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宝应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12-17 浏览次数:2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江苏省已深入推进“清水蓝天”工程,下列做法不利于“清水蓝天”实施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B . 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使用太阳能路灯 D . 随意焚烧秸秆
  • 2.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碳酸氢铵 C . 石油 D . 牛奶
  • 3.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氧气 B . 金属镁 C . 氯化钠晶体 D . 氦气
  • 4. (2019·苏州)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 . 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 5. (2020·青浦模拟) 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
    A . 减少酒精的挥发 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 D .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6. 荧光棒中含有 H2O2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H2O2溶液是氧化物 B . H2O2中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 . 5%的H2O2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0.3% D . H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16
  • 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 B . 光亮的铜片浸入稀盐酸,表面有气泡产生 C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 D . 洁净的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
  • 8.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 氧气 B . 氢气 C . 氮气 D . 二氧化碳
  • 9. (2019·盐城)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 油锅着火,用菜扑灭 B .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 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 . 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 10. (2019·北京)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 .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 . 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 .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 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D . 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 12. 以下是固体和液体反应的装置,其中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NO3溶于水过程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B . 油水混合物加入洗洁精乳化后,即可形成溶液 C .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D .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14. 实验室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混合物3g,继续加热至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再将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干燥得到0.87 g黑色固体。求3 g剩余固体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   )
    A . 0.08g B . 0.16g C . 0.32g D . 1.12g
  • 15.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浓硫酸20mL (密度为1.84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应量取的水的体积为180mL B . 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 . 实验中需要仪器有:烧杯、相应规格的量筒、玻璃棒 D . 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则瓶中硫酸溶液浓度小于10%
  • 16.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目的

    主要操作方法

    A

    粗盐的提纯(仅考虑不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除去氮气中少量氧气

    将混合物通过灼热的木炭

    C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D

    鉴别蒸馏水和食盐水

    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待测液在火焰上灼烧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18·苏州)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 O2 , 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 . C2H4  B . CH4 C . CH4  D . C2H4O
二、多选题
  • 18.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H2密度小于空气,可作燃料 B . N2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保护气 C . 镁燃烧产生耀眼白光,可用于烟花制作 D . 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溶剂
  • 19. T1℃ 时,将等质量的 分别加入到各盛有 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恢复到 T1℃ ,现象如图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 B . 甲中溶液可能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乙中上层清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C . 将甲、乙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一定有固体剩余 D . 若将甲、乙的温度从 T1℃ 升高到 T2℃ ,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三、综合应用题
  • 20.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必需物质。
    1. (1) 可饮用的水

      矿泉水水质主要成分(mg/L)

      如图是某矿泉水的标签,请回答问题:

      ①镁离子;氯离子;(用化学用语表示)。

      ②结合上表写出碳酸氢钙的化学式;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③矿泉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含量最多的分子是;(用化学用语表示);该矿泉水成分中锶、钙、钠、钾等指的是(填“单质”或“元素”)。

      ④矿泉水中适量的钙元素有助于预防

    2. (2) 实验中的水

      ①洗涤仪器。容器内壁沾有下列物质,直接用水能够洗涤干净的是

      a 做结晶实验后的硝酸钾晶体

      b 长期敞口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白色固体

      c 做溶解实验后留下的植物油

      d CO还原氧化铁后试管壁上的黑色固体

      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③水也可以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请写出有水参加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生活中的水

      ①自来水生产过程常加入活性炭,作用是

      ②生活中鉴别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取少量水样,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出现现象的为硬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软化硬水;

      ③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

      a 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b 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 积极探索污水处理的新技术

      d 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 21.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的思维方法。

    1. (1) 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

      ①铜可用以制作导线,体现了金属铜的性。

    2. (2) 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①请写出干冰的一种用途

      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粉末,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通过这个反应,谈谈你对物质燃烧的新认识

    3.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①金刚石硬度很大、石墨硬度很小,两者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②下列关于足球烯(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 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c 它是一种化合物

四、实验题
  • 22.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序号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若 选用F裝置收集CO2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使用该装置收集,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3. (3)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反应后过滤、干燥,所得到的二氧化锰 (填“能”或“不能”)继 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4. (4) 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装置C、D、E中能用来收集氢气的是(填字母)。
    5. (5) 某化学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依次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Ⅰ敞口放置; Ⅱ 双手贴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Ⅲ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以曲线MN段和作对比, 能证明温度越高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a NP段

      b PQ段

      ②曲线PQ段可证明氧气具性质 。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最终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时,几乎不再变化。

五、流程题
  • 23. “做好垃圾分类、 推动绿色发展”,下图为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石灰浆的主要成分为Ca(OH)2

    资料3: FeSO4 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1. (1) 垃圾分类后,对燃烧值较高的垃圾进行高温焚烧,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工作。过程中实现了能→热能→动能→能的转变。
    2. (2) 石灰浆吸收SO2(化学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加稀硫酸溶解环节,发生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 方程式①中X所代表物质的化学式是
    4. (4) 从FeSO4溶液到FeSO4晶体的获得环节中,操作I的名称是;实验室实现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液体a是FeSO4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FeSO4 晶体的成功获得需特别关注条件的控制,其方法之一是在氮气环境中进行结晶等系列操作,原因是
    5. (5) 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意义是(写一点)。
六、科学探究题
  • 24. 甲烷(CH4) 与CO、H2的性质有诸多相似处: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而CO、H2都能还原金属氧化物,那么甲烷(CH4)能否还原氧化铜?若能反应,产物有哪些?校兴趣小组针对于此,称取4. 0g氧化铜粉末,展开探究:

    1. (1) [查阅资料]①无水CuSO4为一种白色固体,其遇水变蓝;

      ②Cu和Cu2O均为红色固体,且

      [进行实验]甲同学组装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良好。通入纯净、干燥的CH4后,乙同学提醒CH4有可燃性,在点燃A处酒精喷灯前,需从C装置后尖嘴导管处收集气体并。D处燃着酒精灯的作用主要是处理多余的CH4 ,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现象] A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中白色固体变蓝; 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物分析]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判断:甲烷能够还原氧化铜。

      甲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全部为单质铜,并结合装置B、C实验现象,书写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完全转化为单质铜的化学方程式

      乙同学认为:实验后,装置A中所得红色固体并不一定全部为单质铜,理由是

    3. (3) [定量测定]

      小组同学待装置冷却后,停止通CH4测得A中红色粉末的质量为3.4g.若CH4将4.0g,氧化铜完全还原为铜单质,则理论上所得铜单质的质量应该为;故所得红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氧化亚铜。

    4. (4) 另一小组为进一步确定该红色粉末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该小组同学将上述3.4g红色粉末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并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减少,但未完全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再将实验所得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最终所得红色固体的质量为2.4g。通过计算确定原3.4g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