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6:文学、文化常识

更新时间:2020-10-27 浏览次数:142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 《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B .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黎集》。 C . 词,兴于隋唐,盛于两宋,又称“曲子”“曲子词”“诗余”“长短句”。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严格区别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题目。 D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古代六本经书《诗》、《书》、《礼》、《易》、《乐》、《春秋》。
  • 2. (2017高一下·鞍山期末) 下列各句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B . 布衣,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平民穿这类织物,因此“布衣”可以用来指代平民百姓。 C . 迁,是升迁的意思,文言文中表示这类意思的词语还有“拜”“征”“除”“辟”等。 D .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立太子原则:立嫡立长,一般立帝王的嫡长子。
  • 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成为“雨巷诗人”,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 .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 .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
  • 4. (2017高一下·淮安期末)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文天祥祠的一组是(    )

    ①热血腔中只有宋    孤忠岭外更无人

    ②香草还生三户地    湘流应识九歌心

    ③故居在绿杨深处    文采有后主遗风

    ④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5. (2017高一上·宁夏月考)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秋》是鲁国国史,与《诗》《书》《易》《论语》并称为“五经”。 B . 《左传》是左丘明解释《春秋》的著作,传,意思是“对经书的解释”,《左传》与公羊高的《公羊传》和谷梁赤的《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C . 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爵即爵位、爵号,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 D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穷,今天一般解释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古代则指的是“仕途失意不顺”。
  • 6. (2017高一上·静海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与闻一多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B . 戴望舒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C . 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它成于唐,盛于宋。 D .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
  •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B .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 . 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 .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 8. (2018高一上·扬州期中) 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 B . 《涉江采芙蓉》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了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 C . 《归园田居》中“误入尘网中”,“尘网”指庸俗污浊的官场。 D . 《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不断学习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例证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 9. (2017高一上·西安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陛,是宫殿的台阶。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上,就告诉在陛下的人,请他们转达,以“陛下”代称皇上,后来“陛下”成为尊称帝王的称谓。 B . “殿”即“宫殿”,“殿下”本为宫殿的陛阶之下。殿下,原来也是对天子的敬称。但称谓对象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汉代以后,演变为对太子、诸侯王、皇太后、皇后的尊称。 C . 儒家经典《春秋》是编年体史书,言简义深,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如无注释,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世称“春秋三传”指的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D .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写作而成的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西周、东周及各诸侯国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也记述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共33篇。
  • 10. (2017高一上·芮城月考) 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
    A . 《劝学》的作者是荀子,他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劝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B . 《师说》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文章第一段揭示全文总话题,起句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C . 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 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D . 《师说》中的“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 11.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在中国古代,称呼人要结合人物的辈分、身份、存亡等各种信息,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孟(伯)仲叔季是表示排行,如孟姜女指的是姜姓人家的大女儿。 B . 古人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或反义,或同义,如:韩愈,字退之;班固,字孟坚。 C . 唐太宗、汉高祖、隋炀帝等指的是皇帝的年号。 D . 古人的字是成年时由前辈代取的,别号往往是自取,如苏轼自称东坡居士,陶潜自号五柳先生。
  • 12. (2017高一上·双峰月考)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B .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名作《再别康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主张。 C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三十三篇。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长于叙事,精于描写”,《荆轲刺秦王》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 13. (2017高一上·扬州月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其中的《劝学》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应持态度。 B .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唐朝文学家、思想家,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有《昌黎先生集》。 C . 在《劝学》第三段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强调坚持的重要性,并与“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说理的分量。 D .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现代诗人。《相信未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文革结束后一代青年直面现实、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它在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 14. (2017高一下·淮安期末) 下列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边城》中,船总的两个儿子都喜欢翠翠,后来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 B . 《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的发迹史反映了政权更迭时期暴发户不择手段的发家过程,查理的发迹史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掠夺的罪恶。 C . 《雷雨》中,繁漪的悲剧灵魂里响彻着“五四”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一代妇女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她“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秩序,也毁灭了自己。 D . 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他把歌伎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几天后,他请吕布到家,把貂蝉许给吕布为妾。之后,他又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
  • 15. (2017高一下·淮安期末)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鸿门宴》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共130篇。 B . 《秋水》选自《庄子》。其文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多用寓言。庄子,名周,战国人,古代著作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C . 《蜀道难》是古乐府题,属古体诗。作者李白,字太白,号易安居士。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D .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全诗运用了屈原创立的“楚辞”这一诗体。
  • 16.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西游记》假借玄奘取经的史实,改写成长篇小说,流传中外。下列有关《西游记》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 《西游记》叙述唐僧取经的历程,是一部以探险为题材的古代小说。 B . 历史上的玄奘取经,只有孙悟空为伴;猪八戒、沙和尚和龙马是《西游记》添加的虚构人物。 C .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要玉皇大帝搬出天宫,让他来住,并且说:“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表现了追求平等的斗争精神。 D . 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场劫难终成正果,连孙悟空也皈依佛门成为斗战胜佛,无不表明宗教信仰对人心的重要作用。
  • 17. (2018·江苏) 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 . ①下围棋    ②荡秋千    ③抖空竹    ④放风筝 B . ①抖空竹    ②荡秋千    ③下围棋    ④放风筝 C . ①下围棋    ②放风筝    ③抖空竹    ④荡秋千 D . ①抖空竹    ②放风筝    ③下围棋    ④荡秋千
  • 18. 有些现代作品常借助古人诗赋表达思想感情。《记念刘和珍君》用了《挽歌》,《雨中登泰山》用了《望岳》,《南州六月荔枝丹》用了《过华清宫》,《为了忘却的记念用了《思旧赋》,《猎户》用了《寻隐者不遇》,这些被引用的作品的作者依次是(     )

    A . 王 勃   李 白   杜 牧    屈 原    贾 岛 B . 陶 潜   李 白   白居易   向子期   陶 潜 C . 王 勃   杜 甫   白居易   屈 原    陶 潜 D . 陶 潜   杜 甫   杜 牧    向子期   贾 岛
  • 19.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解说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自《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其作者为清朝作家曹雪芹。 B . 《红楼梦》全书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 C . 《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D .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疏密相间,有详有略,虚实结合。如详写贾母、凤姐、宝玉、王夫人;虚写贾赦、贾政等等。
二、填空题
  • 20. 文学常识填空。

    《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初名,经过汉代整理编辑,始定名《战国策》,全书共篇。

  • 21.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 22. (2017高二上·应县月考) 唐代时期出现了两个诗歌流派,一个是侧重于写山水田园诗,以为代表。另一个侧重于写边塞诗,以为代表。
  • 23. 《》是中国文学史上继《诗经》之后第二部诗歌总集,由编辑,收录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中国诗歌主义的传统。

  • 24. 《离骚》的作者是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他在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名叫体或体,句式灵活,句子可长可短,多为言,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多用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还有《》《》《》等。

  • 25. 柳永,原名,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曾任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永是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是长调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写羁旅行役之情,是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 、等。

  • 26. 辛弃疾字,号,南宋著名的词人,是派的代表

  • 27. 《离骚》是我国古代诗,也可说是诗人的自叙传;题目的意思是。在诗中诗人表现了的高尚节操,抒发了的爱国情感。

  • 28. 苏轼,字,号,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是“ ”八大家之一。与其弟其父和称。苏轼才情奔放,与并称 “欧苏”;它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 并称“苏黄”;他的词开北宋之先河,和并称“苏辛”。

  • 29.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六部经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