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昆山、太仓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校际...

更新时间:2019-12-23 浏览次数:287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 1. 假如你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
    A . 北京 B . 云南 C . 浙江 D . 陕西
  • 2. 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能反映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 传说、遗址 B . 遗物、记载 C . 化石、遗址 D . 传说、记载
  • 4.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模型或实物不能入选其中的是( )
    A . 粟的朽粒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人面鱼纹陶盆 D . 木结构水井
  • 5. 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耙,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 . 商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兴起 C . 农业的起源 D . 畜牧业繁荣
  • 6. “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该诗歌颂的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蚩尤 D . 帝尧
  • 7. 中国历史上“禅让时代”结束、“家天下”时代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周朝 C . 商朝 D . 秦朝
  • 8.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 . 盘古开天地 B . 后羿射日  C . 大禹治水 D . 商王迁都
  • 9. 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 商朝→夏朝→西周 B . 夏朝→商朝→西周 C . 商朝→西周→夏朝 D . 西周→商朝→夏朝
  • 10. 《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是( )
    A . 进献贡物 B . 朝觐述职 C . 派兵作战 D . 镇守疆土
  • 11. 下图为清代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

    A . 酒器 B . 食器 C . 乐器 D . 礼器
  • 12.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 . 舜禅让于禹 B . 国人暴动 C . 平王东迁 D . 三家分晋
  • 13. “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中的“他”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 14. (2018·成都) 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

    法的发生地。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

    A . 齐国 B . 赵国 C . 秦国 D . 楚国
  • 15. 右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 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

    A . 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 . 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C . 商鞅废除井田制 D . 商鞅统一度量衡
  • 16.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 )
    A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B . 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C .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 . 健全了国家法律制度
  • 17. 古人曾说:“夫孝,德之本也”。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1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列孔子的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温故知新 C . 诲人不倦 D . 有教无类
  • 19.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 . 孟子——民贵君轻 B . 墨子——无为而治 C . 韩非子——“兼爱”“非攻” D . 庄子——以“法”治国
  • 20. 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1.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刺史 B . 丞相 C . 太尉 D . 御史大夫
  • 22. 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

    A . 推行郡县制 B . 流通秦半两钱 C . 统一度量衡 D . 实行车轨统一
  • 23.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
    A . 社会治安混乱 B . 国民素质不高 C . 刑法非常严苛 D . 徭役赋税沉重
  • 24. 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历史故事,以下与此相关的是( )
    A . 春秋争霸. B . 战国称雄 C . 秦灭六国 D . 楚汉之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分,共b分)
  • 25.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军在决战,商朝灭亡;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将秦军主力歼灭,此后秦朝再也无力挽回败局。
  • 26.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一书中;孔子的思想则由其弟子整理记录在《》一书中。
  • 27. 商朝青铜制作工艺高超,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秦统一后修筑了西起,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6分,第29题7分,第30题7分,共20分)
  • 28. 文字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和人类的丰富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上G刁乙

    材料二  从古至今,中国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个朝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都有所变化,而汉字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使得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有一个统一的交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得中国在古今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

    ——摘编自百度文库

    完成下列要求: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图1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
    2. (2) 请写出材料一中图2字体的名称。该字体何时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 (3) 据材料三,概括汉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29.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

    ——摘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命蜀守李冰壅(堵塞)江水作坝,穿二江以通船,灌三郡之田亩,使四川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史记·河渠书》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新的锐利工具和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他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顺应了急剧变革的历史潮流。

    完成下列要求:

    1. (1) 请写出材料一中距今约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代表名称。他们人工栽培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工程的名称,并依据材料概括其作用。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材料中“他”“重农桑”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4. (4)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从中总结农业发展的经验。
  • 30. 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影响。
    2. (2) 材料二中图A、图B哪一幅是战国形势图?两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3. (3) 材料三中“始皇”创立的最主要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材料二、三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