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0-11-24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sài)   制(è)    秀(qí)    锐不可(dǎng) B . 躇(chú)  悲(mǐn)  不(zhuì)  摩肩接(zhǒng) C . 留(zhì)   热(chì)  劲(jìn)    络不绝(yì) D . 唐(tuí)   记(zǎi)   首(qiáo)  滋暗长(qián)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祖藉  娴熟  正襟危坐  巧妙绝伦 B . 禁锢  躁热  眼花缭乱  摧枯拉朽 C . 鲜腴  蔓延  长途跋涉  无动于衷 D . 俯瞰  消逝  油光可鉴  纵横绝荡
  • 3. (2017八上·惠民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 .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 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
二、句子默写
  • 4. 古诗词默写。
    1. (1) 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 (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3. (3) 杜甫在《春望》中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忧国思家者的形象的诗句是
    4. (4) 田园诗在描绘田园生活、山水风光之外,常常表现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王绩在《野望》中“”借用典故表达了孤独优郁、追怀先贤的情感;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悠然忘我。
三、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 (1) 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2. (2) 《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选段加以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 6. 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 (1)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人民网讯 北京时间2月22日晚,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上演,中国选手武大靖一骑绝尘,没有给韩国队任何机会,以39秒584的成绩再次刷新自己刚创造的世界纪录和奥运纪录,获得冠军,为祖国拿下了本届冬奥会首块金牌。这枚金牌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选手的奥运首金。

      标题:

      理由:

    2. (2)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会徽,请解读此会徽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五、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图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没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节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1. (1) 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加点词语“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3. (3) 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4. (4)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什么情感?
  • 8.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风中读诗的男孩

    ①男孩十来岁的样子,站在风口,双手努力捏住一张纸,神情专注地读着。风声太大,把纸吹得哗哗响,我听不清他在读什么。男孩这样站在风口,好些天了。

    ②一天清早,我看见一位老大爷站在男孩身后,欲言又止,最后无奈而不舍地离去。

    ③一天中午,我看见一位年轻的女子站在男孩身后,用手轻拭着眼睛。

    ④一天黄昏,我看见一位老太太站在男孩身后,夕阳照在她身上,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静止成一座雕塑。

    ⑤一个天上飘着毛毛雨的下午,我撑起伞,走下楼,在离男孩两米的地方停住脚步。男孩的头发上,雨滴凝成的水珠闪着光,而我,除了细细的风声、细细的雨声,没有听到一声诵读,我的心里长满了疑问。

    ⑥“小南,下雨了,回家吧。”是那个老太太。男孩太专注,没听到老太太的话,老太太轻轻戳戳男孩手中的纸,男孩这才停止诵读,抬起了头。老太太轻轻抚去男孩头发上的雨滴,牵着他的手离开。

    ⑦接下来的几天,男孩不见了,我的心里挤满了失落。因为少了男孩,风口显得那么孤独。我站在风里,学着男孩的样子,无声地诵读看……忽然,男孩出现在我面前,望着我腼腆地笑。

    ③“你叫小南是吗?你在读什么?能给我看看吗?”我看着男孩手中的纸问。男孩点点头,把纸通给我。上面是手写的几行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林心夭夭,母氏劬劳……我知道,这是《诗经》中的《凯风》,赞美母亲的辛勤、劳苦、明理。

    ⑨男孩接过我手中的纸。嘴巴一张一合地读了起来。我依旧没听到任何声音。

     “小南在给他妈妈读诗。”是那个老太太,“前几天生病了,在医院也没有停止给妈妈读。”

     “小南为什么非要站在风口给妈妈读诗?”

     “他告诉我,风有翅膀,能把他的声音传到妈妈耳朵里。小南的妈妈,是我的女儿。六年前查出得了癌症,就毅然决然跑到山区支教。这些年病魔好像忘记了她,她说是孩子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可就在不久前,一场特大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她躬身护着身下的孩子,自己却被砸晕,到现在还没醒来。小南听医生说亲人的呼唤也许能唤醒地,就每天为妈妈读诗。这首诗,是我女儿教他的……”老太太说着说着泣不成声。

     “那小南为什么要默读却不出声呢?”

    老太太用力擦擦眼中的泪,好像要把所有的悲伤都吞到肚子里:“小南,是我女儿初到南方支教那年,收养的聋哑弃儿。”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我努力平复情绪,走到小南身边,与他一起大声念着:“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1. (1) 本文写了“小南妈妈”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按时间顺序分别概括。
    2. (2) 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老太太轻轻戳戳男孩手中的纸,男孩这才停止诵读,抬起了头。老太太轻轻抚去男孩头发上的雨滴,牵着他的手离开。

      ②老太太用力擦擦眼中的泪,好像要把所有的伤都吞到肚子里。

    3. (3) 小南是个聋哑孩子,前文已多次伏笔,请将它们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4. (4) 文中的小南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六、课内阅读
  • 9.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舜于畎亩之中

      ②必先其心志

      益其所不能

      则无敌国外患者

    2.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 (3) 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4. (4) 选文第一段,共87个字,只有两个句号,句子貌似太长,可否增加句号?说说理由。
七、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 (1)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星河”指银河,“帝所”指皇帝居住的地方,“三山”指的是蓬莱等三座仙山。 B . “九万里风鹏正举”的“鹏”是指大鹏鸟,孟子的《逍遥游》对它也有描绘。 C . 整首词表达的主旨是:词人尽管生活美满,还是更加向往逍遥自在的理想世界。 D . 这首词想象丰富,意境壮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词人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2. (2) “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慨?
八、作文
  • 11.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一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这一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②抓住建筑的特征来写,注意介绍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③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

  • 12. 作文

    村上春树说:“你要记得那些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可是,我们往往拥有时却不懂得珍惜,匆匆的脚步让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温暖。那就让我们重新捡拾这些温暖,感受生活的阳光。

    请以“被忽略的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④不得抄袭、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