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18-04-11 浏览次数:3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lòu)     然(qiǎo)    教(huì)    精竭虑(dàn) B . 临(pīn)     婆(suō)     秀(qí)     油光可(jiàn) C . (zǎi)     退(kuì)     喧(xiāo)   不劳作(chuò) D . (chóng)   遒(jìn)     枝(qiú)    亭台榭(xuān)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祖藉    遏制     正襟危坐    坦荡如砥 B . 遗嘱    踌躇     摧枯拉朽    屏息敛声 C . 愚钝    燥热     自出新裁    出言不逊 D . 窒息    仲裁     白手起家    纵横绝荡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演技高超,他在传统京剧《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演得惟妙惟肖 , 活灵活现。 B . 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疾 C . 大致说来,哪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有用心 D .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B . 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C . 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 . 在博物馆展出的文物是西周时期的精品,价值非常高,热烈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馆参观。
  •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B . “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增强青年人的责任意识,育才中学举行了《青春与责任》主题演讲比赛。 C . 孔子、司马迁、鲁迅之所以为千秋万代传颂,是因为他们为民族文化宝库培添了财富;岳飞、郑成功之所以载入史册,是因为他们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伟大的爱国精神。 D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次事故暴露了这家公司平时安全意识薄弱,思想麻痹大意,常规制度不规范、不落实等问题。
  •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其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倒金字塔结构”。 B . 《藤野先生》《背影》《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作品,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周树人、朱自清和沈德鸿。 C .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如“歧路亡羊”“九方皋相马”也是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 D . 《饮酒(其五)》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律诗,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称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B . 李鸣生的《飞向太空港》是一部全景式地描绘我国第一次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全过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它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 C .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写就十卷本科普巨著,被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称之为“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 D . 《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螳螂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
  • 8. 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文段语意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

    ①越来越多的擅长人机交流,而不是人际交流。

    ②固定电话的出现,到移动电话的广泛应用,再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手机类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几乎时刻也离不开,由此衍生出一个新词——屏奴。

    ③所以,我们呼吁:合理使用手机,走向健康生活。

    ④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加强现实沟通,是新一代年轻人应遵循的生活方式。

    ⑤这使人与人之间的人情味儿逐渐变弱了。

    ⑥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方便,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

    A . ②④③⑥①⑤ B . ②⑥①⑤④③ C . ④③⑥①⑤② D . ②⑥④③①⑤
二、<b >综合性学习</b>
  • 9. 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请结合下面的材料的内容,将个性签名补充完整。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花季雨季的我们,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个性签名:拥有青春五彩梦,

    2. (2) 请给下面这则新闻拟标题,准确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0日电(记者曹智、李宣良、梅世雄)铭记光辉历史,推进强国强军。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

      盛夏的草原极目青天,火热的沙场鼓角铮鸣。检阅台前,“1927-2017”字样十分醒目。1万2千名受阅官兵、600多台受阅车辆装备集结列阵,犹如钢铁长城巍然屹立。100多架战机在6个机场整装编队。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是野战化、实战化的沙场点兵,是人民军队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后的全新亮相。

    3. (3) 请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同字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三、<b >句子默写</b>
  • 10. 默写填空。       
    1. (1) 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2. (2)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3. (3) 故渔者歌曰:“!”(郦道元《三峡》)
    4. (4)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 (5)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
    6. (6) 杜甫《春望》中写到“花”“鸟”的两句诗是
    7. (7) 李白《渡荆门送别》的颈联是
四、<b >诗歌鉴赏</b>
  •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1) 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2. (2)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五、<b >文言文阅读</b>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②与民

      益其所不能

      ④人恒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往送之门,之曰/必敬必 B . 其筋骨/上自军(《周亚夫军细柳》) C . 得志,民由之/未复有能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D . 得为大丈夫乎?/且置土石(《愚公移山》)
    3.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4)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六、<b >现代文阅读</b>
  • 1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青花瓷之美

    李青舫

           ①中国青花瓷除了众所周知的流光溢彩的外观造型美之外,还有二美可以一说。

           ②其一是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青花瓷画继承沿袭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但又不拘泥于它的绘画程式,相反地善于灵活自如地运用多种笔法,形成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疏密相间的艺术效果,因而能在瓷器的器形上,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宣纸上的那种色调明快、蓝白相映的鲜明风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感受。

           ③从形式上看,青花瓷画突破宣纸等介质的束缚,在光滑有弧度的瓷胎上作画虽然增加了难度,但也赋予青花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表现出灵动率真的审美内涵。青花瓷器上的水墨画画法精细,墨色层次鲜明、立体感强,达到“墨分五色”的高超境界,给人以疏朗清新、幽静雅致的艺术美感,令人倾心迷恋。

           ④就内容而已,青花瓷画丰富并提升了中国水墨画反映生活的广度,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如传世民窑中最常见的青花“双喜纹罐”,图案简练活泼、风格清丽洒脱,那粗犷的“双喜”大字与茂密的缠枝花纹有其的融汇于一体,不仅给民间的婚嫁喜事增添了喜庆吉祥的色彩,也反映了普通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质朴淳厚的审美情趣。

           ⑤青花瓷画还拓展了中国水墨画在揭示民族特性上的深度,表现出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审美内涵,呈现出不同的意境。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是“龙”的形象在中国水墨画中较为少见,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龙”的矫健身姿与丰满形象却在青花瓷画中屡见不鲜。其中既有纹饰繁缛、工艺豪华精美,刻画出一种神秘庄严狞厉美的官窑青花龙纹瓷器;也有线条简朴、手法夸张奔放,刻画出一种随和亲切平易美的民窑青花龙纹瓷器。

           ⑥青花瓷画注重①____,突出②____,挖掘③____,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

           ⑦其二为秀外慧中的人文精神美,和我国传统诗词、书画等许多艺术一样,青花瓷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代能工巧匠将渊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性格和民族感情,自觉的融入青花瓷器的外观造型与图案绘画中,寄寓了中华民族最传统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怀,因此青花瓷器除了实用、欣赏之功能外,还浸透了中国人的精、气、神以及淳厚的人文理想。

           ⑧当然,由于人的社会阶级地位、文化修养学识各不相同,对于精神、气质的理解也难免各异其趣。帝王将相崇尚高贵、华丽、豪气的秉性,所以促成官窑青花瓷表现出雍容华贵、典雅大度的皇家气质;文人墨客追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文理想,所以促成民窑青花瓷表现出端庄素雅、卓尔不群的高尚情怀;普通百姓向往安宁幸福、吉祥如意的生活环境,所以促成民窑青花瓷又表现出勤劳质朴、张扬生命的执著精神。

    1. (1) 中国青花瓷之美在于:、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和
    2. (2) 文章第④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3. (3) 阅读文章,在第⑥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选项。

      青花瓷画注重①,突出②,挖掘③,因此青花瓷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

      A.技法上的独创性

      B.意境上的表现力

      C.形式上的继承性

      D.内容上的多样化

    4. (4) 以下对第⑧段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标题相照应,表现青花瓷的特征。 B . 与文章开头相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 C . 总结全文内容,体现青花瓷风格多样。 D . 补充说明第⑦段,使该段内容更充实。
  • 1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柳鸣九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锺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共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当时我们想:杨老太这是在“刘备种菜园子”吧。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而不像某些女才人那样,相识见面言必谈学术文化,似乎不那样就显不出自己的身份与高雅。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这还了得!在批斗会上,那么多党内老资格的革命干部,哪个不是服服帖帖?于是盛怒之下的造反派对她狠加惩罚,给她剃了个阴阳头。我第一次惊奇地感到季康先生性格中的凛然。要知道,“牛棚”里有不少从火线上转业过来的老战士,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说起来先生们在浩劫中失去的,远比我们要多得多,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那个时期,我与妻子朱虹两人的工资加起来只有一百三四十元,承担着抚养两个孩子与赡养双方父母的责任,由于业务断了路,没有半点稿费收入,生活的确相当清苦。先生雪中送炭,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人,基本上都是处境倒霉、生活拮据的青年人、“小人物”。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从“十年浩劫”的炼狱里走出来,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学术气氛充满了“斗争”的遗风。我访法归来写的文章,结集为《巴黎对话录》与《巴黎散记》两书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锺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专此复谢,朱虹同志均此”,还嘱咐我们注意防暑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锺书同候了”。

    (选自《最爱北京人》,有改动)

    【注释】①人瑞,常指百岁以上德高望重的人。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第⑧段所写的两件事。
    2. (2) 请从描写方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
    3. (3) 第⑨段,从杨先生的回信中,可以看出她对后辈抱有之情,联系全文,“我”对杨先生则怀有之情。
    4. (4) 下列这段文字是从“百度”中下载的,不宜添加到《最美人瑞这样走来》一文中,请从“思想内容”或“表达方式”中任选一个方面说明理由。

      杨绛,钱钟书的夫人,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复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

    5. (5) 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逝世。杨绛的离去,无疑是文学界的一大损失,消息一出网友震惊,纷纷在网上悼念,有网友感叹:“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女人能被称呼为先生了吧!”

      请你根据对先生的了解写一句悼念的话。

七、<b >命题作文</b>
  • 15. 作文: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走着,走着,我们会发现,旅途的经历让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或变得懂事了,或变得自信了,或变得宽容了……

           请以“走着走着,我变得                 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