项

    烧  杯

    水空/mL

    孑孓

    光  线

    温度/℃

    A

    400

    20大

    光照下

    28

    300

    20小

    黑暗中

    20

     B

    400

    20大

    光照下

    28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300

    20小

    光照下

    28

    400

    20小

    光照下

    28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下列诗句中描述的植物所属的植物类群和特征不相符的是( )

    诗句

    植物类群

    特征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被子植物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B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藻类植物

    无根、茎、叶的分化

    C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藓植物

    有叶、茎、无根

    D

    箭茁脆目救雪菌,薮芽珍嫩压舂蔬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A . A                 B . B              C . C               D . D
  • 10. 某同学用量筒测量不规则铜片体积时,先向20mL的量筒中加入适量水,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线,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5mL,后放入铜片(完全浸没于水中),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5.8mL.这位同学所测铜片的体积是( )
    A . 小于7.3cm3 B . 大于7.3 cm3 C . 10cm3 D . 7.3cm3
  • 11.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B .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衣藻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C .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结构较为复杂,这是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 D . 单细胞生物有些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些则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 12. 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 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B .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C .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 13. 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0℃;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6℃.用这只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7℃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   )
    A . 21℃ B . 25℃ C . 26℃ D . 29℃
  • 14. 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鸟类体表被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体温恒定 B . 两栖类的成体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C . 爬行类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D . 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都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 15.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下列关于黄粉蝶和油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菜与黄粉蝶相比,在结构层次上少了器官 B . 与油菜的根毛细胞相比,黄粉蝶的细胞缺少了细胞壁和液泡 C . 给油菜施用有机肥,是为其生长提供有机物 D . 油菜能为黄粉蝶提供花蜜、花粉和汁液,但黄粉蝶对油菜的繁殖没有帮助作用
  • 16. 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体的组织的产生、分布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分布于动物和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B . 在人体内担负运输养分和氧气等作用的是输导组织 C . 人体内,自身能够发生运动的器官(如胃壁)一定含有肌肉组织 D . 一只家鸽的四大组织,都是通过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并且各种组织细胞之间的染色体数目都有一定的差异
  • 17. 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   )
    A . 站在高处,前面遮挡的东西少 B . 高处视野好 C . 大地是圆的 D . 风景在高处
  • 18.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cm,这本书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 0.05mm B . 0.005cm C . 0.1cm D . 0.1mm
  • 19. 以下操作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视线是俯视的,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B . 一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 . 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 . 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 20. 图二是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而绘制的动植物细胞模式图,图三是该同学绘制的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模式图。据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利用图一中的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向左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细胞会向左移动 B . 将新鲜绿叶蔬菜煮沸后,水变成绿色是由于图二细胞中的②结构遭到破坏 C . 观察黄瓜表层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的绿色结构是图二中的⑤ D . 人体通过图三中的a、b过程形成了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称为保护组织
二、填空题(本部分共有6题,共26分)
  • 21. 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 (1) 用于搅拌的仪器是
    2. (2) 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
    3. (3) 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是
    4. (4) 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
    5. (5)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22. 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给下面的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1. (1) 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6.5
    2. (2) 一枚硬币的厚度是1.9
    3. (3)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0.175
    4. (4) 袋装牛奶每包约200
  • 23. 下表是关于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1)(2)问题.

    组织

    结构特点

    分布

    功能

    A

    由神经细胞构成

    脑、脊髓、神经

    B

    皮肤、内脏器官、体内各管腔内外表面

    保护、分泌、吸收

    C

    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

    运输、支持、连接、营养

    D

    排列整齐

    四肢、躯干、心脏、胃、肠等

    收缩和舒张

    1. (1) 根据分布和功能可以判断C是 组织。
    2. (2) 等属于C组织,在人体中分布很广。
    3. (3) 的结果是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
    4. (4) 在寒冷的天气,皮肤中能使汗毛竖起来的是
  • 24. 下面有六种动物:试根据表解方式,回答问题。

    蚯蚓

    麻雀

    蜜蜂

    青蛙

    海蜇

    1. (1) 分别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动物名称:① ,⑤
    2. (2) 如果对动物②进行科学分类,它应属于动物。
    3. (3) 蜘蛛与上述六种动物中的动物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请填序号)
  • 25.            
    1. (1) 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是1.437米,则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2. (2) 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A、B、C、D四幅图中哪些实验测量是必要的。答:(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必要。这块石蜡的体积是

  • 26.                  
    1. (1) 如图,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17圈,总长度为cm,铜丝的直径是mm。

    2. (2) 我国地域辽阔,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如图是水银温度计,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为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11题,共74分)
  • 27. 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 

    1. (1) 步骤1说明成功.
    2. (2) 步骤2的操作中(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下,眼睛看防止压坏镜头。
    3. (3) 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倍.
    4. (4)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
    5. (5) 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甲转为图乙所示的状况,其中正确的操作是:首先将玻片往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通过可以提高视野亮度;最后调节使像清晰如图乙。
  • 28. (2019七上·南浔期中) 小琰同学想测量一卷筒纸的总长度。考虑到纸筒上绕的纸很长,不可能将纸全部放开拉直了再用尺测量。

    1. (1) 第一种方法是:首先从卷筒纸的标签上了解到,卷筒纸拉开后纸的厚度为d,然后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 R,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2. (2) 第二种方法是:首先测出卷筒纸内半径为r,外半径为R,然后拉开部分卷筒纸测出它的长度为L0 , 此时卷筒纸的外半径由一开始的R减小到R0 , 则卷筒纸的总长度L为
    3. (3) 测完长度后又想测出整卷圆筒纸的圆周长,他先把一条矩形纸条轻轻地包在圆柱体外面,纸条的边没有与圆柱体的轴垂直(如图),然后在纸条重叠部分用针扎个孔,把纸条展开,再用刻度尺测出两孔间的距离,如此测出圆周长的方法。(选填“偏大”或“偏小”或“偏大或偏小都有可能”或“正确”)

  • 29.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 (1) 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2. (2) 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
  • 30.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 ,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 , 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t/℃

    17

    19

    21

    23

    25

    27

    h/厘米

    30.0

    24.9

    19.7

    14.6

    9.4

    4.2

    1. (1) 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2. (2) 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
    3. (3) 用此温度计 (填“能”或“不能”)测29 ℃及以上的温度。
    4. (4) 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5. (5) 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31. 小西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干燥的水泥路上却很少看见,鼠妇喜欢在湿的环境中生活吗?小西开展了如下探究。 

          

    1. (1) 查阅资料:鼠妇又称“灌虫”,它属于(选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灌虫亚目。   
    2. (2) 作出假设:鼠妇喜欢湿的环境。 

      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各放上一半湿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3. (3)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1 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干燥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潮湿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鼠妇喜欢(选填“干燥”或“湿润“)的环境。

  • 32.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1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 (1) 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
    2. (2) 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3. (3) 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
      A . 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 B . 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 . 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D . 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 33. 读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点的位置是(填经、纬度),位于D点的方向。
    2. (2) 地球仪上,经线、AC与BD的长短关系是
  • 34. 小梦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泡沫塑料和②卫生纸两种保温材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等,做了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装置,其中一个装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在相同环境的房间里同时开始做实验。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出图乙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中室温基本不变。

     

    1. (1) 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象可知,开水在冷却过程中降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2. (2) 保温性能较好的是材料 (选填“①”或“②”),判断的依据是
    3. (3) 保温材料宜选用导热性能(选填“好”或“差”)的物质制造。
  • 35. 立定跳远是我市中考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小明想研究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他根据平时训练体会,猜想立定跳远成绩的影响因素有:弹跳力量、跳跃角度、自身体重等.小明用弹簧玩具枪、小钢球做了系列实验,记录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比较图甲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小晨根据实验得出初步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跳跃角度45°成绩最好.为了使他的结论更加可靠,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3. (3)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小明给出了立定跳远取得好成绩的建议:

      ①以45°角左右向前跳出;  ②加强腿部力量训练    ③

  • 36.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毫升、300毫升、350毫升)、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毫升)、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 (1) 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人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为了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小柯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        

      ①将杯子装满水;

      ②量出杯内水的体积记作V0

      ③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

      ⑥计算杯中需装入的最少水量

    2. (2) 已知往300毫升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毫升。现在往空杯里加145毫升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可能跟 有关
  • 37. 新鲜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新鲜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探究实验,以下是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将其补充完整。
    1. (1) 方法步骤

      ①取一块猪小肠黏膜平均分成两半,分别放入 A、B 培养皿中。

      ②向 A 培养皿中滴加 20 毫升生理盐水,同时向 B 培养皿中滴加新鲜菠萝汁。

      ③把 A、B 培养皿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一段时间后用放大镜观察。

    2. (2) 实验结果的预测若 A 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完好,而 B 组培养皿中小肠黏膜出现明显的破损,则说明
    3. (3) 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多次重复了该探究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