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

更新时间:2020-12-03 浏览次数:9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3.5分,共91分。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 1. 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 . ③②④① B . ③①④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③④①②
  • 2. (2017七上·和县期中) 研究人类起源的最主要证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化石遗存 C . 现有物种 D . 历史著作
  • 3. 2018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现100周年。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 . 过群居生活 B . 会修建房屋 C . 会人工取火 D . 发明医药
  • 4. (2017七上·沭阳月考) 判断原始人类是否进步了。主要看他们的(   )
    A . 体质特征 B . 生产工具 C . 居住条件 D . 食物来源
  • 5.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是否(   )
    A . 会制造工具 B . 会使用工具 C . 会使用天然火 D . 会人工取火
  • 6.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因素 B . 农业发展状况 C . 体质进化程度 D . 生产力水平
  • 7. 传说中教民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的远古部落首领是(    )
    A . 黄帝 B . C . D .
  • 8. (2019七上·康巴什期中) 《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 )
    A . 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 . 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 C . 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 . 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
  • 9.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一项民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科举制
  • 10. 夏、商、西周灭亡的最大的共同点是:(    )
    A . 诸侯的叛乱 B . 统治者失去民心 C . 人民暴动 D . 少数民族的内侵
  • 11. 《礼记.礼运》中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材料中表述的现象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12. 明朝的许仲琳在其所著的《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这部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 . 商汤灭夏 B . 武王伐纣 C . 大禹治水 D . 涿鹿之战
  • 13.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
    A . 拱卫周王室 B . 交纳贡赋 C . 定期朝见周天子 D . 定期服役
  • 14. (2019七上·太仓期中)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商朝→夏朝→西周 B . 夏朝→商朝→西周 C . 商朝→西周→夏朝 D . 西周→商朝→夏朝
  • 15. (2017·扬州) 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

    A . 黄帝时期 B . 夏朝 C . 商朝 D . 西周
  • 16. 下图所示考古发现,为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来看,此类工具的出现和使用佐证他们生活在(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 17. 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深深影响着农耕时代的农耕文化。下列各项中最符合此地农耕时代人类定居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 18. (2018·云南) 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19. 远古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但其实很多传说都有社会历史的近似事实作为根据。黄帝时期有很多传说,如下图文物可以为哪个传说提供佐证(    )

    A . 建造宫室 B . 发明弓箭 C . 挖掘水井 D . 学会炼铜
  • 20. (2019七上·太仓期中)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进献贡物 B . 朝觐述职 C . 派兵作战 D . 镇守疆土
  • 21. 有关下边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 . 两件青铜器都主要用于祭祀 C . 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 . 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
  • 22. (2020七上·蓬江月考) 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
    A . B . C . D .
  • 23. 公元前21世纪,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其标志是(     )
    A . 夏朝的建立 B . 商朝的建立 C . 西汉的建立 D . 秦朝的建立
  • 24.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夏桀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B . 商纣一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 周文王一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D . 周幽王一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 25. (2019七上·滨州月考) 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的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夏朝,兴盛于商朝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6. 殷墟某商代墓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礼器、乐器、工具、兵器等,种类齐全,以兵器为主,有钺、刀、戈、矛等,计200多件,镞900多枚,礼器41件。这反映了商代(   )
    A . 农业技术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 . 战争较多,青铜武器多样 C . 冶铜技术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D . 青铜礼器精美,体现权力大小
二、材料题(1小题,共9分)
  • 27. 分封制与西周王朝的兴衰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受封对象

    分封目的

    姬姓贵族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尧代贵族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封建亲戚”的主要国家,大体就在黄河中下游的农耕文明区;其中鲁、卫、晋、燕这些姬姓封国势力最为强大,地处要冲,足以决定大局。

    ——(日)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

    1. (1) 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受封对象有哪些?周天子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2.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分封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